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啤酒中微量甲醛的HPLC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甲醛与衍生剂衍生后不经过萃取可直接进行HPLC分析。该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 8,精密度实验重现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3.6%,加标回收率平均为94.7%,以3倍噪音计算得到方法的检出限为0.015 mg/L。对衍生条件进行了实验,确定衍生时间为40 min,衍生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2.
3种固态发酵生物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固态发酵中生物量测定常用的3种细胞组分(核酸、麦角固醇、氨基葡萄糖)作为生物量测定指标的可行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核酸组分在细胞中含量比较稳定,可较好地指示生物量的变化,氨基葡萄糖受培养基成分影响较大,只适舍固定成分培养基中生物量的表征,而麦角固醇在细胞中的含量不太稳定,不适合作为生物量测定的指标。运用核酸法对土曲霉田态发酵产lovastatin过程中的菌体量变化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阐述克罗诺杆菌(阪崎肠杆菌)生物学分类和耐受性讨论了其生物学特性,论述了生物膜的形成与其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通过阐述自然宿主、食品加工环境和流行病学,着重分析了其污染源与污染途径。针对克罗诺杆菌的污染特征,探讨了以在线监测系统为主导的加工环境控制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利用益生菌和益生元抑制其生长的机理和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实验室保藏的红曲霉菌株进行了优选,获得了产量较高的红曲色素生产菌株Monascus purpureus M5,其液态发酵的红色素产量达到了154.5U/mL.对M5发酵产色素的碳源、氮源、初始pH值等进行了优化,以70g/L大米粉、30g/L可溶性淀粉、10g/L黄豆粉、1g/L NaNO3为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4.0,35℃条件下培养6d,M5摇瓶发酵红色素的产量达到195.8U/mL.在5L发酵罐中对M5进行葡萄糖补料分批发酵培养,其色素产量在108h时达到最大值253.2U/mL,相比摇瓶分批发酵提高了29.3%,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接种量、温度、糖、二氧化硫、发酵时间对葡萄酒中自藜芦醇含量的影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各因子对含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依次为糖量、温度、接种量、二氧化硫量和发酵时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糖量和温度;建立的回归模型经显著性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模型较好地拟合了白藜芦醇含量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结合白藜芦醇含量测定,利用优化函数途径进行模拟选优,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还研究了固定化细胞的制备,对接种环数、种子培养时间进行了优化,还研究了不同乙醇初始浓度对醋酸产量、菌体个数、菌体生长周期、葡萄糖消耗量、乙醇消耗量的影响。获到如下结论:优化接种数为15环、培养时间为36~48h之间;葡萄糖浓度与OD值的换算公式:Y=4.723 7x;菌体个数与菌液OD值的相关性:y=402.88x;体积分数5%乙醇时发酵液醋酸转化率最高,最佳培养时间为96h;乙醇体积分数越高,菌体生长延迟期越长;乙醇的含量越高,则葡萄糖的消耗就越少;培养时间为72h时,乙醇消耗完毕,由于中间产物乙醛的存在,醋酸在72~96h时间段继续生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微生物学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及实践教学等的不断改革,培养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研究表明: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加强专业教育和专业兴趣培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用MATLAB工具箱拟合生化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参数回归难度大,常转化为线性模型间接估算,这样违反了统计分析的某些规则,所得参数偏差大。文中结合实例,对比传统方法和MATLAB回归分析工具箱nlintool函数。结果表明,用MATLAB回归分析工具箱计算准确、方法简单,并能显示直观的拟合曲线图。  相似文献   
9.
土曲霉固态发酵lovastatin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Aspergillus terreus ATCC 20542固态发酵产lovastatin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产物生成等规律,建立了土曲霉固态发酵的过程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拟合和验证.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lovastatin 发酵代谢过程的特征,可以用于分析固体发酵过程.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乳清蛋白体外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消化过程,以及热处理对该消化过程的影响。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乳清蛋白的体外消化作用的影响不明显。干热处理(75℃和100℃,1h)几乎不影响乳清蛋白的体外胰蛋白酶消化过程,而在同样条件下,湿热处理能显著提高胰蛋白酶对乳清蛋白的消化作用。乳清蛋白分别经75℃和100℃湿热处理30min后,再由胰蛋白酶消化8h,其氮释放率分别达到82.1%和91.3%,而未湿热处理的氮释放率仅为66.7%,表明不同热处理方式对乳清蛋白的体外消化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湿热处理能有效地提高乳清蛋白的消化速率,且湿热处理温度越高,乳清蛋白的体外消化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