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1.
建立一种基于Proofman探针(proofreading enzyme-mediated probe cleavage)的梯型熔解温度等温扩增(ladder-shape melting temperature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MTIA)方法检测肉制品中的猪肉成分。选取猪细胞核中的特异性基因PRLR为靶基因,设计LMTIA引物和Proof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最低检测限结果评价。结果表明:所建立的Proofman-LMTIA方法可在30 min内完成检测;相对于从鸡肉、鸭肉、牛肉、羊肉、猫肉、狗肉、玉米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绿豆淀粉、小麦粉中提取的基因组DNA,可特异性检测猪基因组DNA;检测灵敏度为1 ng/μL,对人工模拟的混合肉样中猪肉的最低检测限为0.1%。所建立的Proofman-LMTIA方法对猪肉成分有较好的特异性,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出肉制品中的猪肉成分,可对猪肉掺假进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Proofman探针的梯型熔解温度等温扩增技术(LMTIA)检测核酸的性能,以Proofman-LMTIA快速检测犬细小病毒为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微滴式数字PCR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针对犬细小病毒基因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和Proof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进行测试,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微滴式数字PCR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Proofman-LMTIA方法在最适反应温度为61℃时,与猫、犬等基因组DNA无交叉反应,灵敏度达到8拷贝/μL,且能够在20 min内完成检测,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数字PCR方法结果具有一致性。该方法不仅在恒温条件下即可扩增,且具有快速、灵敏、高效等优点,适用于病毒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北京现代在筹建时,就确定了集群化的发展战略,在开工建设的同时,就有20多家配套企业环绕建厂,比如上海延锋伟世通空调公司被确定为配套商后,就在距北京现代2公里的地方选址买地,建立了延锋伟世通(北京)汽车饰件公司,北京江森汽车部件公司本来建在北京市区,为了给北京现代做配套,也专门在距现代3公里的地方建立了江森顺义厂区.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一种梯型熔解温度等温扩增技术(ladder-shape melting temperature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MTIA)结合Proofman 探针(proofreading enzyme-mediated probe cleavage)检测肉制品中的鸡肉,选取鸡细胞核中单拷贝且特异性强的prolactin receptor 基因为靶基因,设计LMTIA 引物和Proofman 探针,优化Proofman-LMTIA 反应体系,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最低检测限测定。结果表明,Proofman-LMTIA 方法特异性强,可在30 min 内完成检测,检测灵敏度为1 ng/μL,对人工模拟的混合肉样的最低检测限为0.1%。该方法适用于基层单位对肉制品掺假进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姚蔚  梁培新  张翼虎 《工业建筑》2012,(Z1):158-162
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PBSD)用于变电站的结构设计中。由于变电站破坏引起的损失难以估计,投资-效益准则的应用较困难。根据汶川大地震中变电站震害情况分析,指出钢构架一般能满足抗震要求,而对变电站混凝土结构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比较有针对性。"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我国规范对结构的目标性能要求,而某些重要的变电站结构可在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提高一个层次而达到"大震可修"的要求。采用基于迭代变形计算的方法设计了两种不同目标性能要求的变电站结构,设计结果表明:合理提高变电站的目标性能后,其初始造价增加不多。  相似文献   
6.
从加固机理的分析出发,对排水固结法中的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两种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指出真空预压法和堆载预压法在解决现有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时的各自的优劣势所在。  相似文献   
7.
可渗透反应墙原位修复污染地下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渗透反应墙是一种替代抽提技术的创新型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大量不同种类的填料被应用在墙体上,通过吸附、沉淀、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可处理包括重金属、苯系物、卤代烃、芳香烃、农药以及无机阴离子等污染物。综述了可渗透反应墙的结构、去除污染物机理、优缺点以及活性填料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可渗透反应墙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该技术虽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长期性能尚待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8.
姚蔚  刘纯  白洁 《电信技术》2012,(3):94-96
从大客户接入的现状分析入手,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大客户专线业务接入段双路由改造和建设、接入段设备的网管化改造等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结合金属锌和聚四氟乙烯(PTFE)改性技术,制备具有微纳复合结构表面的超疏水、防污染、自清洁建筑陶瓷。方法 基于现有工业陶瓷生产方法,在陶瓷釉料中掺入质量分数为60%的金属锌粉,通过高温烧结在陶瓷表面构建微纳复合结构,随后在其表面喷涂PTFE涂料进行低表面能处理,从而制得超疏水性建筑陶瓷。利用扫描电镜和光学轮廓仪,观察陶瓷表面微纳形貌。通过X射线能谱仪,对陶瓷表面的化学元素组成进行分析。使用光学测量系统,测量水滴在陶瓷表面的静态接触角和滚动角。根据测试结果分析5种烧结温度对陶瓷表面微纳结构和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陶瓷表面的均方根粗糙度(Sq)先增大后减小,对应的疏水性能先增强后减弱。在1 000℃(保温10 min)烧结温度下,Sq达到最大值,为(17.52±2.54)μm,表现出最优的超疏水性能,其静态接触角和滚动角分别为165.6°和8.2°,并且该表面展示出良好的防污能力和耐磨性。结论 液滴与陶瓷表面接触时,由金属锌粉烧结形成的微纳复合结构和低表面能的PTFE起耦合协同作用,陶瓷表面与液滴形成固-液-气三相复合...  相似文献   
10.
姚蔚  于彬  徐海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9):154-156,161
研究针对某主接4层采用的1.8m厚混凝土板转换层结构施工,对厚大转换层混凝土板高大支模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该工程采用的分两层叠合浇筑法施工工艺,对厚大混凝土板转换层连续支模的施工过程进行了分析,验算了支撑体系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