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8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我国干紫菜加工企业的卫生状况,为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山东地区的285家干紫菜加工企业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干紫菜加工企业已经形成相对统一的生产模式,但大部分为家庭企业,卫生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卫生现状不容乐观。结论:应针对干紫菜加工企业卫生问题,树立全程管理的理念,在紫菜栽培、生产、经营中引入HACCP体系,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控制,并据此制定指导性的企业规范。同时,应进一步发挥紫菜行业协会的管理、指导、沟通、协调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客观评价我国贝类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方法通过调查比较和分析我国现有贝类产品重金属含量,研究对照CAC等相关标准。结果我国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等标准设定的贝类重金属限值要求过于严格,超过CAC、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的标准要求。结论建议适当放宽我国海洋贝类生物铅、镉的限量标准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国监督部门、检验机构和生产企业对GB 10769-2010《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的依从性和贯彻实施情况,以期为今后标准的制修订提供资料.方法 通过现况调查,了解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主产区的监管部门、检验机构和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对标准条款的理解、各项指标的检测能力和标准的实施情况,收集标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结果 向监督部门、检验机构和生产企业分别发放问卷176、90和5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5%、91.1%和85.7%,不同部门均认为标准的整体合理程度较高(89.3%、90.2%、95.9%),收集的反馈意见分别为235、231和207条,大型、外资企业和监督部门、检验机构中从事食品监管和检验工作时间较长以及标准使用频率较高、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的人员反馈问题相对较多.其中产品分类、原料要求、基本营养成分、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限量部分的反馈意见相对集中.结论 通过跟踪调查发现标准整体合理程度较高,部分指标需要跟进新的风险评估结果并及时更新指标值,某些重点营养素亟需出台配套的国标检验方法.加大监管部门、中小企业标准培训的力度和深度,并发挥媒体在标准宣贯中的积极作用,对各方正确执行标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讨论地震灾后食品存在的卫生问题对特大地震灾后的饮食卫生工作提出应对策略。采取现场情况汇总、综合分析等方式,总结灾后食品卫生存在问题。提出了在灾区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指导、现场速测、宣传培训、构建网络等防止集体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伟  周群霞 《美食》2007,(4):20-20
近日.省卫生监督所在南京举办了全省食物中毒和饮用水污染事件卫生监督与应急处理技术培训班。来自全省市、县(区)级卫生监督所从事应急处置的卫生监督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上.省卫生厅应急办主任李少冬、省卫生监督所所长李延平就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性、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如何更好地开展卫生应急工作分别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食品卫生和法制知识培训对民间厨师的干预效果。方法在江苏地区调查民间厨师568人,作为基线调查人群,其中对照组269人,干预组299人。经培训后,调查民间厨师521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调查了236人和285人。结果干预组总体知识知晓率、总体行为正确率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结论食品卫生法制和知识培训对改善民间厨师知识水平、个人卫生行为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农村家宴卫生现状和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农村家宴的卫生状况和管理对策。方法就农村家宴的举办情况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概况、农村家宴食物中毒的特点、卫生现状以及相应的监管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农村家宴条件简陋,卫生设施不全,超负荷运作,制作中卫生意识不强,存在诸多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的隐患,研究和落实有效的家宴监管方式势在必行。结论加强农村家宴的卫生监管是改善农村家宴卫生状况、防控农村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应用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讨论GB10136—2005《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实际应用情况与存在不足,为修订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和卫生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现场调查、评价比较、综合分析等方式,对GB10136—2005设定的指标限值与应用进行分析。结果在现有工艺条件下,瓶装醉泥螺产品的菌落总数基本符合标准要求,但蟹糊合格率低,标准中列出了铅、镉的测定方法内容,但未作限量要求。结论新标准的实施,使得各种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有了统一明确的评判依据,建议对不同类别的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微生物指标进行分值限定,同时参照有关国际标准增设重金属指标铅、镉的限量要求,且不宜将指标值限得过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