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机械强度》2016,(3):442-446
建立了隔振对象-非线性隔振支承-柔性基础组成的耦合系统的一般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应用振动功率流对非线性隔振系统进行效果分析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动力学方程初值问题表达式;并且基于Runge-Kutta法以某小型无人机的发动机隔振系统为算例,对几种非线性隔振器的隔振效果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分析。研究表明并联刚度隔振器和分段线性隔振器可有效减少隔振系统功率流的传递。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机车柴油机双层隔振设计参数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分别推导了柴油机、中间质量的振幅与质量比、频率比和阻尼比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构建了柴油机、中间质量的振幅频率响应曲面,研究了双层隔振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中间质量与柴油机的质量比为0.6,可满足系统隔振、设备总质量和成本的要求;可通过柴油机和中间质量的振幅频率响应曲面选择一级隔振器刚度、二级隔振器刚度范围,为双层隔振系统隔振器刚度优化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浮筏隔振技术的基础上,论文首先通过实验验证了有限元建模的正确性和浮筏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当浮筏隔振系统的结构参数(壳体刚度、筏体质量比、阻尼、隔振器刚度)发生变化对隔振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超精密机电系统的运动精度,隔离环境振动对其运:叻性能的影响,超精密机电系统广泛应用了高性能的超精密隔振系统。隔振系统通常由若干个性能一致的隔振器组成,如果各个隔振器的性能不能完全一致,则会导致负载的多自由度运动耦合,影响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针对该问题,以隔振器等边三角形排布的隔振系统为例,研究隔振系统刚度分布对其隔振性能的影响,通过建立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各种刚度分布情况下特定点的频响曲线,分析曲线随刚度分布变化的规律,提出一种基于激励一响应的隔振系统刚度分布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功率流进行浮筏隔振系统研究。建立柔性基础上的多支承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给出系统动态特性结构化分析方法,推导耦合系统动态传递方程及功率流表达式。结合工程实际机组隔振系统功率流的数值计算结果,着重探讨隔振器安装位置、刚度及基础弹性对隔振效果影响。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包含设备、隔振器、筏架和基础的全柔性浮筏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首先,将设备自由振速引入到浮筏隔振系统建模中,提高了模型精度;然后,利用四端参数模型的思想,将筏架的点到点导纳矩阵表示为四端参数网络模型;最后,采用阻抗综合法完成总系统动力学方程,该模型简洁且通用性强。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分别讨论了筏架刚性与柔性以及隔振器参数对隔振效果的影响。所提出的方法对浮筏系统隔振效果的工程计算和设计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带子系统的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子系统参数设计的研究甚少。针对这一现状,笔者采用试验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某型内燃动车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子系统各隔振参数(隔振器总刚度、阻尼、隔振器刚度比)对其隔振性能及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子系统设计成双层隔振主系统的动力吸振器,能使动力包双层隔振系统在发动机常规工况和停机或启动工况皆具备优良的隔振性能,并且隔振系统在子系统隔振器参数取较小的刚度,适当大的阻尼和合适的刚度比时能取得较好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功率流隔振理论对双层隔振系统中的参数变化对基础振动的影响进行研究。将双层隔振系统简化为多个具有四端参数的理想机械系统的双层隔振系统功率流隔振模型,推导出各机械系统的四端参数,通过编写的双层隔振系统Mat lab应用程序,计算并绘制了隔振设备质量、隔振器刚度以及中间质量块质量等参数对传递基础功率流和振动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参数的改变对功率流变化影响较小;改变上层隔振器刚度和中间小质量块的质量可以调节二阶共振峰值的频率,提高二阶峰值后频带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威  邓益民 《机械制造》2011,49(12):22-25
磁流变弹性体兼有磁流变液和弹性体的优点,其剪切模量可由外加磁场控制,在振动控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的隔振系统中隔振器刚度一般都是固定值,这使系统的隔振效果有局限性,对较低频率振动,尤其是共振时的隔离效果很差。提出了将可调刚度的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用于隔振系统中.通过改变隔振器的线圈电流大小来控制磁流变弹性体的剪切模量,进而调整隔振系统的刚度,使系统获得更宽的隔振频率范围。设计了隔振器的结构,基于SimuLink软件对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仿真分析.表明了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采用菱形连杆负刚度机构的高静刚度、低动刚度隔振器(后简称菱形HSLDS隔振器)具体实现形式,针对菱形HSLDS隔振器优化设计需求,以隔振器在平衡位置处的无量纲刚度(称为零位刚度)、刚度曲线曲率(称为零位曲率)以及负刚度机构质量作为优化目标函数,结合拉簧国标参数系列与几何约束条件构建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分区搜索的NSGA-Ⅱ改进算法解决目标空间区域搜索效率不均导致的最优解分布问题;利用MSC.ADAMS软件对Pareto最优解选择方法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实物样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areto最优解中选择零位刚度较小的参数组,可以获得较好的低频隔振性能,并降低负刚度机构质量;零位刚度一致时选择零位曲率较小的参数组,也可获得较好的低频隔振性能,但会增加负刚度机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面向虚拟样机设计的产品属性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虚拟样机分析模型中存住的问题,综合考虑产品设计和性能分析,提出了研究虚拟样机的集成框架;提出一种直接从产品设计模型中抽象产品分析模型,并提取相关性能数据的思路和方法。用CAXA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建模和模型属性提取工具,详细研究了模型一体化的技术过程,着重研究了机械多体系统模型中刚体、约束、力元等组成部分属性的提取,将后续样机的分析和测试与产品设计充分结合,实现了样机模型数据传递的无缝和一体化,解决了各种性能分析工具中重复建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基于图像的数控自动编程方法,包括影响自动编程、图像骨架自动编程和轮廓自动编程方法,并实现了使用该方法的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软件。  相似文献   

13.
介绍在计算机型体造型过程中,如何用研究中的各种表示方法将公差信息组入其中,以适应现代制造技术的要求,用变量模型、形体参数化、公差模块等方法,可实现尺寸和公差信息的直接引入,为CAD/CAM的真正一体化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此阶段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改革传统的工业设计形式和生产流程。特别是近年来,机械制造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正在促进我国工业的现代化。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限制了机械制造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尤其是在机械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设计的质量和准确性,应重视新技术的应用,计算机设计是促进机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考虑到这一点,本文分析和探索机械和电子工程设计的技术要点,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上下位机的拉弯机数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常见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分析,结合转台拉弯机的控制需求,建立基于上下位机的拉弯机数控系统,系统采用工业控制机为上位机和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下位机构成的两级控制模式。文中还详细介绍了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配置以及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6.
覃群  陈光霞  张黎 《机械》2007,34(4):37-39
针对现有的一些产品的不足,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设计了一款电脑工作台.论述了工作台结构、主要尺寸和设备摆放位置的确定方法和依据;重视了细节的设计,如机箱后接线的整合设计、文档夹的设计等.通过设计,改善了用户使用电脑工作台的条件和环境,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用户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基于Protel的印制电路板可靠性预计计算机辅助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利用Protel产生的 .xls和 .rep报告文件的电子文档实现对印制电路板的可靠性计算机辅助预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旋压机的控制需求,对C630车床进行数字化改造。采用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上位机和可编程控制器(PLC)为下位机构成的两极控制模式,建立基于上、下位机的旋压机控制系统,使其成为数控旋压机。介绍旋压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配置以及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实验室管理的功能和数据流程分析入手,阐述了该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虚拟超声检测仪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良育  张青 《仪表技术》2001,(5):19-20,49
将虚拟仪器技术运用到超声检测仪的设计中,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开发出虚拟超声检测仪器系统,该系统具有功能全,适于现场实时检测,界面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