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3篇
  免费   881篇
  国内免费   462篇
电工技术   232篇
综合类   398篇
化学工业   518篇
金属工艺   6342篇
机械仪表   1394篇
建筑科学   159篇
矿业工程   155篇
能源动力   80篇
轻工业   255篇
水利工程   30篇
石油天然气   164篇
武器工业   195篇
无线电   78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89篇
冶金工业   2130篇
原子能技术   98篇
自动化技术   634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525篇
  2022年   500篇
  2021年   516篇
  2020年   477篇
  2019年   450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503篇
  2016年   433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785篇
  2013年   618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619篇
  2010年   655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664篇
  2007年   630篇
  2006年   605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568篇
  2003年   532篇
  2002年   493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255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热处理获得等轴组织、双态组织和魏氏组织的Ti6321合金,研究不同组织的Ti6321合金在动态压缩下的绝热剪切行为。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装置对帽形试样进行强迫剪切加载,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对其绝热剪切带和微观组织演化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Ti6321合金的绝热剪切敏感性与其组织密切相关,魏氏组织具有最高的绝热剪切敏感性,等轴组织与双态组织的绝热剪切敏感性接近。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双态组织的Ti6321合金初生α相含量降低,绝热剪切敏感性增大。冲击速度也会对Ti6321合金的绝热剪切行为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冲击速度提高,其绝热剪切敏感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α+β锻造、近β锻造、β锻造3种锻造工艺对Ti-1300合金棒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锻造工艺对Ti-1300合金显微组织影响较大。经α+β锻造后,Ti-1300合金棒材的初生α相为细小等轴状,近β锻造后多为短棒状,β锻造后为沿晶界分布的尺寸较大的块状α相。经不同工艺锻造的Ti-1300合金棒材热处理后,近β锻造和β锻造的抗拉强度明显高于α+β锻造,同时β锻造后棒材的断裂韧性最高,近β锻造次之。本实验条件下,经β锻造的Ti-1300合金棒材抗拉强度达到1390 MPa,断裂韧性超过70 MPa·m~(1/2),是最优的锻造工艺。  相似文献   
3.
4.
<正>1标准发布工作2014年,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冷标委")归口制定及修订的两项国标、8项行标(表1)已获批准发布。2标准报批工作冷标委于2013年三届四次会议审查通过了1项国标、10项行标,共计11项标准,目前已全部完成报批工作,待国标委、工信部批准发布(表2)。3标准立项工作冷标委的立项始终依据3方面原则:首先要符合国家政策和指导思想,具体体现为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Ti合金焊丝ER70S-G可浇性差,连浇炉数少的情况,研究了Ti_2O_3、Al_2O_3及TiN夹杂生成的热力学条件,结果表明,当钢中w[Ti]/w[Al] 4. 33时,一定会生成Ti_2O_3夹杂;控制钢中w[N]0. 005 5%时,可抑制较低过热度浇铸过程中TiN的生成,从而减少絮流现象出现。通过炼钢采用全程吹氩、精炼采用大渣量及全程微正压、连铸采用氩封保护等措施,减少了钢水的二次氧化,连浇炉数由开发之初的2炉提高至6~8炉,实现了优质、低成本生产。  相似文献   
6.
《工具技术》2015,(11):71-74
抛光工艺作为工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对工件表面质量影响很大。页轮抛光具有高速和自锐特点,能够抛光出高质量的工件表面,因此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本文从页轮抛光钛合金试验出发,研究了页轮粒度、页轮线速度和进给速度对表面变质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抛光变质层内均为残余压应力状态,最大压应力层约为200μm;表面出现了加工硬化现象,最大硬化程度和深度分别为14.7%和20μm;微观组织中没有产生明显的晶粒扭曲和细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6月8日,青海聚能钛业有限公司成功中标新型耐650℃以上高温钛合金材料研发项目,成为青海省首家承担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任务的企业。该项目被列为我国钛行业最具挑战性的科研课题之一,也是我国中高端装备领域关键基础材料工程的组成部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招国际招标有限公司面向全国公开招标。项目投资构成中由国家财政补助3 000万元,实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轧制变形量对WSTi544221合金棒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Φ10 mm规格的棒材进行不同制度的固溶+时效处理,对比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棒材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大,WSTi544221合金棒材的晶粒细化程度增大,强度逐渐提高,但塑性变化不大。经870℃×1 h/WC+520℃×6 h/AC固溶+时效处理后,强度与塑性可以获得良好匹配,当抗拉强度达到1 610 MPa、屈服强度达到1 531 MPa时,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可分别保持在12%和43%。  相似文献   
9.
面向激光增材制造钛合金表面的光整加工需求,设计出一种多磁极耦合旋转磁场光整加工装置来研究光整加工特性。基于ANSYS Maxwell仿真软件分析了光整加工装置的磁场强度分布。搭建了实验光整平台,分析了主轴转速、C轴转速和加工间隙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主轴转速500 r/min、C轴转速160 r/min和加工间隙0.7 mm的加工条件下,表面粗糙度Ra由5.991 μm下降至0793 μ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表明,光整后的钛合金表面沉积层消失,表面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
采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分离式霍普金森杆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Ti-20Zr-20Al钛合金在动态压缩条件下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断裂机制。结果表明,Ti-20Zr-20Al铸态合金由Zr基体相和TiAl/Ti3Al针状相组成; 随着应变率增加,合金的抗压强度增加,失效应变显著增加; Ti-20Zr-20Al合金的断裂机制为解理断裂; 随着应变率增加,试验压缩断裂后碎片总数增大,平均粒径减小。采用DID模型模拟的材料碎片尺度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Grady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