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0篇
  免费   1056篇
  国内免费   551篇
电工技术   1147篇
综合类   896篇
化学工业   2095篇
金属工艺   731篇
机械仪表   1014篇
建筑科学   1318篇
矿业工程   743篇
能源动力   471篇
轻工业   1416篇
水利工程   585篇
石油天然气   863篇
武器工业   153篇
无线电   139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36篇
冶金工业   500篇
原子能技术   135篇
自动化技术   1643篇
  2024年   194篇
  2023年   654篇
  2022年   585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558篇
  2019年   704篇
  2018年   628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351篇
  2015年   467篇
  2014年   1121篇
  2013年   668篇
  2012年   761篇
  2011年   764篇
  2010年   702篇
  2009年   656篇
  2008年   571篇
  2007年   611篇
  2006年   571篇
  2005年   524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397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231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67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9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两种由镀铬C型钢做骨架、聚苯乙烯颗粒填充热塑压轧而成的钢塑复合板(其中A类板件规格为3 650mm×2 395mm×140mm(长×宽×厚),B类板件是在A类板件的内外侧表面增加厚度为10mm的硅酸钙板)进行了低周往复水平加载试验,分别研究其承载力、变形能力、滞回特性等方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板件均具备一定的侧向承载力,其中B类板件的水平极限承载力更高;两者变形性能均较好,两种板件均展现了良好的耗能能力,能满足作为非承重垂直分隔构件的要求,符合抗震设计的延性要求。试验结果可为装配式结构墙体在设计和施工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4.
阐述了排队呼叫技术研究的意义和目前排队呼叫技术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一种针对大中型企业无线呼叫器系统的设计,并介绍该呼叫器硬件设计及工作流程。经测试,该无线呼叫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6.
7.
多井评价是建立在单井精细解释对比分析基础上的预测储层及含油气性平面分布规律的技术方法,而常规测井资料无法区分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因而利用多井评价结果确定岩溶发育程度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在岩心标定成像测井的基础上,对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15口井的成像测井岩溶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溶发育各分带的标准成像图版,利用交会图及直方图分析各分带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电成像测井刻度常规测井识别岩溶发育带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高石梯—磨溪地区茅口组岩溶带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风化壳残积带、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潜流岩溶带以及受岩溶作用较弱的基岩;②风化壳残积带在成像测井图像显示为"暗—亮—暗"条带状模式,垂直渗流岩溶带为垂直线状与暗色斑状组合模式,水平潜流岩溶带为水平线状—层状与斑状组合模式,基岩整体显示为亮色块状模式偶见线状或斑状特征;③有效储层主要发育在垂直渗流带和水平潜流带的顶部;④该区茅口组岩溶发育主要受裂缝发育控制,而裂缝发育又与断层关系密切。结论认为,该新方法对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的多井评价具有普遍适用性,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风险探井的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以巴彦高勒煤矿1202回风巷小煤柱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钻孔窥视等方法,研究小煤柱区域应力分布状态及顶板断裂结构特征。对煤柱侧顶板卸压机制及其断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顶板的断裂能够实现应力的转移和释放,较断裂前垂直应力降幅达32. 0%、应力峰值位置向实体煤侧偏移4 m,同时有效降低了拐角煤体与其他区域的应力差值。划分了小煤柱侧顶板断裂类型,结合全断面窥视结果,确定出深孔爆破技术治理煤柱侧坚硬顶板的爆破参数。顶板治理措施实施后,巷道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小煤柱区域冲击地压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9.
以PL-GPC50型凝胶色谱仪为例,介绍了凝胶色谱仪的主要构造,通过分析凝胶色谱仪常见故障的发生原因,叙述了凝胶色谱仪日常维护的方法。发现流动相质量的影响较大,能引起许多连锁故障,所以在凝胶色谱仪的使用中,对流动相的维护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依赖装维上门鉴别光网络单元故障带来的不便,可以从机器视觉入手实现自动化故障识别。近年,ImageNet挑战赛的成功推动了物体识别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基于卷积的深度学习技术在视觉识别方面已经达到人类水平,为光网络单元故障的自动识别提供了技术基础。文章对识别光网络单元的工作状态进行了研究,将设备工作状态分为7个场景,提出了利用手机APP采集图片识别故障的解决方案并投入了实际生产;重点阐述了深度学习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一种通过算法整合的方式综合运用物体检测和图像分类算法,分3阶段逐步求精,解决了图片过滤,光网络单元型号和状态识别等问题,实现了基于计算机视觉自动识别光网络单元故障。从数据上看产品的端到端准确率超过84%,识别速度达到10 FPS,月均提供服务超过1万人次,在减少用户等待的同时节约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