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45篇
轻工业   3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名点》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对示范、实训教学的程序设计和教学方法设计完成教学的整体设计,通过对教学平台的利用、示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控制、实训教学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控制等来完成教学的质量控制。本研究对于提高《江苏名点》的教学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红烧肉烹饪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对扬州家常红烧肉的烹制过程中的色拉油、酱油、黄酒和白砂糖的基本配比以及加水量、焖焙温度、焖焙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家常红烧肉最佳配比为:五花肉1000g:盐6g:葱20g:姜20g:色拉油100g:老抽王40g:黄酒100g:白砂糖40g;其烹制过程为:将1000g五花肉煸炒出油,加水300g大火烧开后,选用锅底温度100℃焖焙60min,最后大火收汁,这样烹制的红烧肉综合感官评价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3.
兔肉香肠中乳酸菌分离与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自然发酵兔肉香肠中分离得到3株乳酸菌L26、L34和L106经鉴定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清酒乳杆菌(L.sake)和果糖乳杆菌(L加”蜘淞)。对其发酵特性的研究表明:3株茵均有良好的产酸能力、耐盐能力、耐亚硝酸盐能力和抑菌性能,相互之间无拮抗作用,可作为发酵兔肉用混合发酵剂。  相似文献   
4.
把握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食品安全源的角度对食品安全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明确餐饮食品生产及消费过程中各关键环节安全控制的标准,构建餐饮食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完善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现餐饮食品安全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5.
古汉字是今人追溯和研究中国饮食文化源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经典。从“果”、“蓏”、“实”、“隹”、“有”、“将”诸字可知,先民开发利用食材的过程充满了理性思考;而从渔到猎的过渡,猎食水鸟是一个转折点。“熏”、“熟”、“庶”、“汤”诸字传递出先民对“熟”的理解和把握;而饮食生活实践最终上升为一种哲学思辨,充分体现了中国烹饪工艺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伟大智慧。  相似文献   
6.
传统饮食文化资源是区域文化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地区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的具体体现。将传统饮食文化资源解构为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老字号两个部分,分析长三角地区传统文化资源的赋存及空间关联情况。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传统饮食文化资源的赋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点,文化资源在类型上存在诸多共性之处,体现了吴越文化的特点。文化资源的相互关联呈现出地区和类型两方面的差异,需要构建不同的传统饮食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协同开发的路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物发酵法对河蚬进行去腥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酵母用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去腥效果的影响,再运用响应曲面试验设计进行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发酵去腥工艺条件。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以lOOg河蚬计,酵母2g、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2h。  相似文献   
8.
赖氨酸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参与能量代谢、促进矿物质吸收和骨骼生长、增强免疫功能、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减轻焦虑等功能,综述与赖氨酸生理功能有关的研究进展表明:赖氨酸不仅可作为营养强化剂促进身体健康,而且可作为某些药物的替代品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粉质仪分析七种面粉的特性,选择出适合制作淮安茶馓的面粉品种。通过实验发现,茶馓配方中加水量、水温、加盐量、静置时间、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对茶馓品质的影响最大;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较好的水平,再进行正交试验和质构仪测定,得出茶馓最佳制作工艺:小麦粉lOOg,水60g,食盐2g,水温40℃,面团静置50min,油浸20h,油温180℃,油炸120s。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中国烹饪高等教育已走过30年的历程。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目前,扬州大学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烹饪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它的办学模式为国内烹饪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示范和支撑效应,可以说它是中国烹饪高等教育成长的缩影,引领了中国烹饪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