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7篇
轻工业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综述纤维基复合材料在包装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方法介绍国内外生物质纤维基复合材料在发泡型材料、薄膜、板材等不同种类包装材料中的应用现状,分别总结各类包装材料使用的基材及制备工艺,比较不同纤维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差异,指出复合材料在制备工艺及性能上的不足,并展望纤维基包装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结果纤维素具有天然的化学结构,使纤维基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阻隔性、可降解性,较好地应用在不同包装材料中。结论纤维基复合材料具有性能优良、可生物降解、经济环保等特点,在包装领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在原料的选择、制备工艺绿色化及性能的可控性等方面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
3D打印在包装工业中的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3D打印技术中熔融沉积成型技术、激光选区烧结法技术、光固化立体成型技术、分层实体制造技术四种方法的特点和应用,介绍了应用于3D打印技术中常用的材料以及3D打印技术在包装工业中的应用。指出在包装工业中采用3D打印技术具有的优势是其它同类包装制造技术无法比拟的,3D打印技术在未来的包装工业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罗汉果甜甙V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个快速、简单、准确的固相萃取预处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汉果甜甙V含量的方法.样品经C18固相萃取管(200mg/3mL)纯化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色谱柱为NH2P-50,流动相为V(乙腈):V(水)=85:15,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标准曲线自0.025g/L~1.000g/L呈线形关系(r2=0.9993).研究表明:固相萃取法能很好的纯化罗汉果甜甙V,回收率高达98.80%,RSD为O.52%.此法样品处理简单,溶剂消耗少,费用减少,分析结果重现性好,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增加木薯渣的废物利用途径,对木薯渣进行高值化利用,制备木薯渣纳米纤维素,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 以木薯渣为原料,对其进行酶处理和漂白处理,随后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再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和热稳定性分析对木薯渣进行表征分析。结果 木薯渣经过酶解和漂白后,纤维素质量分数从20.21%增加到77.39%,淀粉质量分数从50.39%降低到1.87%,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从18.38%降低到5.11%,木质素质量分数从3.69%降低到0.74%。结论 木薯渣纤维在103.425 MPa下均质30次后成功制备出了纳米纤维素,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结果表明,CNF的直径为10 nm左右。淀粉酶处理、漂白和高压均质并没有改变木薯渣纤维的晶型结构,仍为纤维素I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可生物降解的偶联剂改性废纸/PETG木塑复合材料,并检测其各方面的性能。方法分别采用偶联剂KH550,KH560和KH570对废纸粉进行改性处理,并与PETG制备木塑生物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力学性能检测、吸水性能分析、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研究偶联剂的加入对材料结构、力学性能、吸水性、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KH550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增强效果最好,当KH550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达到峰值,分别提高了32.8%和13.7%。结论偶联剂能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降低其吸水率,在包装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淀粉改性的四种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即物理改性、化学改性、酶法改性(生物改性)和复合改性,以及改性淀粉产品在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应用,他们通常被用作表面施胶剂、湿部添加剂、涂布胶黏剂和层间增强剂,改性淀粉具有高效、环保、低成本的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7.
以木薯厌氧渣为填料,聚乳酸(PLA)为基体,采用模压成型制备了PLA/木薯厌氧渣复合材料,探究了木薯渣填充量、偶联剂添加量、机械球磨时间、温度、转速及模压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占木薯渣质量的2%,木薯渣填充量为10%,球磨时间为30 min,球磨温度为60℃,球磨转速为300 r/min,模压时间为6 min,模压温度为190℃,模压压力为10 MPa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为63.108 MPa,拉伸强度为44.155 MPa,力学性能较好。以PLA与木薯厌氧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复合材料,既能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又能使复合材料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避免了废弃木薯渣对环境的污染,且为实现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乙烯醇(PVA)、β-环糊精(β-CD)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环氧氯丙烷(ECH)发生交联反应,制备具有高溶胀性能的CMC-PVA-β-CD三元复合水凝胶,并研究了CMC,PVA,ECH,β-CD添加量对水凝胶溶胀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20.0 mL水,0.52 g CMC,0.20 g PVA,1.2 mL ECH,0.24 gβ-CD时,水凝胶溶胀率最高,为2 040.62 g/g,压缩应力为7.90 kPa。与PVA-CMC二元水凝胶相比,CMC-PVA-β-CD三元水凝胶的压缩应力和结晶度均有提高。该三元复合水凝胶具有较高的溶胀率和良好的力学性能,在生物医药、消毒杀菌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干木薯渣进行物理粉碎,再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中温淀粉酶60℃~70℃)、脂肪酶和风味蛋白酶除去木薯渣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得到纯净的木薯膳食纤维并用超声波辅助脱色;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了木薯渣化学成分去除率和膳食纤维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化学成分去除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当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质量比1∶6,用量为0.6%,酶解pH=7,酶解时间为120 min,酶解温度为60℃时,淀粉去除率最高;当脂肪酶用量0.21%,酶解pH=7,酶解时间90 min,酶解温度为50℃时,脂肪去除率最高;当风味蛋白酶用量0.6%,酶解pH=4,酶解时间150 min,酶解温度为35℃时,蛋白质去除率最好。脱色的最佳试验条件为:当H2O2浓度为10%,漂白时间40 min,超声功率为60 W,漂白温度50℃时,漂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罗汉果甜甙V含量分布及与果实密度和水溶物含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常规提取法提取罗汉果植株各部位的水溶性成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烘干后罗汉果叶、茎、薯块甜甙V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各部位甜甙V的含量各不相同,分别为0.011%,0.002%,0.006%,三者的甜甙V含量关系为叶>薯块>茎.同时通过对不同质量不同体积罗汉果中水溶物和甜甙V的含量测定,初步揭示了干罗汉果果实密度与水溶性物质含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干罗汉果的密度越大,其水溶性物质的含量越大,果实中甜甙V的含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