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脂麦胚花生酱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脱脂麦胚花生酱的工艺,确定了最佳配方和操作要点。结果表明,脱脂麦胚与花生的配比以1∶3为最好,稳定剂以1.5%的单甘酯为佳,添加适量的调味料和抗氧化剂等,可得到风味、色泽、质地、口感均极佳的产品,其氨基酸含量及平衡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4种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 GM)大米成分多重定量检测方法, 解决混合转基因产品和多品系杂交的多价转基因产品的高通量精准定量难题。方法 采用Raindrop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方法对4种常见转基因大米TT51-1、克螟稻、科丰6号、M12品系特异性基因和大米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逐一进行拷贝数分析, 并将其转化为含量百分比。结果 转基因含量在0.1%~100.0%范围内的4品系转基因大米混合样品的定量体系线性关系良好, 标准曲线r2值均在0.99以上, 定量相对灵敏度可达0.1%, 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值均小于25%, 定量准确性和精密度符合国际通用要求。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4种常见转基因大米成分的多重定量检测方法, 解决了常规方法一次只能定量分析单一样品的缺点, 为大米、稻谷及其初加工产品中多种转基因成分的高效定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氯对苹果表面Listeria monocytogenes杀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A PI Listeria鉴定系统对从榨汁苹果表面分离的Listeria monocytogenes疑似菌落进行了鉴定,并将原料清洗与杀菌过程相结合,通过4因素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CD),以杀菌效果(以杀菌效率的负对数表示,即logNN )为响应值,研究二氧化氯溶液浓度、杀菌温度、处理时间和杀菌液pH 等因素对杀 0菌效果的影响,用数学方法描述二氧化氯对苹果表面Listeria m onocytogenes的杀菌规律。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浓度对杀菌效果影响最大,杀菌液pH 次之,杀菌温度影响最小,延长杀菌时间对杀菌效果的影响不显著,二氧化氯溶液浓度、杀菌温度和pH 之间对杀菌效果有协同作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其预报结果与实测结果拟合基本一致,相对误差在 5.0% 以内。 ±  相似文献   
4.
小麦胚芽及其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小麦胚芽是小麦籽粒的一部分,被营养家们誉为“人类天然的营养宝库”。论述了小麦胚芽的化学成分及营养价值,并综述了小麦胚芽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食品加工工艺对大豆内源基因降解变化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为试验材料,运用定性PCR技术分析了磨浆、煮浆、调配、均质、点浆、杀菌、喷雾干燥等豆腐、豆奶、豆粉三种豆制品中关键加工工艺对大豆内源基因lectin的影响,探讨了转基因大豆加工食品在不同加工过程中DNA降解程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内源基因在三种加工食品中的各个加工过程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豆腐、豆奶、豆粉的加工过程中,片段大小为1883bp的lectin基因仅能在原料中检测到;磨浆、煮浆、均质等工艺,使lectin基因降解至1000bp以下;随着进行的点浆、高温杀菌或喷雾干燥等工艺对lectin基因的降解产生更显著的影响,豆腐终产品中lectin基因的片段大小在500bp以下,豆奶、豆粉中lectin基因片段大小仅为200bp左右。  相似文献   
6.
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各国政府和有关食品监督机构对转基因食品检测的日益重视 ,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这篇文章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 2种转基因食品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浓缩苹果汁中农药残留去除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农药残留是影响我国苹果浓缩汁质量的关键问题。文中综述了我国浓缩苹果汁中的农药残留状况,指出浓缩苹果汁中常见的农药残留是有机磷杀虫剂,通过对浓缩苹果汁中农药残留方法研究进展的追踪,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微生物方法,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分子蒸馏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目前,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已跃居全国工业产值的首位,并正向现代化、国际化、集团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食品工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将是中国食品工业高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崇尚“回归自然”的今天,天然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许多来自天然的食品原料,在传统的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高温的作用,或添加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化学制剂进行化学处理,致使热敏性的营养素受到破坏或残留有害的化学物质,导致加工的食品  相似文献   
9.
新技术在生姜、大蒜、洋葱深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生姜、大蒜、洋葱是我国三种历史悠久的药食兼用的香辛调味料。综述了生姜、大蒜、洋葱的功能作用、功效成分及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微胶囊技术等现代新型食品制造技术,并提出了运用新型食品制造技术改造提升生姜、大蒜、洋葱等深加工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转基因克螟稻品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米内源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和转基因克螟稻品系特异性序列的绝对拷贝数分析,建立转基因克螟稻成分的双重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中转基因克螟稻定量体系中最适DNA添加量在10 pg~13 ng之间,模板断裂程度、PCR扩增退火温度等因素对定量结果的影响不大。其定量的绝对灵敏度达1 copies/μL,可在微滴式和芯片式数字PCR平台上准确检测质量分数在0.1%~100%之间的转基因克螟稻成分,尤其是对低于1%的样品,其定量准确性高于传统的实时荧光PCR方法。本研究建立的转基因克螟稻成分定量分析方法适用性较好,可用于转基因水稻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