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110篇
  免费   22368篇
  国内免费   14957篇
电工技术   17374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9253篇
化学工业   23824篇
金属工艺   12579篇
机械仪表   13373篇
建筑科学   14511篇
矿业工程   6923篇
能源动力   4971篇
轻工业   20663篇
水利工程   6257篇
石油天然气   6633篇
武器工业   2389篇
无线电   209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914篇
冶金工业   7037篇
原子能技术   3689篇
自动化技术   29091篇
  2024年   768篇
  2023年   3030篇
  2022年   7320篇
  2021年   9451篇
  2020年   6978篇
  2019年   4898篇
  2018年   5209篇
  2017年   5745篇
  2016年   5169篇
  2015年   8196篇
  2014年   10471篇
  2013年   12108篇
  2012年   15018篇
  2011年   15453篇
  2010年   15224篇
  2009年   14435篇
  2008年   15045篇
  2007年   14652篇
  2006年   12574篇
  2005年   10594篇
  2004年   7623篇
  2003年   5276篇
  2002年   5118篇
  2001年   4853篇
  2000年   3828篇
  1999年   1830篇
  1998年   765篇
  1997年   706篇
  1996年   607篇
  1995年   430篇
  1994年   363篇
  1993年   334篇
  1992年   275篇
  1991年   174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63篇
  1979年   29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7篇
  1959年   29篇
  1951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olymer electrets have revealed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s because of the low weight, large quasi-piezoelectric sensitivity, and excellent flexibility. For an electret, a permanent and macroscopic electric field exists on the surface, principally led by a macroscopic electrostatic charge on the surface or a net orientation of polar groups inside the object. Here,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ymer electrets is reviewed. After a brief retrospect of the research courses and those typical polymer electrets that are classified into fluorine polymer and nonfluorine polymer, we present a survey on the charging methods, including corona, soft X-ray, contact, thermal and monoenergetic particle beams. The latest representative applications (i.e., power harvesting, sensors,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and biomedicine) based on polymer electrets are also summarized. Finally, we complete this review with a discussion on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低压静电场辅助冷冻对竹笋冻结特性的影响,以冻结曲线、硬度、水分损失率、水分迁移、冰晶形态和组织微观结构为指标,探究低压静电场辅助冷冻(-35 ℃)和普通冷冻(-35 ℃)条件下竹笋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压静电场辅助冷冻提高了冻结效率,改变了冰晶形态及分布,减轻了组织微观结构破损程度,改善了解冻汁液流失情况。与静电板间距10、20、30、40 cm处的冷冻竹笋解冻后水分损失率分别为14.16%、12.58%、9.73%、10.44%,显著低于对照组(21.01%)(P<0.05),硬度分别为461.19、507.48、496.65 g和455.31 g,显著高于对照组(350.70 g)(P<0.05)。低场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在低压静电场辅助冷冻下竹笋解冻后汁液流失减少,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竹笋纤维排列整齐,组织微观结构保持较好。低压静电场辅助冷冻可有效改善竹笋品质,可为利用低压静电场进行果蔬的冷冻贮藏和冷链运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Ceramic microparticles have great potentials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materials engineering, biotechnology,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etc. Morphology of the microparticle perform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ir application. To date, it remains difficult to find an effective and controllable way for fabricating nonspherical ceramic microparticles with 3D features. This work demonstrates a method that combines UV light lithography and single emulsion opaque-droplet-templated microfluidic molding to prepare the crescent-shaped ceramic microparticles. By tailoring the intensity of UV light and flow rate of fluid, the shapes of microparticles are accordingly tuned. Therefore, varieties of crescent-shaped microparticles and their variations have been fabricated. After sintering, the crescent-shaped alumina ceramic microparticles were obtained. Benefitting from the light absorption and scattering behavior of most ceramic nanoparticles, this system can serve as a general platform to produce crescent-shaped microparticles made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hold great potentials for applications in microrobotics, structural materials in MEMS, and biotechnology.  相似文献   
4.
纳米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策略及关注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药物的研发已成为目前药物创新的发展方向之一。纳米药物具有基于纳米结构的尺度效应,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与普通药物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与普通药物相比也有其特殊性。本文着重探讨纳米药物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策略及关注要点,包括受试物、体内/外试验、生物样本分析、数据评价分析等,期望为研发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内容导读目前,针对潜在6G关键技术的场景与需求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面向未来更多类型终端的智能互联与新兴服务的需求,人工智能应用于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信道估计、编译码及接收机设计,解决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自主优化,基于泛在无线感知和边缘侧的强大算力构成的多接入边缘计算,已成为6G无线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未来智能车联网、物联网、有人/无人交互、全息通信等场景下,面向未来的智能通信计算融合需求,存在许多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煤矸石粉替代率50%、聚酯纤维掺量0.4%的沥青混合料,开展盐冻耦合作用(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0%、7.0%、13.0%、26.5%,冻融循环次数为0、2、4、6、8)下的半圆弯曲(SCB)试验,分析了盐冻耦合作用对SCB试件内部损伤劣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13.0%、冻融循环为8次时,盐冻耦合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的侵蚀破坏作用最强,试件内部损伤最严重;在煤矸石粉与矿粉质量比为1∶1、聚酯纤维掺量为0.4%的条件下,沥青混合料能够形成高黏性、致密、厚实的沥青膜以及由纤维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从而显著降低盐冻侵蚀对沥青混合料的损伤.通过Poly2D模型对SCB试件的极限拉应力损伤量进行拟合,拟合系数为0.944.  相似文献   
8.
盾构隧道施工物料无人运输有助于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运输安全事故率。与公路汽车无人驾驶、港口车辆无人驾驶、轨道交通无人驾驶等逐步成熟的无人驾驶技术不同,在隧道场景下实施施工物料无人运输存在运输物料种类繁多、运输调度困难、地下定位信号拒止、狭窄车道频繁会车、行车路面工况复杂、地上地下联动响应慢等诸多挑战。从实现盾构隧道施工物料无人运输的关键问题分析入手,综述当前盾构隧道施工物料运输方式、运输需求、无人运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挑战,提出盾构隧道施工物料无人运输的五大关键技术:多种类物料智能货控能效管理技术,无人化垂直装卸门机控制技术,多传感器融合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隧道复杂环境路径规划与自主避障技术,隧-地一体化联动响应的高可靠性无线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9.
吴德庆 《现代导航》2022,13(6):408-413
2019 年民航局发布《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路线图》,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航应用。为研究融合北斗卫星的地基增强系统(GBAS)新技术在乌鲁木齐“智慧机场”的应用,对 GBAS 的发展研究现状进行了说明,论证了乌鲁木齐机场 GBAS 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完成了 GBAS 技术方案,满足 GNSS 地基增强 I 类精密进近的技术需求,为后续乌鲁木齐机场 GBAS 的相关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挥发酸的控制是荔枝酒的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瓶颈,发酵过程易造成荔枝果酒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