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8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霞辉8号”水蜜桃为试材,采用2 μL/L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熏蒸处理果实24 h后用激光微孔膜包装,研究1-MCP处理结合激光微孔膜(1-MCP+LMF)包装对水蜜桃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LMF包装处理显著降低了水蜜桃冷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和失重率(P<0.05),贮藏35 d时分别比对照组低18.84 mg CO2/kg·h和17.8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贮藏时的7.92%上升到8.38%,对照组上升到10.04%;抗坏血酸含量贮藏结束时为对照组的3.39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P<0.05),从而减少了H2O2的积累,贮藏35 d后H2O2含量为对照组的78.86%;同时,1-MCP+LMF包装还抑制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力,进而延缓了原果胶含量的下降和可溶性果胶含量的上升,维持了桃果实较高的硬度,贮藏结束时硬度为贮藏时的42.88%,而对照组下降24.56%。以上结果表明,1-MCP处理结合激光微孔膜包装可显著减少水蜜桃冷藏期间失重和腐烂,延缓水蜜桃营养品质下降,抑制生理生化代谢活动,其货架寿命在5 ℃条件下可延长至28 d。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季铵盐对壳聚糖进行修饰改性,利用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壳聚糖季铵盐的最优制备条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不同取代度的壳聚糖季铵盐制备的涂膜的机械性能;以壳聚糖季铵盐为原料,引入聚乙烯醇,纳米二氧化钛,丙三醇,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壳聚糖季铵盐复合膜,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以及接触角对壳聚糖季铵盐复合涂膜的结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壳聚糖季铵盐的最优制备条件为季铵盐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3:1,反应时长为12 h,反应温度为80 ℃。此外,当壳聚糖季铵盐含量为50%(以聚乙烯醇为标准),纳米二氧化钛含量为1%,丙三醇含量为0.8%时,壳聚糖季铵盐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取得最优值,分别为19.38 MPa和55.78%。相应的壳聚糖季铵盐复合膜(19.38 MPa)的拉伸强度较壳聚糖复合膜(18.64 MPa)也高,这说明壳聚糖季铵盐的改性有利于增加涂膜的机械性能,为后续研究壳聚糖改性膜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高效提取三七茎叶总皂苷,建立并优化了乙醇热回流提取三七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 以人参皂苷Rb3的提取率和纯度为指标,通过部分因子实验设计和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对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进行考察,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并进一步用c对四种不同提取方法所获三七皂苷的抗氧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0%、液料比10.7 ml/g、提取时间1 h和提取温度60 ℃,该提取方法所获皂苷的抗氧化效果高于其它提取方法。结论 该工艺流程在保证获得较高人参皂苷Rb3纯度和含量的基础上,具有经济、快速、高效的特点,为后续三七茎叶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得云南传统新平腌菜最佳发酵时间。方法:对不同发酵时间下新平腌菜进行感官评价和质构测定,并按国标法测定pH值和亚硝酸盐含量。结果:随着发酵进行,感官方面,新平腌菜色泽和质地得分逐渐上升,6 d后趋于平稳,香气和滋味得分先升高,7 d后开始下降;质构方面,菜柄的咀嚼性从发酵第7天开始趋于稳定;发酵7 d时pH值为4.67,之后下降并稳定在4.3左右;发酵20 h时出现亚硝峰,2 d后亚硝酸盐含量下降到1~3 mg/kg。结论:综合考虑感官、质构、pH值及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发酵7 d左右的新平腌菜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滇龙胆提取物及龙胆苦苷单体对脂多糖(LPS)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为其药理价值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采用体外THP-1细胞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模型,分别加入滇龙胆粗提物和龙胆苦苷单体处理后,检测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的mRNA水平和炎症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研究发现,与单独LPS刺激组相比,滇龙胆粗提物和龙胆苦苷单体均可以抑制巨噬细胞部分促炎因子mRNA表达;龙胆苦苷可以抑制IκBα蛋白降解和NF-κB p65、TBK1蛋白磷酸化.滇龙胆、龙胆苦苷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其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作为一种能催化邻苯二酚氧化成邻苯二醌的金属蛋白酶,是许多蔬菜发生酶促褐变的重要原因。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以不同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苯酚、邻苯三酚)为底物,在生菜PPO作用下的产物在420 nm处的吸光度变化以及温度、pH值对生菜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菜PPO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6,该酶催化邻苯二酚的酶促反应速度最快。同时选择硫掺杂的碳点(S doped carbon,S-CDs)、铜掺杂的碳点(Cu doped carbon,Cu-CDs)、溴掺杂的碳点(Br doped carbon,Br-CDs)为研究对象,以常用的柠檬酸、抗坏血酸、半胱氨酸作对比,探讨碳点作为一种新型PPO抑制剂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S-CDs表面所带的还原性基团及S原子的还原性对S-CDs的抑制效果有很大帮助,这明显区别于其它CDs和常规抑制剂。抑制剂对该酶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S-CDs>抗坏血酸>柠檬酸>Cu-CDs,故可将碳点用作生菜酶促褐变的抑制剂。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不同加工年份(一年、两年及三年)的诺邓火腿为对象,分析其理化特性变化及内在联系。结果表明,肉香、腌制味和油脂香是诺邓火腿的特征香气,两年诺邓火腿肉香得分最高,腌制味逐年上升,不同加工年份诺邓火腿油脂香差异不显著。随着加工时间延长,盐分含量、pH值、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value,TBA值)、亚硝酸盐含量、硬度、咀嚼性、剪切力呈升高趋势(P<0.05),而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弹性、内聚性和回复性呈下降趋势(P<0.05)。L*值和b*值随加工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0.05),而a*值逐渐升高(P<0.05)。水分含量与pH值、盐分含量、亚硝酸盐含量、a*值、硬度、咀嚼性、剪切力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水分活度、弹性、回复性和内聚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8.
姚森  刘鸿高  李涛  李杰庆  王元忠 《食品科学》2018,39(20):302-307
采集5?种共272?份牛肝菌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结合多光谱信息融合策略,建立牛肝菌种类快速鉴别的方法。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MSC)及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2D)等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优化,比较优化处理对区分不同种类牛肝菌影响;利用优化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及融合数据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判别模型。结果显示:1)经过2D和MSC预处理后,不同种类牛肝菌的PLS-DA鉴别效果优于未优化模型,表明2D+MSC预处理优化了光谱信息并提高了分类准确度;2)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低级融合和中级融合数据分别建立PLS-DA模型,预测正确率为86.87%、66.67%、78.89%和95.56%;建立SVM判别模型,预测正确率分别为88.89%、74.44%、91.11%和100.00%,表明中级融合技术对不同种类牛肝菌鉴别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技术;3)中级融合技术在PLS-DA模型和SVM判别模型中对样品的预测正确率分别为95.56%和100.00%,表明SVM判别模型对牛肝菌种类区分效果优于PLS-DA模型。采用中级融合技术建立SVM判别模型,快速鉴别牛肝菌种类,为牛肝菌种类鉴别和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肉类及其制品是极易腐烂变质的食品,其保质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可食性膜由蛋白质、脂类、多糖组成,可作为天然活性物质的载体,为肉制品增加色香味以及各种功能性,既可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又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不同的肉类和肉类产品需要特定的包装条件,复合生物基薄膜在肉类保鲜领域具有广阔的潜力。本文论述了可食性膜制备方法及其在肉和肉制品中国内外的应用研究现状,以期为功能性可食膜在肉和肉制品保质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雪瑞  刘秀嶶  李宏  严静  田浩 《食品与机械》2023,39(6):195-200,240
目的:优化咖啡湿法加工工艺。方法:探究果胶酶添加量、温度及咖啡干燥方式对咖啡豆风味前体物质、滋味呈味物质含量的影响,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获得质量排序并开展挥发性物质分析。结果:不同果胶酶添加量、温度及晒干、烘干处理样品的蛋白质、粗脂肪、咖啡酸、咖啡因、绿原酸含量及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2%果胶酶+27℃+晒干处理组咖啡质量排序第一,其生豆中蛋白质含量为14.04%,粗脂肪含量为9.05%,熟豆中咖啡酸含量为1.05 mg/g,咖啡因含量为1.41%,绿原酸含量为13.89 mg/g,主要挥发性物质酯类、酸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0.87,7.62μg/g。结论:2%果胶酶+27℃+晒干处理得到的咖啡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