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石蜡真空浸渍于膨胀蛭石中,以其共同作为内相,丙烯酰胺水溶液作为外相,制得水包油乳液,引发剂使外相聚合,得到形状稳定的复合相变储热颗粒。测试结果表明:乳化剂和膨胀蛭石分别为石蜡质量的6%和2%时,熔融焓数值为128.79 J/g,石蜡的包覆率为72.80%;复合颗粒的形状是表面规整的球体,颗粒大小均匀;经过100次循环后,熔融焓只降低2.18%;复合颗粒在470 ℃以下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膨胀蛭石与聚丙烯酰胺对石蜡的二次封装可有效提高复合体系防泄露能力,具有可靠的储能和温度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2.
面对新工科新要求以及化工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化工教学的实践中,根据化工教学实践及其知识体系,结合实践教学经验,通过实践教学模块与虚拟仿真的有机结合,探索构建适用于普通本科院校融合虚拟仿真体系的化工实践教学模式,有效缓解实践教学被弱化的问题,推动化工实践教学改革,为新工科建设注入新内涵。  相似文献   
3.
碳捕集纯化技术中吸收剂和吸收工艺的开发以及二氧化碳(CO2)的高效利用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CO2捕集吸收剂、吸收工艺、工业应用及生产市场方面进行了详细综述和分析,总结了我国当前CO2产业的发展情况和研究进展,探讨了CO2吸收剂研制、工艺开发以及CO2利用技术开发的发展方向,并对我国CO2市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由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烯丙基咪唑(AI)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合成了一种新型的AM/AA/AI水溶性三元共聚物。确立了最佳反应条件:AM∶AA=2∶1(wt%),单体AI的用量为0.1wt%(占单体总质量),引发剂用量0.45wt%,反应温度40℃;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认了AM/AA/AI三元共聚物结构。当NaCl,CaCl2浓度分别在12000 mg/L,1400 mg/L时,AM/AA/AI三元共聚物的粘度保留率分别约为41%,30%。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双功能催化剂上正庚烷的异构化机理,综述了负载杂多酸和金属的MCM-41、SiO2、USY、ZrO2、TUD-1、β沸石双功能催化剂上正庚烷异构化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正庚烷异构化中杂多酸-金属双功能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催化剂酸性、孔结构、杂多酸含量、金属含量、反应条件等。对杂多酸-金属双功能催化剂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预测了该类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化工原理讲授的是复杂的工程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难度大、理论与实践脱轨、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多样化教学、生活/工程实际和多维度评价等手段,探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进与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新疆干灰枣为试材,优化碱液去皮工艺,采用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铁还原力评价抗氧化活性,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MS)分析其代谢物的变化;以色泽、风味、质地、去皮率等为考察因素,结合去皮前后干灰枣的抗氧化活性和其功效成分变化,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去皮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组合为碱液浓度3%、去皮时间3 min、去皮温度79℃。在此工艺条件下,干灰枣去皮率达到99.99%,感官评分最高为80.50±0.50分;与去皮前相比,去皮后枣肉的总酚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铁还原能力均呈下降趋势(P<0.05);通过LC-MS/MS对干灰枣去皮前后的功效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968种代谢物,通过KEGG富集分析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和核苷酸类化合物是干灰枣去皮处理过程中损失的主要功能成分。本研究采用多种手段综合评价了红枣碱液去皮工艺,为新疆灰枣进一步精细加工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聚乙烯亚胺(PEI)通过浸渍处理玉米芯活性炭(AC)制备PEI改性AC(PEI-AC),并将PEI-AC用于吸附工业废水中的甲醛。采用单因素静态实验对影响吸附的4个主要因素(吸附剂投加量、pH值、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进行分析,并结合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特征以及SEM、FT-IR和XRD等特性表征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当PEI-AC的投加量为0.3 g、pH 2、初始浓度为10 mol/L且吸附时间为2 h时,PEI-AC对甲醛的吸附量为5.92 mg/g,吸附率高达89.2%,而在相同条件下未改性AC对甲醛的吸附率仅为42.2%。因此,PEI改性可以极大地提高AC对甲醛的吸附能力。利用准一级、准二级及内扩散动力学模型对PEI-AC吸附甲醛的过程进行拟合,结果发现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一步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等温吸附过程进行描述,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量为5.79 mg/g。  相似文献   
9.
本文宗旨阐述以复杂系统理论基础为指导,对《化学反应工程》学科研究的“对象、方法”进行讨论。研究对象的确定从划定框架范围开始,在子一级或更小的界定范畴,明确要研究什么。研究方法是建立模型,把模型化思想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普遍化方法。以三种理想反应器特征分析建立物料衡算式的不同结果分析为例及教学效果,实践了如何培养学生构筑坚固理论基础,为学生厚积薄发打好基础,把新工科建设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过度使用或滥用农药会导致其部分残留存于食物中, 从而威胁人类健康。因此, 在食品安全监管中, 对农药残留的快速灵敏检测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检测方法耗时久, 且大多针对单组分检测, 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一定限制。对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能够克服目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实现对农药残留快速、灵敏、多组分同时检测。本文综述了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最近进展, 详细介绍了基于抗体、适配体和分子印迹聚合物3种识别元件的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此外, 讨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和芯片技术在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旨在为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