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细纱和络筒工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最大。在ESPERO-M型自动络筒机上进行毛羽控制纺纱实验,探讨了络纱速度、络纱张力及管纱大小对3种不同纱支纱线毛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纱线毛羽随着络纱速度增加而增加;纱线毛羽数并不完全随张力增加而增加,当纱线控制器气压在50~80mbar之间时,纱线有害毛羽随张力的增加先减后增;当管纱由顶端退绕到底端时络纱毛羽增加。  相似文献   

2.
丁锡林  汝友江 《纺织学报》1990,11(11):21-25
本文对1332M型络纱机络纱张力、络纱毛羽、筒子纱圈的重叠和络纱卷绕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对络纱张力的频谱分析、管纱和筒子纱毛羽的数理回归统计分析、络纱筒子的受力分析和防叠装置的测试分析后,提出了均匀络纱张力、减少筒子纱毛羽、减少筒子纱圈重叠和改善筒子卷绕压力状况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石光  徐莉 《纺织器材》2013,40(2):23-26
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细纱和络筒工序对于纱线毛羽的影响最大,对此研究了ESPERO-M型自动络筒机毛羽控制问题,通过纺纱试验探讨了三个主要工艺参数:络纱速度、络纱张力及管纱大小对三种不同纱号纱线毛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纱线毛羽随着络纱速度增加而增加;纱线毛羽数并不完全随张力增加而增加,当纱线控制器气压在5.0kPa~8.0kPa时,纱线有害毛羽随张力的增加先减后增;当管纱由顶端退绕到底端时,络纱毛羽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27.8tex苎麻纱毛羽,通过试验,对络筒工序的络纱速度、络纱张力、毛羽消除器的工艺参数、浆纱配方和浆纱工艺等进行了优化,制定出合理的工艺参数,并提出了络筒和浆纱工序减少苎麻纱毛羽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络筒工序对CJ29.2 tex和CJ9.7 tex两种精梳纱毛羽的影响,从络纱速度和络纱张力两个因素,探讨了纱线毛羽在络纱速度和络纱张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下的增长情况,并确定了两种纱线工艺参数调整的最优方案,使高速络筒时毛羽增长幅度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6.
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细纱和络筒工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最大。现研究ESPERO-M型自动络筒机毛羽控制问题,探讨络纱速度、络纱张力及管纱大小对三种不同纱支纱线毛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纱线毛羽随着络纱速度增加而增加;纱线毛羽数并不完全随张力增加而增加,当纱线控制器气压在50mbar~80mbar之间时,纱线有害毛羽随张力的增加先减后增;当管纱由顶端退绕到底端时,络纱毛羽增加。  相似文献   

7.
针对纱线经过络筒机后毛羽数量不但不减少反而会增加这一现象,分析了络筒工序纱线毛羽产生的各种因素。说明络纱毛羽与络筒机型、机械状态、工艺参数和操作水平有一定的关系;1332M型、GA013型等络筒机络纱毛羽比自动络筒机的少。要减少络纱毛羽,首先要采取措施减少管纱毛羽,其次应合理选择张力圈重量、清纱板隔距、导纱距离、破裂环高度、气圈控制器和气圈破裂器等工艺参数;同时,还要选择新型涡流喷嘴、新型气圈破裂环和导纱轮等装置。  相似文献   

8.
减少络筒纱线毛羽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赵博 《纺织器材》2006,33(Z2):39-42
针对纱线经过络筒机后毛羽数量不但不减少反而会增加这一现象,分析了络筒工序纱线毛羽产生的各种因素.说明络纱毛羽与络筒机型、机械状态、工艺参数和操作水平有一定的关系;1332M型、GA013型等络筒机络纱毛羽比自动络筒机的少.要减少络纱毛羽,首先要采取措施减少管纱毛羽,其次应合理选择张力圈重量、清纱板隔距、导纱距离、破裂环高度、气圈控制器和气圈破裂器等工艺参数;同时,还要选择新型涡流喷嘴、新型气圈破裂环和导纱轮等装置.  相似文献   

9.
减少络纱毛羽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通过大量试验,分析了络筒工序产生毛羽的各种因素,结构表明:络纱毛羽与络筒机型有一定关系,1332M型络筒机毛羽比自动络筒机毛羽少;要减少络纱毛羽,首先要减少管纱毛羽,其次应合理选择张力圈,重量、清纱板隔距、导纱距离、破裂环高度及络筒速度等各项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络筒工序纱线毛羽的测试与降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艺试验和专题测试 ,分析了管纱的退绕张力、筒纱卷绕直径、槽筒形状、络筒机型、上蜡工艺等因素对络纱毛羽的影响 ,探讨了降低络纱毛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成纱毛羽,针对细纱工序的工艺、器材及温湿度对细纱毛羽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跟踪试验.结果表明:细纱捻系数适当增加,成纱毛羽减少;细纱毛羽随着细纱总牵伸倍数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前胶辊前移2 mm~3 mm对减少毛羽有一定作用;细纱牵伸工艺按照改善条干均匀度的思路进行配置,有利于减少毛羽;钢领、钢丝圈的选配和使用时间对毛羽影响较大;车间相对湿度较高有利于减少细纱毛羽.指出减少细纱毛羽要注意细纱工艺的配置、专件器材的管理以及加强各项基础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纱线毛羽性能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纱线毛羽的测试与评定方法。纱线毛羽与纱线的均匀度、断裂强度等指标都有关系。通过实验,对纱线毛羽的性能测试和影响因素做了分析,以减少纱线毛羽和提高纱线质量。  相似文献   

13.
减少细纱毛羽的试验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介绍了研究纱线毛羽的意义的形态特点和分布规律;对细纱工序形成毛羽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减少细纱毛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陈玉峰 《纺织器材》2010,37(1):49-56
为了利用毛羽方向的特性,有效控制毛羽增长幅度,达到降低毛羽,提高成纱质量的目的,从分析毛羽成因入手,介绍了毛羽方向性的形成原因、纱线毛羽方向的特性,重点研究了毛羽方向与纺纱过程的关系及毛羽方向性在新型纺纱中的特征。指出毛羽方向分为正向毛羽、反向毛羽、不定向毛羽三类,且三者之间可相互转换;毛羽方向与细纱卷绕密度,络筒退绕动程、络筒络纱速度、络纱张力,钢领钢丝圈、细纱至络筒摩擦倒向以及毛羽测试张力等关系密切,且络筒工序毛羽方向改变是毛羽增长的主要原因;毛羽方向性是纱线毛羽所具有的特征,控制络筒毛羽增长实质上就是减少倒向造成毛羽形态改变及方向发生改变后的定向,并不是真正的去除毛羽,利用毛羽的方向特性,可有效地控制毛羽的增长幅度,提高纱线质量。  相似文献   

15.
秦贞俊 《纺织器材》2009,36(Z1):64-65
基于络筒工序细纱管纱高速退绕因自身摩擦、纱线张力的影响使纱线毛羽增加的现状,提出在自动络筒机上加装气圈控制器或加装PERLA-A型涡流毛羽减少装置,不仅将使毛羽明显减少,还可提高纱线强力,并具有其它积极效果。通过在相同工艺条件下自动络筒机加工同号数紧密纱与普通纱的不同毛羽增加情况对比,分析认为产生毛羽的根源是细纱工序,并非是自动络筒机加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减少环锭纺纱毛羽的新思路——错位纺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减少环锭纺纱线毛羽的方法,介绍了采用错位纺纱减少成纱毛羽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右错位纺纱可以减少Z捻纱的毛羽,而成纱强力、条于和常发性纱疵略有恶化.  相似文献   

17.
纱线毛羽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为了减少纱线毛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系统地分析了纱线毛羽产生的原因,纱线毛羽形成于细纱工序,增加于络筒工序.认为减少纱线毛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原料、工艺、设备和操作等方面,原料的选用与工艺的优化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在线控制对减少毛羽尤为重要.采用紧密纺纱技术可有效减少毛羽,浆纱工序通过采取湿分绞、高压上浆及预湿上浆等技术措施,可以改善和减少纱线的毛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环锭细纱机成纱毛羽的成因分析 ,提出减少成纱毛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凤  周湘祁 《毛纺科技》2012,40(6):12-15
从纺纱器材和纺纱工艺出发,探讨影响纯苎麻纱线毛羽的因素。分析对比不同的钢领型号和表面状态、细纱锭子速度、导纱钩直径、细纱加捻程度、槽筒速度、络纱张力等条件下纺制的16.7 tex纯苎麻细纱,在标准状态(温度20℃,湿度65%)下采用长岭YG172A型毛羽仪测试纱线毛羽情况,了解不同纺纱条件对纱线毛羽的影响,制定改善措施,减少纱线毛羽,提高纱线质量。实验表明:细纱、络筒速度是影响纱线毛羽的关键因素;4 mm以下的纱线毛羽占80%~90%,毛羽主要在细纱工序产生,络筒工序增加较快。因此,优选合理的纺纱器材和纺纱工艺,采用新的纺纱技术和纱线后处理技术是减少纱线毛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能够更加精确地计算出纱线毛羽的根数及毛羽长度,基于最大熵与密度聚类相融合对纱线毛羽的长度及根数进行检测。该方法首先利用双边滤波对采集到的纱线图像进行预处理,滤除图像中的噪声,同时增强纱线毛羽特征;然后利用最大熵对预处理后的纱线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去除条干提取毛羽,并对毛羽进行细化;最后利用密度聚类算法(DBSCAN聚类)对细化后的毛羽进行分类统计,根据所分类的个数以及每类所含像素点的个数计算出毛羽的根数及长度。将实验结果与目测法和基准线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目测方法检测的结果非常接近,结果比基准线法更加精确,检测结果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