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轻工业   2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现有检测技术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分析6种高盐剁辣椒坯的理化和气味滋味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样品中氯化钠质量分数16%~29%,其脆度和亚硝酸盐的差异可能与样品原料产地和保存时间有关。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并结合电子鼻进行气味分析表明,6种高盐辣椒坯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数量均在20种以上,以酯类和醇类数量居多,初步判定酯类和醇类物质是高盐辣椒坯挥发性成分的主要组分。利用电子舌比较其差异,得出高盐辣椒坯的风味主要表现在涩味、苦味、鲜味和丰富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原花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国内外以花生衣原花色素为代表的原花色素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包括原花色素的结构、提取、纯化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乳源短乳杆菌M8 S- 层蛋白的提纯及其生物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来观察凝胶过滤层析法提纯短乳杆菌M8菌株的S-层蛋白的表面形貌,同时探讨S-层蛋白的再生特性及黏附特性。结果表明:凝胶过滤层析法能够获得纯度较高的S-层蛋白;该蛋白在纯水中可自我组装成纳米级“团簇”结构;去除S-层蛋白的菌体细胞仍然具有生命活性,适当培养后可重新表达该蛋白;短乳杆菌M8可黏附到Caco-2细胞上,其S-层蛋白介导此过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同时提高黑花生衣原花色素和花色苷的得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试验对黑花生衣原花色素和花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固定pH值为3、提取时间120 min,选取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设计响应面试验,考察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原花色素和花色苷得率的影响。获得最佳提取参数为:液料比52∶1(mL∶g)、乙醇体积分数48%、提取温度44 ℃。此条件下黑花生衣中原花色素和花色苷的提取率分别为13.769 mg/100 mg、0.660 mg/100 mg。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以实现对不同品牌燕麦的快速无损鉴别。方法 通过对不同品牌燕麦样品近红外光谱进行采集, 结合单一以及组合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干扰, 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稳健的鉴别模型。结果 光谱预处理有效消除了变动背景以及基线漂移干扰, 最佳预处理方法为二阶导数, 可以实现进口、国产、劣质燕麦之间的完全鉴别。结论 通过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图进行处理, 可以提取光谱图中有用信息, 消除样品自身不均等因素对光谱的影响, 提高不同品牌燕麦鉴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建立一种检测新型瘦肉精多残留胶体金检测卡的方法,能对大量样品进行定量检测。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标记新型瘦肉精多克隆抗体并喷于玻璃纤维上,新型瘦肉精偶联OVA抗原和羊抗鼠Ig G分别结合于硝酸纤维膜上,依次将样品垫、胶体金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组装切割成新型瘦肉精多残留胶体金检测卡。通过灵敏度、假阳性、假阴性试验测试,梯度浓度显色结果表明,该检测卡的灵敏度分别为克伦特罗3 ng/m L、莱克多巴胺5 ng/m L、沙丁胺醇3 ng/m L、西马特罗5 ng/m L、班布特罗5 ng/m L、妥布特罗5 ng/m L、特布他林8 ng/m L、氯丙那林5 ng/m L、马布特罗5 ng/m L、溴布特罗8 ng/m L,检测时间为3 min,检测滴加的最优尿液量为70~90μ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为100,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联检技术能实现现场快速检测,提高检测速度和准确性、降低检测成本,可作为生产过程监管和大批量样本的筛选。  相似文献   
7.
罗倩  鲁迨  黄晨涛  石星波 《食品科学》2022,43(8):303-309
建立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吸附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s)比色传感方法特异性检测组胺的方法。利用组胺的双重作用,1)能与其适配体特异性识别,暴露AuNPs表面;2)多余组胺中的咪唑环结构能取代AuNPs表面的柠檬酸根离子,破坏AuNPs间的相互静电作用,导致聚集现象,进而引起从红到蓝的颜色变化,从而实现组胺的定量检测。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度计考察AuNPs的吸光度变化,得出比色方法的检测限为8.89 nmol/L,线性范围为50 nmol/L~1.2 μmol/L(R2=0.999)。同时,利用手机成像样品,并利用Image J软件分析各样品的红(R)、绿(G)、蓝(B)各通道的值,选用G/R作为检测信号,得出RGB方法的检测限为24.91 nmol/L,线性范围为150 nmol/L~1.0 μmol/L(R2=0.997)。此外,该方法对组胺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两种信号输出方式在水样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82%~102.27%、98.96%~102.89%;在鱼肉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9.77%~108.92%、88.96%~109.82%。本方法简单、快速、便携,尤其RGB方法无需借助精密仪器,即能实现现场即时分析样品的需求,以期该方法能推广于高灵敏监测动物源性食品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8.
葡萄花色苷的合成及稳定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花色苷是一种优良的天然色素,但其性质不稳定,易降解,因而阻碍其广泛应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总结了花色苷的合成途径,综述了光和热、pH值、氧化剂及过氧化剂、金属离子、酶、糖、SO2、亲核试剂及抗坏血酸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和降解机制,并对提高花色苷稳定性的4种手段即分子内辅色、分子间辅色、化学改性和生物工程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芥菜经发酵后通过乳酸菌等微生物进行发酵制成发酵芥菜,其不仅保留了芥菜原有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氨基酸以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而且还含有乳酸菌等功能性微生物,其鲜香嫩脆、清爽可口、解腻开胃的品质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消费者。但芥菜加工过程往往不科学、不规范,存在各种问题,使得利用传统方式制作的发酵芥菜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文章综合论述了发酵芥菜的概况、制作方法、发酵机理和发酵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并展望了发酵芥菜的发展趋势,对优化发酵芥菜的工艺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长沙臭豆腐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检测臭豆腐油炸前后的挥发性 风味成分,研究油炸对臭豆腐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炸前的臭豆腐中共鉴定出37种挥发性物质,主要由醛类、醇类、 烷类、含硫化合物和呋喃类组成;油炸后的臭豆腐中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物质,除上述物质外,还含有苯类、酮类和酸酐类等物质,而 醇类物质较少。与油炸前的臭豆腐相比,油炸后的臭豆腐中醇类、烯类、烷类的相对含量呈递减趋势,酮类、醛类、苯类、其他杂环类化 合物的相对含量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