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0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食品科技》2012,(7):I0005-I0010
糖胺聚糖肝素作为抗凝剂应用于临床已有超过50年的历史。天然肝素中决定抗凝活性的序列结构也已经被完全阐明。然而,作为一个复杂多糖,肝素还有一系列与抗凝作用无关的性质。近期研究越来越了解肝素发挥各种功能所需的特殊结构,从而有可能以肝素为模板进行“裁剪”,产生特殊序列结构并分离其特定治疗活性。本研究探讨了针对包括癌症和各种炎症等多种疾病的新型药物治疗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4):406-410
抗凝药物的长期应用已被发现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维生素K拮抗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间接凝血酶抑制剂均是临床抗凝治疗的常用药物。大量临床研究报道了抗凝药物所致骨量减少,严重时可并发骨质疏松性骨折。这些药物可通过不同的药理机制干扰骨转换,使骨丢失大于新骨形成。其中,新型口服抗凝药、低分子肝素和磺达肝癸钠对骨转换影响较小,显示了更好的安全性。本文主要讨论临床常见抗凝制剂致骨质疏松风险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2)
抗凝治疗中,临床医生常会遇到一些无法从各种抗凝指南或共识中直接获解的问题,包括传统抗凝药物和新型抗凝药物的适用范围、不同抗凝阶段和特殊情况下的抗凝药物选择、抗凝疗程的确定和并发症的防治,需要医生根据所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并通过查阅文献给出个体化的解决方案。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4.
针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提出的术前评估,针对高危人群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术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正确进行有效的早期锻炼,并配合抗凝药物的治疗,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深经脉血栓的形成,大大提高了手术后的预后疗效。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2)
<正>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华法林一直是口服抗凝药物的代表和支柱,广泛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心房纤颤、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等领域,是口服抗凝药物中的"霸主"。据统计,每100个英国人,至少有1人长期使用华法林~[1],而在老年患者中比例更高。但随着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出现,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和方便的治疗,华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多糖是目前极具开发价值的天然保健食品和药品新资源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木耳多糖在抗凝血活性和提取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黑木耳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岩藻聚糖硫酸酯是一种硫酸化多糖,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得到广泛的研究,有研究表明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生物活性与其硫酸基团含量与位置息息相关。因此,对岩藻聚糖硫酸酯进行硫酸化修饰将有利于提高其生物活性。简述了硫酸基团对岩藻聚糖硫酸酯活性的影响以及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硫酸化方法,介绍了硫酸化修饰后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生物活性的变化,以期为岩藻聚糖硫酸酯硫酸化修饰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概括凝血、抗凝和溶栓的作用途径.凝血反应是由15种凝血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抗凝体系为抗凝血酶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纤溶体系是由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纤溶酶原生成纤溶酶,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此外,抑制血小板凝集也可实现抗凝功效.着重阐述食源性和非食源性抗凝溶栓肽类代表物质(水蛭素与乳中抗凝肽等).通过对现有动植物蛋白中抗凝溶栓活性物质的研究趋势的分析发现其安全性问题急需解决,展望今后抗凝、溶栓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前景即以食源性物质为来源进行成分提取.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对动物血液的认识不断深入及综合利用技术的提升,我国动物血液的综合利用加工量也在不断增加。而抗凝剂在保证动物血液原料品质、实现合理利用过程有着不可替代的的作用。血液抗凝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抗凝剂在其应用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水、添加比例、pH值和微生物等。在工业化生产中,之前的抗凝剂已不能满足要求,人们对抗凝剂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抗凝剂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廉价、高效、多效和低灰分。  相似文献   
10.
纳豆激酶的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具有强纤溶性纳豆激酶的安全性,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及最大耐受剂量评价其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纳豆激酶小鼠半致死剂量LD50(尾静脉注射)为172.6kU/kg·bw,小鼠最大耐受剂量MTD为400 ku/kg,口服安全性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