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在茄科(Solonum)和一些百合科(Liliaceae)植物中存在着一类天然次生代谢产物糖苷生物碱(steroidal glycoalkaloids, SGAs),对于植物体来说,该物质具有抗拒病原微生物侵袭、昆虫采食以及化感效应等,但对于人畜来说,虽然该物质具有抑制癌细胞增长和调节风味等作用,但在马铃薯(SolonumtuberosumL.)块茎中含量较高时可导致人畜中毒、甚至死亡。研究分析近年来的马铃薯SGAs研究态势,结果表明,相关发文量总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关于马铃薯SGAs的研究已渗透到许多学科,并与之形成了多个交叉学科,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在该领域核心的相关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因此,掌握马铃薯SGAs研究态势,对研究马铃薯SGAs以及其在马铃薯块及其制品中食用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资源禀赋差异大、产业互补性强,技术交流、投资前景广阔,产业合作空间巨大。但是,粮食产业对外合作面临着国家政策、政治风险、文化差异等多方面风险。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产业合作,需要树立"着眼全球、和谐发展"的大局观,秉持"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加强整体布局,坚持相关组织先行,科技和人才先行、"互联网"+护航、贸易投资跟进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黑菌虫和小菌虫是世界性分布的储粮害虫,也是我国大多数省份有分布记录的重要储粮害虫。近年来粮食流通频繁,其分布可能变化但缺乏报道,掌握其分布变化和发生情况对科学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主要储粮生态区选择11个省份79个地市的粮库、大米加工厂、饲料加工厂、面粉加工厂和农户等561个单位进行现场采集取样调查。黑菌虫除辽宁省和山西省未被发现外,其余相关省份调查中均有黑菌虫被采集到。小菌虫除在原有记录的浙江、湖南、云南、广东、福建等省被采集外,新增加了湖北、河南、山东等省的采集记录。分别在湖北省的武汉、荆州、荆门、襄阳、黄冈5市,山东省的菏泽、日照、青岛、聊城、济南等7市,河南省17个调查地市中的周口、漯河、开封、焦作、郑州、信阳、驻马店7个地市新发现小菌虫分布记录。以往资料中曾显示有小菌虫记载的山西省和辽宁省(沈阳市),本次调查并未采集到。调查结果表明,黑菌虫和小菌虫在加工企业的发生比例明显大于粮库、农户及其他储粮场所。  相似文献   
4.
文韵漫  张亚宁  杨坚 《包装工程》2012,33(15):6-9,15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食品包装材料表面印刷油墨中光引发剂二苯甲酮(BP)和4-甲基二苯甲酮(MBP)迁移量的方法。样品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进行振荡提取和超声波辅助萃取,提取液用GC-MS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02~0.1mg/mL,检测限为0.004~0.005mg/mL,在0.01,0.02,0.10mg/mL 3个添加水平下,2种光引发剂的平均回收率为88.2%~114.5%,相对标准偏差(n=6)为5.13%~7.95%。该方法简单快速,适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日常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马铃薯全粉的营养价值以及在各类食品中的应用,对马铃薯全粉研究利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态称重法在温度10~35℃、相对湿度11%~96%范围内测定了五种马铃薯全粉的平衡水分/平衡相对湿度(EMC/ERH)数据,确定了多项式方程、修正3参数Guggenheim-Anderson-de Boer(MGAB)、修正Halsey(MHAE)、修正Oswin(MOE)为适合的等温线拟合方程,采用多项式EMC方程分析马铃薯全粉的安全储运最大允许的含水率,在25℃、RH60%条件下,绝对安全水分是10.05%;在25℃、RH 70%条件,相对安全水分是12.64%。采用MHAE分析马铃薯全粉水分吸附等热,随着含水率增加到17.5%,马铃薯全粉水分吸附等热则以抛物线形式快速地减少,之后随着含水率增加,水分吸附等热则减少缓慢。在含水率22%,马铃薯全粉水分吸附等热接近纯水的吸附等热。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杂粮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近年来,云南省杂粮生产规模稳步上升,已经成为云南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粮食安全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云南省杂粮产业现面临的经营规模小,精深加工不足,市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对云南省杂粮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