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09篇
  免费   5422篇
  国内免费   3129篇
电工技术   380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5209篇
化学工业   18126篇
金属工艺   2801篇
机械仪表   4263篇
建筑科学   7822篇
矿业工程   1442篇
能源动力   886篇
轻工业   5662篇
水利工程   1366篇
石油天然气   7406篇
武器工业   939篇
无线电   63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444篇
冶金工业   2225篇
原子能技术   1048篇
自动化技术   6555篇
  2024年   351篇
  2023年   1249篇
  2022年   1607篇
  2021年   1723篇
  2020年   1748篇
  2019年   1618篇
  2018年   1282篇
  2017年   1374篇
  2016年   1651篇
  2015年   1838篇
  2014年   4155篇
  2013年   3823篇
  2012年   4236篇
  2011年   4572篇
  2010年   5396篇
  2009年   4283篇
  2008年   4479篇
  2007年   4213篇
  2006年   3974篇
  2005年   5086篇
  2004年   4216篇
  2003年   3219篇
  2002年   2237篇
  2001年   1949篇
  2000年   1389篇
  1999年   1596篇
  1998年   1655篇
  1997年   1405篇
  1996年   1375篇
  1995年   1090篇
  1994年   1015篇
  1993年   484篇
  1992年   491篇
  1991年   501篇
  1990年   458篇
  1989年   47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7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分辨率和高效率的优点。近年来随着仪器灵敏度的提高,LC-MS/MS在常规临床检验中显示出极大的潜力,并在疾病早期预防和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LC-MS/MS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维生素D检测、内分泌激素检测、肽类和蛋白质定量分析等临床检验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了未来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死亡风险预测指根据病人临床体征监测数据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死亡风险。对于ICU病患,通过死亡风险预测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做出临床诊断,以及合理安排有限的医疗资源。基于临床使用的MEWS和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针对ICU病人临床监测的17项生理参数,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的ICU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引入多通道概念应用于BiLSTM模型,用于突出每个生理参数对死亡风险预测的作用。采用Attention机制用于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实验数据来自MIMIC [Ⅲ]数据库,从中提取3?080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16?260条记录用于此次研究,除了六组超参数实验之外,将所提模型与LSTM、Multichannel-BiLSTM、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四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准确率Accuracy、灵敏度Sensitive、特异性Specificity、AUC-ROC和AUC-PRC作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性能优于其他模型,AUC值达到94.3%。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四川藏区传统牦牛酸奶中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特性及发酵性能,以本实验室分离出的六株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为研究对象,以菌株生长量、耐酸性、胆盐耐受力、渗透压耐受力和细胞表面疏水性为指标进行特性研究;以发酵酸奶的凝乳时间、持水力、酸化及后酸化能力、挥发性物质及质构等为指标进行发酵性能研究。菌株的生长曲线表明,6株菌株分别在14 h(218、276、266)、16 h(271、285、231)进入对数生长稳定期,其中编号218的菌株生长量最高,OD值为2.188。耐受性实验结果表明,菌株276具有良好的耐酸能力(P<0.05);菌株266、218、231耐胆盐的能力较强;6株菌株均具有较好的耐渗透压的能力,其中菌株285对高渗透压的耐受性较强;菌株285和218在两种有机试剂中的疏水性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菌株,且与十六烷的结合效果较好。发酵试验结果表明,6株菌株所发酵酸奶均在6~8 h内凝固,酸乳在冷藏期间,活菌数均保持在107 CFU/mL以上,均符合发酵剂的标准,其中菌株276的最高为3.22×106 CFU/mL;菌株218发酵制得的酸奶质构特性较好,持水力和酸化能力较其余菌株均最强,分别为60.98%和83 °T;菌株276、266抗后酸化能力较好;菌株231产香性能最优,乙醛含量为24~26 μg/mL,双乙酰含量为1.58~3.73 μg/mL,能够明显改善酸奶的风味。通过综合比较6株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特性及发酵性能,菌株218为一株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菌株,可作为乳酸菌发酵剂且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研究为利用四川藏区传统牦牛酸奶中分离出的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在发酵乳制品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卡特里娜飓风于2005年袭击了美国墨西哥湾沿海地区,给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和亚拉巴马等州带来了巨大灾难,造成经济损失800亿美元。其中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由于堤坝故障导致庞恰特雷恩湖湖水倒灌,80%的地区发生了洪水,损失尤为严重。为了动态且高效地模拟其溃坝后洪水的演进过程,建立了基于“体积法”与元胞自动机的溃坝洪水演进模型。模型通过设置元胞属性来考虑洪水流向以及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汇流差异性;提出了一种洪水淹没元胞多级分类的快速搜索算法(MLCFC),采用不同准则处理各类元胞以提高计算效率;利用“体积法”计算不同时刻元胞的水深来间接反映洪水演进的时空特性。以新奥尔良市为例,计算其溃坝发生后2~20 h不同时刻的淹没情况。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的淹没过程符合溃坝洪水的蔓延特性;试验结果与遥感影像中提取的水体重合率为61.18%,能较好地模拟城市地区溃坝时洪水演进的时空特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HXD2型电力机车自动换端控制技术,对相关控制原理进行了系统阐述.首先对自动换端功能进行了概述,然后对自动换端升弓原理进行了逻辑分析,最后对机车外重联模式下的自动换端控制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鉴定中国白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类,研究关键酶的特征与作用机制有利于提高白酒的优质品率。方法:本研究用形态学和生理学、16S rRNA、gyr B基因和antiSMASH分析的方法对酒曲中的一株微生物进行了验证;对该菌株的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分子建模的方法获得了羧酸酯酶的3D模型,用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了该菌株的羧酸酯酶的机理。结果:该菌株为产羧酸酯酶的革兰氏阴性菌Pb1(MW580690);该菌株呈现典型的S型生长曲线,产物曲线为S型,羧酸酯酶活化最优pH范围为5.0~9.0。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he21A为该酶具有催化活性的主要氨基酸,水解三丁酸甘油酯为丁酸和甘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三丁酸甘油酯经过构象变化被转移到催化中心后,进一步被加工;酶的亲水性和疏水性的相互作用表面有利于配体向下转移,进而从疏水性通道释放产物到的酶表面。结论:产羧酸酯酶的菌株为贝莱斯芽胞杆菌,并为羧酸酯酶水解三丁酸甘油酯类物质的底物识别、转移和催化机理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面对癌症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纳米药物治疗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高分子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制备就显得越来越迫切。本文重点介绍了改性β-环糊精键接到高分子聚合物上制备复合高分子药物载体的方法,并对复合高分子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定距螺旋桨与船用主机在船舶运行工况的机桨匹配问题,结合船舶系泊和航行试验的相关标准,分析和归纳船舶运行数据,将实船测试与船机桨匹配理论计算相结合,得出运输船和拖轮在常用工况及特殊工况下定距螺旋桨对主机外特性的定量要求,为配套不同细分市场时船用主机的优化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水灰比对以煤矸石煅烧高岭土为主要原料的无机水性涂料性能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当水灰比 <0.5时,由于矿物水化反应不完全而导致涂层遇水出现裂纹、脱落等现象;当水灰比 >0.7时,涂料在干化过程中矿物聚合物由三维网状结构向二维链状过渡,从而导致涂层性能开始下降,出现粉化现象;当水灰比为 0.5~0.6时,涂层耐洗刷次数在 4万次以上,硬度在 5H以上,耐水性能良好,涂层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异构计算节点组成的大规模多状态计算系统的容错性能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系统容错性能的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自定义的两级容错性能形式化描述框架进行系统描述,通过构造多值决策图(Multi-value Decision Diagram,MDD)模型对系统进行容错性能建模,并基于构造的模型高效地计算出部件故障的条件下计算系统在特定性能水平上运行的概率,减少了计算的冗余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模型的大小和构建时间上均优于传统方法。该方法的提出将对系统操作员或程序设计者具有重要意义,使其确保系统适合预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