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工业   18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95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平均高潮线法提取了1986—2015年的海岸线,运用GIS技术分析了黄河三角洲东营段面积的淤蚀变化、海岸线迁移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淤蚀变化与入海水沙的关系。结果表明:1986—1997年黄河三角洲东营段处于持续蚀退状态,蚀退面积约为180 km~2;1997—2006年淤积后面积相对稳定,2006年面积和1986年相差不大;自2008年开始呈现轻微蚀退状态;蚀退速率和淤积速率最快的时段分别为2011—2013年和1997—1999年。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显著,黄河入海口段变化最为剧烈,海岸线方向和形态不断变化,向海延伸;东营港及邻近岸段区域面积基本稳定;刁口段、莱州湾岸段年间淤进和蚀退交替进行,总体上均处于蚀退状态。黄河三角洲东营段海岸线变化主要受黄河流路变化、入海水沙和海水侵蚀的影响,黄河调水调沙工程的长期实施对于近年来河口海岸线的变迁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Seafood poisoning outbreaks can be caused by marine biotoxins which are naturally produced by harmful algal blooms.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acute intoxications due to consumption of contaminated seafood a proper monitoring program must be in place. In recent decades several directives have been laid down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to regulate known toxins, reassess their regulatory limits and update their reference detection methods. However, a revision of the seafood organisms that can act as toxin vectors has not been carried out. The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based on physiological specificities of live bivalve mollusks. Although the prescribed controls in EC regulation 854/2004 apply to echinoderms, tunicates and marine gastropods, several difficulties are posed to a cost-effective monitoring program for these quite diverse and non-analogous groups of seafood organisms. Echinoderms, tunicates and marine gastropods are frequently secondary target species for toxins surveillance. In this study, the potential of non-bivalve organisms as toxin vectors and their threat for public health is evaluated based on their feeding behavior (i.e. filter-feeders, herbivores, predators), growth and metabolic rates, motile capacity and dynamics of toxin accumulation/elimination. A summary of previous reports on toxin accumulation and human incidents is presented to highlight the seafood species of higher risk to consumers, including crustaceans that are not listed in the EU directives for toxins monitoring and should be strongly considered as potent vectors of biotoxins to humans. Finally, the challenges in terms of sampling efforts and analytical determination for the regular surveillance of biotoxins in non-bivalve vecto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海藻化工中以氢氧化钙作为钙化剂的新型钙化工艺,使用氢氧化钙+氯化钙作为褐藻酸钠的钙化剂替代传统的单一氯化钙。确定的双钙钙化工艺条件:每升褐藻酸钠胶液(褐藻酸钠质量浓度为2.5 g/L),添加氯化钙溶液29.0 mL(质量分数为5%),添加氢氧化钙溶液13.75 mL(质量分数为5%),复合钙化剂中氯化钙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比为1.19∶1。与传统工艺相比,新型钙化工艺褐藻酸钠的产率未有明显变化,得到的褐藻酸钠粘度稍有降低,粘度由275.1 mPa·s降低至241.3 mPa·s;氯化钙使用量降低40%以上,总钙添加量减少19%。双钙钙化工艺实现了对钙化废水的再利用,废水中钙质量浓度经处理由483 mg/L降到20 mg/L左右,电导率由6.84 mS/cm降至4.28 mS/cm;经脱钙处理的钙化废水回用后对产品褐藻酸钠的产率和粘度没有显著影响。新工艺操作简单,不仅有效减少了钙化废水中离子的引入,同时可以实现低成本地脱钙,脱钙后的废水可以作为冲稀水回收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为海藻化工行业的减排提供了一条新的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4.
5.
以不同加工方式(直接干燥、漂烫、漂烫-盐渍-水洗)的海带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技术测定砷的形态和含量。结果表明,直接干燥海带和漂烫后海带总砷含量分别为47.23 mg/kg和42.91 mg/kg(以干重计),无显著差异(P>0.05);漂烫-盐渍-水洗后的海带总砷含量为25.62 mg/kg(以干重计),与直接干燥海带和漂烫后海带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海带中总砷含量经漂烫-盐渍-水洗后逐步减少,尤以盐渍水洗过程减少最明显。海带中砷的主要形态为有机态,分别是砷胆碱、砷甜菜碱、二甲基砷和3种疑似砷糖的物质,其中砷糖质量分数最高(w>95%),无机砷质量分数最低(w<1%)。  相似文献   
6.
鳕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功能特性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淇  李慧  赵玲  柳倩  曹荣  李亚 《食品工业科技》2012,(1):135-137,140
以鳕鱼皮胶原蛋白肽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吸水性、保水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并且进行了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具有较好的吸水性、保水性、吸油性和起泡性,具有一定的乳化性和较弱的泡沫稳定性。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效果,且清除率与样品溶液的浓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浓度为30mg/mL时,胶原蛋白肽对DPPH·、·OH和O2-·的抑制率分别可达到73.84%、85.76%、64.09%。分级后,分子量1ku以下的胶原蛋白肽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最强,30mg/mL时清除率达到84%和90.97%;分子量5ku以上的胶原蛋白肽对O2-·清除能力最强,30mg/mL时清除率达到74.02%。  相似文献   
7.
干海参外源性总糖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市场中掺糖干海参(糖干海参)的检测方法。对提取出的外源性总糖进行测定,从而判定干海参在加工过程中是否添加了糖类物质。比较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提取条件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的干海参总糖提取条件为:称取1g样品,加入50mL 80%的乙醇溶液,40℃水浴振荡提取1h。利用苯酚-硫酸法进行测定。该外源性总糖的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0~80mg/L;测试液在1h以内稳定性良好;方法精密度满足实验需求,相对标准偏差在2%以内;以淡干和盐干海参为本底,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2.97%~98.6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38%~3.45%。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稳定性好且准确度高,可保留参体结构性多糖。应用于市售样品进行测定,可以有效甄别出掺糖干海参。  相似文献   
8.
为鉴定恩诺沙星给药后其在海参(Stichopus japonicas)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取药浴后均质的海参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浓缩、正己烷净化后,利用液相色谱-四级杆/线性离子阱复合质谱法进行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多反应选择监测结合实时触发增强子离子模式(MRM-IDA-EPI)扫描,分析恩诺沙星在海参体内的代谢产物。实验结果表明,给药6 h后海参体内共鉴定出10种恩诺沙星代谢产物,包括恩诺沙星异构化产物(M3)、脱乙基产物环丙沙星(M1)及其异构体(M2)、加氢还原产物及其异构体(M4、M5和M6)、羟基化恩诺沙星及其异构体(M7和M8)和加氧恩诺沙星及其异构体(M9和M10)。恩诺沙星在海参体内的代谢产物M2~M5以峰面积计,均高于环丙沙星(M1)。研究发现恩诺沙星在海参体内主要发生脱乙基反应和加氢还原反应,其主要代谢产物为M2和M4。  相似文献   
9.
通过纯化PbTX-2单克隆抗体,以琼脂糖凝胶(sepharose 4B)为载体制备神经性贝类毒素(NSP)免疫亲和柱,并建立NSP的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以含80%甲醇水溶液提取,PBS缓冲液稀释,经过NSP免疫亲和柱净化和富集后进行LCMS/MS测试分析。同时对上样液、淋洗液、洗脱液等亲和柱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NSP免疫亲和柱对贝类样品有很好的净化作用,降低了贝类基质中脂肪、蛋白质、色素、分泌黏液等杂质干扰,提高了样品回收率。在40~800μg/kg范围内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2.95%~112.95%,相对标准偏差为1.27%~2.94%。该NSP免疫亲和柱净化效果强、灵敏度高且受基质干扰小,适用于贝类中神经性贝类毒素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