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醇/硬脂酸甲酯(油相)/蔗糖水溶液所组成的微乳液体系的相图出发,研究它们所形成的微乳液的标准力学函数,并得到标准自由能变化与醇物碳原子数和温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混合菌种发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糖酯是一种重要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洗涤剂、染料和油漆工业中也有重要应用.过去糖酯的合成主要采用化学法;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者开始采用酶法合成.酯交换反应合成糖酯的原料为糖和油脂,无论是化学法或酶法,考虑到糖与油脂的溶解度问题,均采用吡啶、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  相似文献   
4.
对用酵母转化木糖醇中工业化原料培养基组成的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中采用了Plackett-Burman[1]和响应曲面法,得到了一个完全用工业化原料组成的优化培养基,摇瓶转化率最高达80.4%。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较高转化率的前提下,发酵培养基可以采用较廉价的工业化原料。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微水有机溶剂体系中酶促外消旋化合物拆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其中关联了控制酶对映选择性的有关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程的准确性,从而以此为根据可对外消旋化合物的拆分过程进行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以丁酸与丁醇的酯化为模型反应,研究了假单胞菌脂肪酶的非水相催化性质。有机相中酶的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水分,最适水含量因溶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极性强的溶剂其最适水含量高;当以水活度衡量时,各溶剂间的差别消失,最适水活度均在0.5~0.6之间。有机溶剂中酶的热稳定性较水溶液中明显提高,在环己烷中80℃保温6h酶活力仍保留约80%;连续使用5次,酶活损失不到10%.在环己烷中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比水溶液中略高;最适作用pH为9.0,与水溶液中相近。  相似文献   
7.
在无溶剂体系中以脂肪酶催化棕榈油的甘油解反应合成单甘酯时,发现温度对单甘酯的产率起关键作用。反应存在一临界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时单甘酯的平衡浓度高于60%,而高于临界温度时单甘酯含量只有30%左右。临界温度与油脂的种类有关;通过测定各种油脂的临界温度并与其熔点相比较,结合反应现象学及反应进程中反应混合物各组分含量的变化,提出了临界温度的存在机理。  相似文献   
8.
碳水化合物的脂肪酸酯(简称糖酯)是一类重要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工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洗涤剂、染料和油漆工业中也有一定的用途.某些糖酯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及植物生长抑制剂活性;蔗糖酯还具有防治龋齿的功效.糖酯除表面活性优良外,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相比还具有无毒、无色、无味及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因此一直得到比较广泛的研究.八十年代以前,糖酯合成主要采用化学法.由于碳水化合物分子具有多个羟基,且其反应活性比较接近,因此如不对其它基团进行予保护,选择性酰化是不可能的.通常情况下产率低,而且产物为复杂的混合物,要得到高纯度的产品需进行繁杂的分离工作.如对其进行选择性酯化,则需要复杂的予保护和去保护步骤,为工业化生产的经济性带来了困难.此外,由于化学法糖酯合成大多采用高温作业,因此产品往往具有较深的色泽.  相似文献   
9.
假单胞菌脂肪酶非水相催化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丁酸与丁醇的酯为模型反应,研究了假单胞菌脂肪酶的非水相催化性质。有机相中酶的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水分,最适水含量因溶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0.
利用衰减全反射(AtenuatedTotalReflection,AT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脂肪酶在不同非水有机溶剂中的构象变化。结果表明,各种溶剂均能使酶的二级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极性愈强效果愈明显。这种构象变化是一动态过程,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另外,两亲分子也能导致酶构象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