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7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8篇
化学工业   93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7篇
矿业工程   3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篇
冶金工业   88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60辅助下ZnNiS光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光催化剂掺杂ZnS中加入球笼化合物富勒烯C60,提高了光催化水分解的效率.并采用气相色谱法跟踪反应,发现氢气释放量是未加C60时的4倍多.同时,对该催化反应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锌精矿沸腾焙烧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锌精矿沸腾焙烧的首要任务是提供合格的半成品供生产金属锌及其化合物用。沸腾炉一般为圆形,但也有长方形,炉腹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焙烧质量及正常生产。焙烧工艺分氧化焙烧和酸化焙烧。中温氧化焙烧的温度控制在1080~1120℃,焙砂用于竖罐炼锌;高温氧化焙烧的温度控制在1140~1200℃,焙砂用于直接法氧化锌的生产。酸化焙烧温度一般为900~950℃,关键是减少铁酸锌、硅酸锌的形成,确保电解锌的浸出和过滤。沸腾炉进料常用皮带或圆盘加料机。焙砂冷却主要有三种方式:外淋式或浸没式冷却圆筒、沸腾冷却或高效冷却转筒。烟气冷却有夹套冷却或余热锅炉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ZnS掺杂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现阶段国内外在ZnS及ZnS基材料掺杂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概述性介绍,综述了纳米级ZnS发光材料掺杂改性的基本机理,主要的掺杂技术、方法,并对多种掺杂元素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硫化锌纳米粒子的微乳液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微乳液制备纳米粒子的基本原理。对影响微乳液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如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用量等进行了研究,以表面活性剂TWEEN80和SPAN80作乳化剂,通过调整其比例控制乳化剂的HLB值,制备了乳化剂浓度为0.3mol/L、水/乳化剂比为6:1的W/O型庚烷/ST80/水微乳液体系。在此微乳液中制备了ZnS纳米粒子,采用TEM和XRD对超细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表明得到的样品为β型立方晶系ZnS粒子、粒子粒径10-30nm。  相似文献   
5.
静压下ZnS:Te中Te等电子陷阱的发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4块ZnS:Te薄膜样品(Te组分从0.5%到3.1%)的光致发光谱在常压下的温度特性.对于Te组分较小的2块样品观察到2个发光峰,分别来自Te1和Te2等电子陷阱;而对Te组分较大的2块样品则只观察到1个来自Te2等电子陷阱的发光.我们还研究了这些发光峰在低温1.5K下的流体静压压力行为.观察到与Te1有关的发光峰压力系数比ZnS带边的要大很多,而与Te2有关的发光峰压力系数则比带边小.根据Koster-Slater模型,价带态密度半宽随压力的增加是Te1中心有较大压力系数的主要原因,而Te1和Te2中心的不同压力行为则是由于压力对两者缺陷势增强的不同效果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文摘     
陈隆玉 《铀矿冶》2006,25(1):54-56
用聚合物选择性预浓集Th:BüyüktiryakjS·,et al.,Talanta,2005,67(3),640~645制备了一聚合物,用来从含UO22 、Ce3 和La3 溶液中选择性预富集Th(Ⅳ)离子。选用CN-异丁烯酰-(L)-谷氨酸(MAGA)作为配合母体。首先Th(Ⅳ)与MAGA配合,并借助悬浮聚合作用,合成带有Th(Ⅳ)的聚合珠;随后用8·0 mol/L HNO3溶液回收Th(Ⅳ)。每g珠的Th(Ⅳ)穿透容量为40·44 mg。珠体对UO22 、La3 、Ce3 的相对选择系数分别为68、97和116。带有Th(Ⅳ)的珠体能重复使用若干次,而其穿透容量不会明显减小。用APDC-AC从水溶液中预富集Cd(Ⅱ)等多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7.
着重介绍了硫化锌发光材料中微量杂质锌的测定方法-萃取光度法,采用打萨宗的四氯化碳溶液为螯合剂,以硫代硫酸盐为掩蔽剂,严格控制溶液的酸度。结果表明,萃取光度法能给出满意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电镜扫描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某440 t/h燃煤锅炉下层燃烧器附近水冷壁区域收集的腐蚀层进行详细表征,分析并讨论腐蚀产物的形成和痕量元素富集特点。结果表明:腐蚀内层主要含有FeS2、Fe2O3、PbS和ZnS,但Pb比Zn富集程度高;腐蚀外层以ZnS、PbS、GaS、Fe1-xS和Zn1.0Al1.04S2.13为主,还含有少量Ga、Se、Bi等元素,但Zn与Ga元素富集程度显著高于内层;腐蚀层中Pb、Zn、Ga、Se、Ge、As、Bi、Th、Sn、Sb等元素主要通过气化-冷凝和黏附的未燃尽碳颗粒释放析出的方式到达管壁,部分元素仍存在二次气化现象并扩散至腐蚀层深处,以进一步增大腐蚀裂纹尺度。基体铁的氧化和硫化反应同时发生并相互竞争,靠近基体侧腐蚀层先发生裂缝后逐渐开始破碎。黄铁矿向外转移中会释放气态硫并生成多种晶型的磁黄铁矿,这说明气态硫在腐蚀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此外,沉积层中微细颗粒和气态痕量元素可能会向基体侧移动与扩散渗透,增加腐蚀内部应力进而加剧腐蚀。  相似文献   
9.
丙烯酸夜光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聚丙烯酸树脂为主要成膜物,添加稀土硫化锌夜光颜料和铝酸铝锶铕夜光颜料制成夜光涂料。试验结果表明,所得聚丙烯酸稀土硫化锌夜光涂料和聚丙烯酸铝酸铝钝夜光涂料的施工性能好,耐水性和耐碱性佳,夜光性能好,余辉亮度强且余辉时间长,为优质的夜光涂料。  相似文献   
10.
巯基乙酸稳定的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非均相成核原理,在水溶液中制备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并研究合成工艺,包括前驱物的滴加方式和用量、CdSe核的水浴反应时间、CdSe与ZnS的摩尔比等因素对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测试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形貌和结构.用紫外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表征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ZnS壳层在CdSe核量子点表面外延生长,形成了核壳结构;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荧光性能明显高于单一的CdSe量子点;合成的工艺条件会显著影响CdSe/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