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56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SDE)提取南果梨果心挥发性成分,测得南果梨果心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为0.25%,用GC/MS法从南果梨果心挥发性成分中分离并确认出50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通过G1710BA化学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性成分中的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依兰烯(29.78%),2,6一二甲基-6-(4-甲基-3-丙烯基)双环[3.1.1]庚-2-烯(9.53%),1-甲基-4-(5-甲基-1-甲烯基-4-己基)环己烯(6.43%)等,占总检出量的80.66%。  相似文献   
2.
南果梨和百香果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南果梨百香果复合果汁饮料的制作工艺参数,并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黄原胶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南果梨百香果复合果汁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南果梨百香果复合原果汁40%(v/v),南果梨∶百香果为3∶2、白砂糖14%、柠檬酸0.1%。以CMC-Na和黄原胶(1∶1)为复合稳定剂,添加量为0.2%时,复合果汁饮料稳定效果最佳,饮料质地均一,呈鲜艳的金黄色,具有南果梨和百香果特有的香气,酸甜适口。  相似文献   
3.
南果梨果醋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南果梨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工艺,分别进行酒精发酵、醋酸液体摇瓶发酵、下胶澄清等方法制成南果梨果醋.试验结果表明,酒精发酵的适宜条件为活性干酵母的接种量0.10%,酒精发酵初始糖量16%,发酵时间2d.醋酸发酵适宜的条件为发酵温度30℃,醋酸菌接种量10%,初始酒精度6%vol.  相似文献   
4.
南果梨总黄酮含量、沉淀率及透光率为指标考察其水溶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以透光率为主要澄清指标,通过澄清试验得出最佳澄清剂配方为:明胶25 g/dL、单宁5 g/dL;以沉淀率为主要指标,通过L9(34)正交实验得出稳定剂最佳配方为:EDTA二钠0.075 mg/mL、抗坏血酸0.05 mg/mL、柠檬酸钠0.05 mg/mL、聚合磷酸钠0.1 mg/mL;以黄酮质量浓度为主要指标,得出最佳保存条件为室温避光保存;最佳灭菌条件为90 ℃灭菌20 min.  相似文献   
5.
不同扫描方式南果梨近红外模型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近红外光谱原理,分别以不同的扫描方式对南果梨样品进行光谱扫描,并对80个南果梨样品分别建立可溶性固形物(SSC)、有效酸度(pH)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和校正集标准偏差均达到应用要求,应用所建模型对20个已知成分含量的南果梨进行可溶性固形物和有效酸度的预测,预测值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间有显著差异,确定180°转动扫描2次(正反两面扫描两次)条件下建立的模型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采用鞍山特产南果梨为原料,通过匀浆法提取南果梨果胶酶,研究X-5树脂对果胶酶的静态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影响X-5树脂对南果梨果胶酶吸附率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吸附时间酶浓度料液比吸附温度。即最佳条件组合为:吸附时间20 min、酶浓度20%、料液比3∶13(g/m L)、吸附温度60℃,此时的吸附率为26.70%。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采收期南果梨进行1-MCP处理,测定果实不同部位呼吸量及用不同浓度CO2处理后测定其组织内的CO2溶解量.实验结果表明,1-MCP处理与否对果实各部分呼吸量所占比例影响不大,南果梨呼吸主要是通过果皮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果皮部分呼吸量约占整个果实呼吸总量的90%以上,而果梗、果萼部分各占呼吸总量的5%左右;经高CO2处理的南果梨,随着CO2处理浓度的增加,果实组织内CO2溶解量随之增加;不同部位CO2的溶解量差异显著,果心部位CO2溶解量显著高于果肉;对照果实内的CO2溶解量高于经过1-MCP处理果实.  相似文献   
8.
《广州化工》2021,49(5)
南果梨属辽宁省南部地区重要种植水果,目前该水果除直接使用外,很少有别的用途。本文以南果梨作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南果梨碳量子点。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进行表征。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南果梨荧光碳量子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釜中添加0.4 g南果梨匀浆与10 mL去离子水,于180℃反应120 min。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为南果梨的进一步应用及荧光纳米材料的合成提高借鉴。  相似文献   
9.
冷藏后南果梨常温后熟期香气成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0℃冷藏70d后南果梨常温后熟阶段香气成分的变化。使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提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常温下不采用冷藏后熟的果实而言,采后未熟果实中仅能检测到4种香气成分,果实自然成熟至最佳风味期时香气成分增加至16种,其中,酯类物质占75%,之后随着果实的后熟衰老,香气成分种类又逐渐减少。冷藏后,常温后熟过程中,果实的香气成分也在逐渐形成,其总体变化趋势与采后直接常温后熟过程相似,并且果实仍然可以正常后熟。但冷藏对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3种香气成分的影响较大。与采后直接常温后熟相比,在最佳风味期时,冷藏造成丁酸乙酯和己酸乙酯相对含量减少,乙酸乙酯相对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张博  冯帆  辛广  李铁纯 《食品科学》2010,31(20):410-412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南果梨籽、果皮和果肉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经峰面积归一法并通过G1701BA 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部位脂肪酸成分组成。结果表明:南果梨籽含14 种脂肪酸,分别为癸酸(0.05%)、棕榈油(0.29%)、14- 甲基十五烷酸(0.38%)、棕榈酸(9.08%)﹑ 14- 甲基十七碳酸(0.12%)、亚油酸(55.64%)、油酸(27.18%)、硬脂酸(2.23%)、花生烯酸(0.77%)、花生酸(1.85%)、二十一碳酸(0.19%)、山嵛酸(0.38%)、二十三碳酸(0.06%)和木焦油(0.15%),占检出总量的98.37%;果皮含4 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6.79%)﹑亚油酸(9.65%)﹑油酸(33.73%)、硬脂酸(1.51%),占检出总量的51.68%;果肉含3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4.59%)﹑亚油酸(22.81%)﹑油酸(15.87%),占检出总量的43.27%。其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油酸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