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5篇
  免费   98篇
综合类   52篇
化学工业   2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1425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株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枯枝、秸秆、土壤中分离出35株产纤维素酶菌株。以酶活值作为复筛标准,筛选出5株产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活力相对较高的菌株,分别为柱隔孢霉(Ramularia NS1)、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 NS2)、灰绿青霉(Penicillium glaucum NS3)、白腐菌(White-rot fungi NS4)和绿色木霉(T.viride Persex Fx NS5)。经?瓶发酵和酶活检测,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酶活)分别为297.97 IU/mL,300.11 IU/mL,154.83 IU/mL,146.68 IU/mL,308.14 IU/mL;滤纸酶活(FPA酶活)分别为6.56 IU/mL,5.63 IU/mL,4.29 IU/mL,9.63 IU/mL,8.02 IU/mL。其中绿色木霉(T.viride PersexFxNS5)在发酵条件:麸皮:CMC-Na(1:1)各6 g/L,硫酸铵4 g/L,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3 d,发酵液CMC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达到352.11 IU/mL和13.96 IU/mL,比初筛酶活分别提高14.26%和74.06%。  相似文献   
2.
荧光法研究3种黄酮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生理酸度条件下(pH=7.4)3种黄酮化合物白杨素、芹菜素和桑色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3种黄酮化合物均能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芹菜素)〉K(白杨素)〉K(桑色素),结合位点数近似等于1,白杨素与BSA之间以疏水作用为主,而芹菜素、桑色素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黄酮分子结构中羟基位置及个数影响其与BSA间的结合作用,C4'-OH对结合有促进作用,而C3-OH的取代则导致作用力减弱。由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3种黄酮化合物在蛋白质中的结合位置与212位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分别为2.44 nm(白杨素)、3.34 nm(芹菜素)和3.31 nm(桑色素)。  相似文献   
3.
茶渣中粗茶皂素的纯化及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B-8大孔树脂对超声波辅助醇提的粗茶皂素进行纯化,静态吸附实验表明:AB-8大孔树脂对茶皂素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达到99.59%和94.15%。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动态吸附参数,在此条件下纯化后,茶皂素的纯度可达85.56%。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茶皂素的还原能力强于Vc,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抑菌实验显示茶皂素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仅在较高浓度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从油茶粕中提取茶皂素的工艺参数。单因素实验最佳条件:乙醇体积分数为7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4。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子,以茶皂素提取得率作为响应值,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茶皂素最佳提取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为72%、提取时间为3.8 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4.5,提取得率预测值为14.54%,验证实测值为14.22%,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2.20%。  相似文献   
5.
以甘蔗糖蜜为原料,利用糖蜜中的糖类与辛烯基琥珀酸酐反应制备辛烯基琥珀酸糖酯,对其性质进行研究,并以辛烯基琥珀酸糖酯为主要活性成分复配手洗型餐具洗涤剂,对该餐具洗涤剂的性质和去污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糖酯稳定性良好,具有较好的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以辛烯基琥珀酸糖酯为主要成分制备的手洗型餐具洗涤剂具有适宜的黏度,良好的起泡性和去污力,符合国标中餐具洗涤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食物致敏原是引起食物过敏的元凶,多为蛋白质。抗原表位是在抗原分子中与抗体反应或被抗原受体识别,并引发机体免疫应答的特殊化学基团。从表位水平认识食物致敏原,能揭示食物过敏的物质基础,为解决食物过敏问题提供精准的靶标。本文基于表位结构和定位方法的不同,介绍了食物致敏原表位定位技术的发展,并进一步展望了致敏原表位信息对于改进食物过敏鉴定技术和低致敏食物加工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七种坚果仁中多酚、三萜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果因富含抗氧化等活性成分已成为备受推崇的休闲食品。该研究将核桃、巴旦木、银杏果、花生、葵花籽、野生和种植香榧仁进行对比,评价7种坚果仁的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坚果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 0. 05)。葵花籽仁和核桃仁中分别具有最高的总黄酮(35. 16 mg Qu E/g DM)和总酚含量(9. 69 mg GAE/g DM)(槲皮素,quercetin equivalent,Qu E;干原料,dry material,DM;没食子酸,gallic acid equivalent,GAE),(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equivalent,OAE),其次为种植香榧仁;种植香榧仁具有最高的总三萜含量(4. 37 mg OAE/g DM),其次为核桃仁。抗氧化实验表明,种植香榧仁提取物具有最高的DPPH·和ABTS+·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 08 mg E./m L和0. 07 mg E./m L(提取物,extract. E.),但核桃仁提取物的Fe3+还原能力最高,其槲皮素当量还原能力为115. 25 mg Qu E/g E.,种植香榧仁的还原能力次之。以上结果表明,种植香榧仁具有较高的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是优于巴旦木、银杏果、花生和葵花籽仁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  相似文献   
8.
许晓燕  彭珍  熊世进  肖沐岩  黄涛  熊涛 《食品科学》2022,43(16):209-216
从自然发酵泡菜中筛选到1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乳酸菌,经16S rDNA和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其为乳酸乳球菌乳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并命名为NCU036018。NCU036018发酵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对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蛋白酶K、α-糜蛋白酶敏感,而对胃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以及过氧化氢酶不敏感,在pH 2.0~10.0、温度50~100℃的范围内分别保留了70%和90%以上的抑菌活性。随后通过硫酸铵盐析、超滤、阳离子交换层析对发酵上清液抑菌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将得到的细菌素命名为乳球菌素036018,其分子质量在14.4~20 kDa之间,最小抑菌浓度为0.50 mg/mL。乳球菌素036018能有效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率,损坏细胞表面形态、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抑制甚至杀死细胞。将乳球菌素036018添加至牛奶中,发现其具有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效果,具有良好的食品防腐保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香菇和牛肝菌为主要原料生产一种味道鲜美、食用方便的即食食用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油菌比、油炸时间、油炸温度3个因素进行Box-Benhnken设计试验,并通过响应面法分析因素对响应值(感官评分)的影响,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从而确定了即食食用菌的生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即食食用菌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油炸食用油5℃棕榈油,油菌比6.3∶1,油炸时间5 min,油炸温度13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即食食用菌感官评分为87.56(n=3)。将制得的即食食用菌置于40℃下恒温加速贮藏90 d,在此期间,即食食用菌香气浓郁,无异味,口感适宜,其感官评分下降幅度小,油脂酸价及过氧化值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碱提醇沉法制备猴头菇 β-葡聚糖(Hericium erinaceus alkali-extracted polysaccharide,HEAEP),系统研究了不同条件(抗坏血酸浓度、金属离子、温度、pH值等)下抗坏血酸对HEAEP表观黏度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抗坏血酸对HEAEP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