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31篇
综合类   42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7篇
轻工业   4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克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磷酸二氢钠(HPMC/MSP)避光膜材延展性不足的问题,研究了不同分子量PEG对HPMC/MSP避光膜材的多尺度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塑剂仅影响了体系的自由水和氢键形成,并未影响其他官能团的振动,不同分子量PEG对体系自由水和氢键的影响作用不同。加入PEG后体系结晶度有一定变化,含有PEG1500和PEG4000的体系结晶度增加程度较大。PEG使体系大尺度分形结构的致密性降低,其中PEG4000、PEG6000和PEG8000使体系降低的程度较大。PEG800、PEG1500和PEG2000使膜材断面形貌变得相对光滑,PEG6000和PEG8000使膜材断面形貌相对平整。PEG的加入对膜材白度影响不大,其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程度随PEG分子量的降低而增加。PEG使膜材拉伸强度和模量变化不大,断裂伸长率随PEG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要与其与体系的相容性越来越好有关。  相似文献   
2.
芡实主产于江苏、山东、湖南、湖北、安徽等省区,其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等,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具有养血安神、益肾固精、去湿健脾、止泻止带等功效,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目前,芡实以原料销售为主,产品单一,附加值低,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保健机理,提高保鲜、加工技术水平,开发深加工产品。  相似文献   
3.
选桑叶为原料,以膜通量、膜通量衰减指数、DNJ透过率和杂质去除率为指标,探究三种超滤膜UF1、UF2和UF3对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分离效果以及两种纳滤膜NF1和NF2对DNJ的浓缩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超滤膜中UF2最适于DNJ的分离,UF2-UF3联合处理(即UF3*)的效果更佳,且两者的最优操作压力分别为0.8MPa和1.5MPa.与NF1相比,NF2蚋滤膜对DNJ的浓缩效果显著,浓缩倍数可以达到10.1,对DNJ的截留率为81.94%,DNJ纯度为4.65%.  相似文献   
4.
玉米作为主食材料其淀粉呈多角形,蛋白质中缺少醇溶谷蛋白,不能形成粘弹性面团,限制了其应用,产品形式较少,口感较粗糙。对玉米粉进行改性处理,使其具有与小麦粉类似的加工性质,从而开发更多的产品,充分利用玉米的营养,扩大玉米粉的应用范围,改善产品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5.
废水鱼汁微波水解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采用微波对废水鱼汁中蛋白质进行酸水解的研究,对废水鱼汁中蛋白质水解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废水鱼汁浓缩物蛋白质含量为12%~15%时,用2mol/L硫酸在微波条件下水解,水解时微波强度为35~400W;水解时间为25~30min,从废水鱼汁中可获得水解度75%以上的氨基酸产品.  相似文献   
6.
红茶菌(Kombucha)是一种以糖茶水为主要发酵基质,经酵母、醋酸菌和乳酸菌组成的共生菌群代谢所形成的天然保健饮料,因其抗氧化、降血糖、抑菌等生理活性而深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和消费者喜爱。现有研究结果表明,红茶菌的感官品质和功能性组分差异与红茶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本综述总结了红茶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发酵机理、红茶菌中促进特征风味和益生物质生成和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功能性微生物,以及当前红茶菌研究的局限性,以期为更好地挖掘和探索我国特色红茶菌微生物资源对产品风味和益生功能的作用,并为我国红茶菌高价值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主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加入柠檬酸钠(SC)可制备成避光膜,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种类的乳化剂包埋油溶性茶多酚(LTP)加入到HPMC基避光膜中制备出HPMC基抗氧化避光膜。运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 FT-IR),广角X射线衍射(XRD),小角X射线散射(SAX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过氧化值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复合膜内的分子相互作用,结晶结构,分形结构,形貌结构和抗氧化性能。研究表明,不同的乳化剂种类使得膜材断面结构发生变化,断面孔洞的数量,大小与形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影响到HPMC复合膜材内有关CH、—CH 2—及—CH 3官能团的振动收缩;并且能够使得复合膜内HPMC分子链的碰撞和重组从而影响结晶结构的组成和结晶度大小;同时对于体系内油溶性茶多酚的释放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确定了AB-8型树脂分离纯化芦笋下脚料中黄酮类物质的条件为:吸附流速2mL/min,洗脱流速1.5mL/min;吸附原液pH6,洗脱剂为体积分数大于70%乙醇溶液,洗脱剂用量为200mL。纯化后的黄酮类物质经颜色反应和紫外光谱鉴定,主要为黄酮醇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ZnSO4以及一定浓度的ZnSO4配合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对麦芽富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麦度达到4 1 8%时用15 0mg/L的ZnSO4处理效果最好,麦芽有机锌含量是对照的2 0 3倍;当ZnSO4浓度为10 0mg/L ,赤霉素浓度为0 10mg/L时,对富锌作用促进最大,是对照的2 35倍。文中还对麦芽的富锌速度和有机锌在麦芽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芽36h麦芽转化的有机锌量最多,达到36 0 0μg/ (g·d) ;蛋白质和多糖中有机锌的比例分别占总锌的6 6 %和2 3%。实验为富锌麦芽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探讨引起发酵豆乳异味的主要风味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分析技术,结合感官评价对不同牛乳含量的发酵豆乳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不同基质发酵乳共检测出44种风味成分,其中有19种共有风味成分。随着基质牛乳添加量的增加,发酵豆乳的可接受性亦逐渐提高,且发酵豆乳中醇、醛和呋喃类化合物呈下降趋势,表明发酵豆乳的异味可能主要来自于醇、醛和呋喃类。同时对随着基质牛乳添加量增加而下降的21种风味物质,结合呈味特征、阈值、相对含量以及变化趋势,并与发酵豆乳感官评价进行分析比较,对发酵豆乳异味贡献较大的成分主要为1-辛烯-3-醇、正己醇、2-庚烯醛和2,4-癸二烯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