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香菜中抑菌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其抑菌效果。单因素实验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溶剂料液比探讨香菜提取的影响因素,根据单因素结果建立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香菜中天然抑菌成分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6 h、提取溶剂料液比9∶1(V∶V),在此条件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22 mm,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1 mm,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甾醇在胆固醇氧化酶的作用下与显色剂产生显色反应,建立了固相萃取结合酶法测定植物油中游离甾醇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结合酶法40 min内实现对植物油中的游离甾醇含量测定,并应用于植物油中游离甾醇含量的测定。结果 方法学验证的结果显示,植物甾醇含量在浓度范围0.3~7.5 mg/mL之间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18 mg/g,日内精密度为7.94%,日间精密度为6.88%,回收率在84.75%~99.50% 之间,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酶法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GC-MS)的相对误差在±20%以内,且酶法的检测效率比GC-MS法提高3倍。常见的几种植物油中,游离甾醇含量较高的是玉米油和菜籽油,分别为1.53~3.66 mg/g和1.98~3.02mg/g。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SPE结合酶法检测植物油中游离甾醇的快速检测方法稳定性、重现性好、灵敏可靠,可满足植物油中游离甾醇的现场批量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水分活度降低剂对低盐鸡肉膏状香精贮藏特性和货架期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常温储藏实验评价了山梨糖醇、木糖醇、海藻糖和丙三醇4种水分活度降低剂对低盐鸡肉膏状香精贮藏特性和货架期的影响,并通过感官评价、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在蒜蓉酱中的风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添加1.0%山梨糖醇、2.5%木糖醇、2.5%海藻糖及4.0%丙三醇均能显著降低低盐鸡肉膏状香精(含盐5%)的水分活度,减缓细菌生长速度和延长货架期。添加高盐(含盐10%)和低盐(含盐5%)鸡肉香精制备的蒜蓉酱在感官评分上无显著差异,香气强度和风味特征相似。结论 添加4.0%丙三醇可将低盐鸡肉膏状香精(含盐5%)的货架期从75 d延长至120 d,低盐鸡肉膏状香精(含盐5%)可以保持蒜蓉酱原有的风味特征,达到降盐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高氯酸盐对高脂膳食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J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G)、高氯酸盐低剂量组[LG,每天0.1 mg/(kg·bw)]、中剂量组[MG,每天1.0 mg/(kg·bw)]和高剂量组[HG,每天10.0 mg/(kg·bw)],连续暴露12周,通过对肝脏油红O染色、血生化指标检测、脂代谢调控酶测定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测定进行高氯酸盐对高脂膳食小鼠脂质代谢的评估。结果 高于1.0mg/(kg·bw)的暴露剂量可在小鼠肝脏内形成脂滴累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显著性升高(P<0.05),并且HG组脂质代谢关键调控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carboxylase,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ttyacidsynthase,FAS)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表明高氯酸盐可能会促进脂肪的合成。随着高氯酸盐暴露浓度的增加,棕榈酸(C16:0)、珍珠酸(C17:0)、硬脂酸(C18:0)、花生四烯酸(C20:4)和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体内水平显著下降,而棕榈亚酸(C16:1)、油酸(C18:1)...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对我国主要小龙虾产区不同养殖方式(池塘精养、虾蟹混养、稻田套养及藕虾套养)及小龙虾不同部位(肌肉、内脏、头壳及背壳)中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的暴露种类进行筛查,并对其蓄积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轨道阱高分辨质谱通过非靶向筛查技术对长江中下游小龙虾样品中PPCPs的种类进行筛查和鉴定。结果:本次收集的样品中共检测到并筛选出了30种化合物,其中麻醉药类物质共7种,镇痛药类7种,消炎类药物8种,其余为非常规药品或环境危害物(肠道用药、清洁剂等),共8种,不同养殖模式的小龙虾体内筛选出的PPCPs种类数量排名为:池塘精养虾=虾蟹混养>稻田套养虾>藕虾套养虾,小龙虾各部位的PPCPs种类数量排名为:肌肉>背壳>内脏>头壳,可食用部位(虾肉、虾黄)多于外壳部位。结论:不同养殖模式的小龙虾样品中PPCPs的筛选结果在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组成规律上较为相似,具体为:都以消炎药为主,其次为麻醉药和镇痛剂,最值得关注的物质为氯甲西泮。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用于蔬菜中32种农药残留的快速筛查与确证分析方法。乙睛为提取剂,氯化钠盐析,C18和PSA为净化剂,电喷雾正离子扫描。通过TOF MS-IDA-MS/MS扫描模式,一次采集即可同时获得农药分子的一级精确质量数和二级质谱图信息。在线性范围内32种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在三个加标水平(1,4和20 LOQ)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0.41%~103.1%,相对标准偏差为1.2%~11.2%,方法检出限LOD为0.3~1.3μg/kg,定量限LOQ为1.0~4.0μg/kg。与国标相比,大大缩短前处理时间;此外,该方法中吡虫啉、虫酰肼等9种农药的方法检出限得到了有效降低;除乙霉威和嘧菌酯回收率略低,其它30种农药回收率均无明显差别。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准确、灵敏度高,能够快速筛查和分析蔬菜中残留农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提高乳酸菌抗菌性能及拓宽抗菌谱。方法 对可共生的7株益生菌的体外生长性能、产酸性、抗氧化性能以及抑菌性能进行了比较,筛选出综合性能较好的菌株,并进行复配探究最佳复合比例。结果 筛选出鼠李糖乳杆菌HN001、干酪乳杆菌C11、R5和植物乳杆菌R2综合性能较好。通过抑菌谱测定,筛选出对细菌抑制作用最强的鼠李糖乳杆菌HN001和对霉菌抑制作用最高的植物乳杆菌R2。对两株菌以不同比例进行复合,得到最佳抑菌比例HN001:R2为5:1。结论 鼠李糖乳杆菌HN001和植物乳杆菌R2的组合较单一菌株具有更强的抑菌性能和更广的抑菌谱,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在防治食源性致病菌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氯吡脲对小鼠的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氯吡脲对小鼠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作用,为其在实际生产中安全合理的用药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结果表明:氯吡脲对雌性小鼠的LD50为568mg/kg,属于低毒;对雄性小鼠的LD50为421mg/kg,属于中等毒性;小鼠骨髓微核实验的结果为阴性,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9.
鱼油软胶囊中脂肪酸组成及比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海洋鱼油软胶囊中脂肪酸组成和比率进行分析,为合理补充DHA、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鉴别海洋鱼油质量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鱼油软胶囊中主要含有C14~C22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50.8%~85.1%,特别是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C20:5(EPA,约占10.0%~35.1%)、C22:6(DHA,约占10.7%~20.5%);鱼油软胶囊中n-3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约为22.5%~55.7%,n-6不饱和脂肪酸与n-3不饱和脂肪酸的比率约为0~0.7,EPA与DHA的比率约为0.8~1.9。  相似文献   
10.
王耀峰  宫智勇  方敏  刘良忠 《食品科学》2009,30(23):150-153
研究二氧化氯(ClO2)与超声波协同作用对鲜蛋表面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杀灭效果。二氧化氯浓度为0、30、40、50、60mg/L,单独作用及在59kHz 超声波协同作用下分别处理1、5、10min。结果表明:二氧化氯与超声波协同作用与二氧化氯单独作用相比,处理时间10min,对3 个菌种的杀菌量> 4.00(lg(CFU/ml)),二氧化氯浓度从60mg/L 降低为50mg/L;协同作条件下二氧化氯浓度50mg/L,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量> 4.00(lg(CFU/ml)),处理时间与单独作用相比从10min 缩短为5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