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国标法)和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样品经提取、净化后,采用国标法和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表明,这2种检测方法的回收率分别为83.2%~94.6%和78.6%~88.3%,精密度为1.5%~3.5%和1.6%~3.8%,满足GB/T 27404—2008中附录F对回收率的要求,两种方法的相对偏差为0.05%~9.76%,将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的检测结果与国标法的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准确度高。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为92.1%,假阴性率为7.9%。可见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可应用到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现场监管中,且有益于提高其检测效率和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饮料中多种添加剂的分析方法。方法称取样品直接加入50%甲醇溶液,涡旋振荡提取5 min后经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滤膜过滤,滤液直接上机进行检测。本实验采用Atlantis T3色谱柱(2.1 mm×150 mm, 3μm), 10 mmol/L乙酸铵-乙腈作为流动相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化(ESI)正负离子扫描模式下,以多重反应监测(multiplereactionmonitoring,MRM)为基础进行检测,通过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最后,考察了不同浓度的溶剂对目标分析物的提取效率及不同规格的滤膜对目标分析物的吸附效应。结果此方法可快速准确检测苯甲酸等16种食品添加剂,浓度范围在0.02~1μg/mL内线性相关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平均回收率为75.92%~114.13%,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0.42%~7.69%(n=6)。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同时快速检测饮料中的多种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建立非蛋白饮料中30种食品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直接加入50%甲醇溶液,超声提取5 min后经0.22 μm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滤膜过滤,滤液直接上机进行检测。在电喷雾电离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0种食品添加剂在20~10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0。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9~441 μg/kg,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在73.50%~117.60%,精密度为0.35%~15.37%。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以作为非蛋白饮料中多类添加剂的快速筛查和确证方法。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54种脂肪酸的GC-MS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KOH-甲醇甲酯化后,以TR-FAME(100 m×0.25 mm×0.2μm)为色谱柱,升温程序为80℃保持2 min,以30℃/min速率升温至140℃,保持1 min;以2℃/min速率升温至240℃,保持5 min,总计运行55 min。在EI电离方式、质量扫描范围m/z为40~450的条件下,山茶油中向11种脂肪酸得到有效的分离和准确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磷脂软胶囊中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s, 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 P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PI)3种组分的含量。方法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后,经Bridge?HILIC色谱柱(4.6 mm×150 mm, 5μm)分离,以0.9 mmol/L甲酸铵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0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在浓度0.025~0.25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分为0.300~1.386 mg/g,定量限为1.002~4.624 mg/g,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105%,相对标准偏差为1.0%~4.0%。结论该方法高效,便捷,准确度高,适用于磷脂软胶囊中3种磷脂成分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口服液中左旋肉碱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0.5 mmol/L盐酸溶液超声提取,采用CAPCELL PAK ACR C_(18)柱(250 mm×4.6 mm,5μm),以0.002 mol/L辛烷磺酸钠溶液(加入0.125%磷酸二氢钾、0.125%磷酸氢二钾,用磷酸调pH3.0)-7腈(92:8,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结果左旋肉碱的浓度在150.1~1800.7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50%,RSD为2.0%(n=6)。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口服液类辅助降血脂保健食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Orbitrap)建立了水果中18种游离氨基酸的快速测定方法。水果样品经粉碎、超声提取、离心、过滤后,使用SHISEIDO CAPCELL PAK BB-H C18色谱柱(2.1 mm×150 mm,3 μm)分离,以0.2%甲酸水溶液和甲醇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合保留时间、一级分子离子精确质荷比和二级特征碎片离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快速筛查,并准确定量。结果表明,甘氨酸、丙氨酸的线性范围为1~50 nmol/mL,其余16种氨基酸线性范围为0.5~50 nmol/mL,均线性良好(R2≥0.99),检出限为0.5~1 pmol/g,在1倍、2倍、10倍定量限浓度水平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范围为79.1%~118.2%,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为0.5%~5.6%。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适用于多种水果中18种游离氨基酸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黄曲霉毒素B1(AFB1)降解技术的应用,寻求高效、快捷、安全的AFB1降解技术,促进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防治工作,对AFB1降解技术(物理降解技术、化学降解技术、生物降解技术)产生的降解产物以及降解后食品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论述,概括了降解技术的不足之处,并对降解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物理降解技术较适合大规模应用,但微波、脉冲电场、低温等离子体等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无法确保该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化学降解技术的研究比较常见,但存在食品感官品质变差,营养成分损失或破坏,易引入新的化学残留等不足。生物降解技术具有性质温和,不造成食品中营养成分大量损失且绿色环保等优点,但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寻找新型纳米材料发展光降解技术、或各种技术联合使用、或利用基因工程联合酶法脱毒等新型技术,同时应更深入地研究降解机制、降解产物、降解路径以及降解产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莜麦蛋白的提取率,采用微波辅助碱法提取莜麦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莜麦蛋白微波辅助碱法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碱法提取莜麦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380 W、pH 9.45、料液比1︰23(g/mL)、提取时间7.75 min。该条件下莜麦蛋白的提取率为79.24%。与常规碱法提取莜麦蛋白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法能大幅减少提取时间,显著提高莜麦蛋白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糕点中纳他霉素含量的方法。样品经80%甲醇超声提取,采用CAPCELL PAK ACR MG C_(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8%冰醋酸溶液(体积比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04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纳他霉素的质量浓度在0.20~6.0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2.1%~97.6%,RSD为1.0%~2.1%。本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糕点中纳他霉素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