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15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缘环境造就了不同城市景观的独 特性。环城湖就是受黄河泛滥影响,河流中下 游平原产生的特殊城市景观。但在发展过程 中,这些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域面积缩减 的现象,城市风景的独特性也随之消失。淮阳 作为此类环城湖景观保存较为完好的城市, 环城湖的发展历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研究 环城湖的生成机制能为保护和发展城市整体 格局提供明晰的理论支撑。论文在史料研究 基础上,梳理了淮阳的城市景观发展特征以 及此特征下城湖空间格局的形成过程;整理了 在地势低下、极端降雨、河泛频繁、政治经济 转移影响下的淮阳环城湖的形成机制,以期为 淮阳城市的发展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桂林环城水系是古今城市水系园林的典范, 是传统营城思想中“山-水-人-城”整体环境观的外 显。通过历史文献与图像资料分析, 梳理由唐至今的桂林环城水系形态演变与城水关系变化, 并从中提取 值得借鉴的建设思路和方法。结果表明: (1)古代桂林环城水系的形成源于城防需求下对区域水系资源的巧妙利用, 通过对周边风景要素的整合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逐渐形成园林化的空间环境, 带动了城市景观建设; (2)当代“两江四湖”工程在修复古水系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历史的超越, 包括景观格局拓展、景观形式 创新、休闲活动丰富度增加以及文化、生态、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的提升; (3)在总结桂林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以水为脉, 整合城市空间”、“主客共享, 提升水域活力”、最终构建“城-产-游”复合系统的“城-水- 景”一体化路径。为传统城市水系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山水城市景观建设提供参考与启示。(2)当代“两江四湖”工程在修复古水系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历史的超越, 包括景观格局拓展、景观形式创新、休闲活动丰富度增加以及文化、生态、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的提升; (3)在总结桂林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以水为脉, 整合城市空间”、“主客共享, 提升水域活力”、最终构建“城-产-游”复合系统的“城-水- 景”一体化路径。为传统城市水系保护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山水城市景观建设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以某县城环城水系工程为例,阐述平原地区城市水系的布置原则、线路选择、纵横断面设计、蓄水位分析及蓄引提水建筑物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4.
黄泛平原古城“环城湖”与城市防洪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泛平原为研究背景,以该地城内形态相似的“环城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构成要素、历史成因、演变过程、空间格局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环城湖”在黄河洪水与泥沙作用下的生成机制与演变规律.认为:古城“环城湖”是特定自然条件下黄河泛滥引起生态环境改变与古代城市营建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古城营建过程中承担着泄洪、排涝等防洪减灾功能,并在当今城市建设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充分了解古城“环城湖”的形成过程与演变机制,才能重新认识和定位“环城湖”的当代价值,从本质上把握古城“环城湖”的特色与精华.  相似文献   
5.
伍振  褚英  张方 《长江建设》2011,(11):80-80
日前,全长491公里的贵阳市二环路全线通车。该路总投资约120亿元,与十六条骨干射线道路相连,与一环、环城高速公路共同形成了贵阳市主城区道路骨架网络,  相似文献   
6.
桂林环城水系整治及生态修复--生态护岸工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总结天然河岸的净化作用和人工河堤的环境效应基础上,借鉴当今多自然河岸整治的最新理念,与桂林自身特点相结合,针对冲刷型、回水型和普通型河岸,开发了介质筛、鱼鳞角、仿湿地和根稳定生态护岸技术,实施了桂林市“两江四湖”生态护岸工程,重修内湖生态岸线10.6km,完成桃花江防洪堤1.4km,这些具有多功能的生态河堤提高了河湖防洪能力,美化了环城水系环境.  相似文献   
7.
罗欢 《四川建材》2019,(3):31-33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空间认识逐渐深入,开始重视城市不同地块交接区域,即边缘空间。边缘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模糊性的空间,在这里相邻的空间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融合。边缘空间因为其特殊的位置和特性,能够引发相邻空间的互动与交流,形成"边缘效应",从而增加边缘空间的内涵和活力。本文通过对西安市环城公园南门段的调研,运用边缘空间相关理论来理解和分析环城公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优缺点背后的逻辑,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环城高速公路是目前多数城市都在建设的重要交通工程,对城市规划与建设以及交通规划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部分地区建设环城高速较晚,缺乏相关经验,导致环城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基于此,论文对城市环城高速公路规划中的问题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不少国外大城市都经历了快速城市化,伴随城市扩张引发了诸多问题。城市增长边界(UGBs)被认为是这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被引入国内广泛运用。然而城市增长边界多目标性使得其划定方法并不统一,在以往研究中常常分开考虑到阶段性或永久性边界,而较少考虑边界的发展变化的机制。同样作为城市控容策略之一的绿带具有与城市增长边界相似的阶段性和永久性。本文通过对伦敦城市发展过程中绿带限制性边界的变化的梳理,发现伦敦的边界并不是一开始就划定完成的,而是通过绿带这一弹性结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灵活调整,并对现有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晓勤 《山西建筑》2013,(36):25-27
从人的行为心理出发,研究了不同人群在道路绿地景观参与过程中的需求和禁忌,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道路景观在不同行为主体影响下的城市道路空间、景观形式、节奏、色彩、交通设施等元素的设计方法,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