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22篇
  免费   1083篇
  国内免费   523篇
电工技术   704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158篇
化学工业   409篇
金属工艺   84篇
机械仪表   312篇
建筑科学   14858篇
矿业工程   371篇
能源动力   95篇
轻工业   652篇
水利工程   1237篇
石油天然气   119篇
武器工业   47篇
无线电   11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76篇
冶金工业   243篇
原子能技术   23篇
自动化技术   3123篇
  2024年   233篇
  2023年   825篇
  2022年   695篇
  2021年   874篇
  2020年   771篇
  2019年   823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434篇
  2016年   647篇
  2015年   921篇
  2014年   1825篇
  2013年   1470篇
  2012年   1723篇
  2011年   1759篇
  2010年   1559篇
  2009年   1724篇
  2008年   1651篇
  2007年   1499篇
  2006年   1195篇
  2005年   1274篇
  2004年   898篇
  2003年   598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现行的政府单一主导、政府与开发 商合作的社区更新模式与业主的自主更新需 求产生了矛盾。针对现有研究对社区更新的 系统性缺乏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整体视角出 发,通过构建“参与主体—程序设计—法规 政策—资金调配”四维框架,分析现行社区 更新模式与业主自主更新需求产生冲突的内 在机制。在优化现有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三 种适应业主自主更新需求的理论模式。桂华 邨业主自主更新失败的实践案例证明了本文 所提出的四维框架的重要性。最后,从政府 视角对我国社区更新机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曲阳县"三馆三中心"广场景观设计以文化为引领,创新设计,融合建筑理念,将雕塑、陶瓷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塑造出简洁现代、时尚灵动的多元文化空间。同时,设计服务于居民,满足大众需要,大大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4.
5.
6.
前言公共设施作为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日本较早就已开始现代的公共设施资产管理,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模式",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今日的发展水平已经让世人瞩目,但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  相似文献   
7.
"从现在起,学校过冬再也不需要烧煤了,省下来的钱可以给孩子们多买一些书。"看到自己的付出给乡村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穆钧觉得,自己扎根乡村15年从事生土营建研究与实践是值得的。从刚开始接触乡村建设时的不解到驻村开展实地调研,再到创新生土营建技术与村民共建家园,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穆钧的研究经历中涌现出技术的更新完善,还流露着一位学者对于乡村及传统建筑的真挚情感。  相似文献   
8.
《工业建筑》2019,(11):177-183
从河北蔚县上苏庄形态空间布局入手,通过分别分析上苏庄建筑遗产分布,以及建筑风貌分类、重要空间节点分析、民居类型分析等进行村落整体真实性保护规划,从而在历史村落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在保留传统历史风貌与文化氛围的基础上,创造更加舒适的村落公共空间,构建融合村落历史和现代元素的活动与体验空间,让人和历史村落建立更多互动关系,从历史、当下和未来的时间序列中感受到人文与自然的螺旋式发展轨迹,保护村落的真实性,从而传递出场所特有的精神内涵而获得归属感以及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10.
道教洞天福地作为中国名山风景的经典类型之一,在宗教山岳景观中占据独特地位。浙东天台山水神秀,历代高道以入山隐修为主要目的,形成了道教在区域山林的景观文化基础。从天台山“神仙之乡”的文化背景出发,从“想象与实践”的视角切入,梳理了天台山洞天福地的景观流变:分析其“不死之福庭”地域性景观的形成经历了“赤城→桐柏”的信仰转移过程;以天台山为坐标,洞天福地格局打破了区域“层级”分布特征,而呈现大范围“州郡”空间格局。作为“联结点”的天台山,洞天世界沟通了宇宙、山、人3个基本场域,由此衍生出“洞宫”式和“周回”式山岳空间营建典范。旨在挖掘洞天福地中典型案例的价值,为中国洞天福地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