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依据GB 4789.4—2016对从长沙市生鲜市场随机采集的生鲜猪肉、鸡肉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有20份生鲜猪肉样品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率为83.3%;有20份生鲜鸡肉样品检出沙门氏菌,检出率为74.1%;总检出率为78.4%。通过对其中40株沙门氏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与分子溯源研究,结果表明:20株猪源性沙门氏菌与20株鸡源性沙门氏菌按分子溯源分析可分为5个明显不同的聚类,清晰反映了沙门氏菌的污染源分布及交叉污染情况,实现了精准溯源;其中发现了15个致病基因,从基因层面阐明了沙门氏菌可能存在的致病基因与致病机制,提示了沙门氏菌潜在的致病风险;试验发现了15个耐药基因,从基因层面阐明了沙门氏菌可能存在的耐药基因与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2.
杜仲活性成分丰富,主要含有黄酮类、苯丙素类、环烯醚萜类、多糖类、多酚类、苯丙素类、木脂素类等,且杜仲药理作用突出,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文章对近年来研究发现的杜仲中活性成分进行梳理,并对其保健功效及杜仲在食品中的开发利用状况进行综述,展开讨论,以期为杜仲的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常见红葡萄为原料,为控制自酿葡萄酒中甲醇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对自酿葡萄酒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选择木质发酵容器,酒曲添加量1.0%,发酵温度24 ℃,发酵时间19 d,陈酿温度20 ℃,陈酿时间81 d为最佳酿造参数。在该酿造工艺条件下,研制所得自酿葡萄酒甲醇含量最低(281 mg/L),其他各项产品质量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自由基清除、还原力以及抗油脂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测定,以清除率和抑制率为评价指标,探讨了不同浓度的杜仲叶茶和蓝锭果提取液体外抗氧化的效果,并以维生素C为对照实验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杜仲叶茶和蓝锭果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抗脂质氧化抑制率均逐步提高。杜仲叶茶的还原能力明显优于蓝锭果提取物和维生素C。2种植物提取物及维生素C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普遍低于对其他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蓝锭果提取物在清除ABTS+自由基方面效果最优,当杜仲叶茶和蓝锭果提取物提取液浓度为0.2 mg/mL时,其抗油脂氧化能力均弱于维生素C。该研究可为杜仲和蓝锭果的功能性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并与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 根据非洲猪瘟病毒保守基因VP72和K205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 探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反应条件和方法的特异性、线性、灵敏性和重复性, 及其与微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灵敏度差异。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非洲猪瘟病毒核酸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出限达到0.1 fg/反应, 在0.1~500.0 fg/反应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重复性变异系数均低于1%, 不与猪瘟病毒、猪蓝耳病毒发生交叉反应。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适用于猪肉及其制品中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相色谱法对以杜仲雄花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杜仲雄花茶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分析杀青温度、杀青时间、揉捻时间等加工工艺参数对桃叶珊瑚苷和京尼平苷酸总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 Box-Behnken 实验设计。结果表明,当杀青温度250℃,杀青时间2min,揉捻时间2min时,桃叶珊瑚苷和京尼平苷酸的含量达到了8.99 mg/g。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杜仲雄花茶工艺合理可行,该研究可为杜仲的功能性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肉类中11种鼠药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QuEChERs萃取盐包净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肉类中11种鼠药残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乙酸铵水溶液,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及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标准溶液在0.2~100.0 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方法定量限为0.1 μg/kg,回收率为60.2%~119.3%,相对标准偏差<20%。结论:该方法适用于肉及肉制品中鼠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9.
3种不同类型黄酒抗氧化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3种不同类型黄酒的抗氧化作用。方法测定了3种不同类型黄酒中总酚含量,采用二苯苦味酰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及羟自由基抑制法对3种不同类型黄酒的清除自由基活性进行比较。结果传统型、清爽型和特型黄酒中总酚含量分别为254、185、205mg/L。传统型黄酒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3.2%、63.8%和58.6%,清爽型对上述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8.9%、25.8%和22.7%,特型黄酒对这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5.9%、35.9%和34.7%。传统型、清爽型和特型黄酒对羟自由基的抑制率分别是38.6%、18.2%和24.1%。结论 3种不同类型黄酒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中,传统型黄酒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各类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污染状况,把控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方法:实验室靶向性采集610份可能含有丙烯酰胺的食品样品,涉及糕点、饼干、薯类食品、膨化食品等8类食品,依据GB 5009.20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进行检验。结果:有73个样品检出丙烯酰胺,检出率达12.0%,其中薯类食品、饼干、糕点等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丙烯酰胺污染,而马铃薯片中丙烯酰胺污染情况较为明显,检出率达47.5%,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为1 315 μg/kg,具有较为突出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结论:食品生产企业应控制丙烯酰胺的来源,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风险监测与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