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81篇
  免费   1594篇
  国内免费   1094篇
电工技术   1355篇
综合类   1807篇
化学工业   722篇
金属工艺   1210篇
机械仪表   3348篇
建筑科学   2207篇
矿业工程   3316篇
能源动力   635篇
轻工业   164篇
水利工程   3038篇
石油天然气   1356篇
武器工业   135篇
无线电   106篇
一般工业技术   486篇
冶金工业   757篇
原子能技术   132篇
自动化技术   49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372篇
  2021年   503篇
  2020年   556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398篇
  2017年   440篇
  2016年   582篇
  2015年   718篇
  2014年   1197篇
  2013年   1073篇
  2012年   1805篇
  2011年   1662篇
  2010年   1193篇
  2009年   1121篇
  2008年   906篇
  2007年   1279篇
  2006年   1223篇
  2005年   998篇
  2004年   846篇
  2003年   747篇
  2002年   675篇
  2001年   532篇
  2000年   427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252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this study, the hydraulic reactivity and cement formation of baghdadite (Ca3ZrSi2O9) was investigated. The material was synthesized by sintering a mixture of CaCO3, SiO2, and ZrO2 and then mechanically activated using a planetary mill. This leads to a decrease in particle and crystallite size and a partial amorphization of baghdadite as shown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and laser diffraction measurements. Baghdadite cements were formed by the addition of water at a powder to liquid ratio of 2.0 g/ml.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ngths were found to be ~2 MPa after 3-day setting for a 24-h ground material.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measurements showed an incongruent dissolution profile of set cements with a preferred dissolution of calcium and only marginal release of zirconium ions. Cement formation occurs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whereas the unground raw powder leads to a pH of 11.9 during setting, while prolonged grinding increased pH values to approximately 12.3.  相似文献   
2.
针对臂式斗轮取料机运行中抖动现象,进行了故障分析和排除,并对其液压原理和元件选型进行了优化及改进,为相关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和设计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天然气管道“主干互联、区域成网”(以下简称“互联互通”)基础格局逐渐形成的背景下,天然气管网规模日益扩大、管道分支和气源增加,并且分布不集中、输送方向可变,使得输气方案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解决某些地域的供气紧张问题;但受现有站场和设备的限制,暂不能满足某些多线组合极限工况,使得“互联互通”的初衷难以全部实现。为了使得现有的各输气干线在实现“互联互通”之后可以满足更多的多线组合工况,在分析“互联互通”背景下M管网工况变化的基础上,研发了可以进行水力仿真和压气站方案制订的计算软件,并对3种极限工况下的不同输气量情况进行了可行性试算,进而基于试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管网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经验证,软件计算误差满足要求;(2)在M管道某处增设压气站或在某些输气站场配置压缩机组;(3) M管网改进调整后,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多线组合极限工况,真正实现“互联互通”的输气方案。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全国天然气管网早日实现“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4.
以氯化铝和氯化铁为原料制备出一系列不同铝铁物质的量比及碱化度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并应用于地表水的混凝处理过程。考察PAFC的混凝效能及产生的絮体特性,进而对其使用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混凝机制。结果表明,PAFC为多羟基桥连的铝铁聚合物,水解后发生电中和作用使胶粒脱稳,而后通过羟桥和氧桥联接产生架桥和卷扫沉淀作用,混凝效果优异。PAFC的pH适用范围较宽,但铝铁物质的量比对其水解过程影响较大,在铝铁物质的量比为7:1、碱化度为0.5、投加量为10 mg/L时,絮体的粒度及生长速度最大,此时浊度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84.93%和78.52%。此外,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水力条件对PAFC的混凝效能影响显著,其最佳使用条件为:快搅时间为20 s、快搅速度为200 r/min、慢搅时间为15 min、慢搅速度为40 r/min。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一类常见的电动液压能源为对象,建立了含有蓄能器的电动液压能源的仿真模型,并对能源的启动特性以及负载工作所要求的多种信号的跟踪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腾  张哲 《岩土工程学报》2019,41(10):1921-1927
竖向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土界面的作用机理是研究桩土摩擦疲劳的关键。针对循环荷载作用下桩-粉土界面的剪切性能,使用改进的剪切试验装置在恒刚度条件下进行循环剪切试验,研究循环次数、累积位移和法向刚度对其摩擦疲劳性能、循环后单调剪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土在循环剪切过程中,法向应力和剪应力在初始10个循环内随循环数增加快速衰减,随着循环进行,逐渐趋于稳定;单次循环内在剪切位移方向变化时,土体呈现表现出剪缩-剪胀-剪缩交替现象,总体变形呈现剪缩的趋势;循环荷载作用下,粉土界面的法向应力和剪应力随法向刚度增大衰减速率增大,达到稳定的累积循环位移越小;粉土循环后的单调剪切、法向应力恢复的单调剪切的剪应力比小于首次单调剪切试验值,且法向应力恢复的循环后剪切试验的剪胀程度较小,表明循环剪切过程中界面处粉土颗粒棱角破碎,颗粒变得光滑。在对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累积位移、法向刚度和初始应力相关的无量纲累积位移,建立了法向应力和界面摩擦角随累积位移的衰减方程。  相似文献   
7.
液压马达作为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在工程机械上广泛应用,针对液压马达加载工况下的输出特性,利用Simulink和AMESim软件对系统进行联合仿真建模,并对系统的运行状态、控制性能、回收性能进行研究,对液压马达加载系统的设计和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液压活塞式惯容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与承载力大的特点,建立了考虑摩擦力、寄生阻尼力和油液弹性效应的惯容器非线性力学模型。在数控液压伺服激振台上对液压活塞式惯容器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利用Matlab参数辨识工具箱对非线性力学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辨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液压活塞式惯容器非线性因素的车辆惯容器 弹簧 阻尼器(inerter-spring-damper,简称ISD)悬架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考虑液压活塞式惯容器非线性因素时,车辆ISD悬架系统的车身加速度均方根值增加5%,而轮胎动载荷与悬架动行程均方根值均有所减小,降低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9.
构皮滩水电站为满足2008年12月工程提前发电的需要,结合现有泄洪洞地质情况和施工情况对泄洪洞布置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降低进口高程为550 m的泄洪洞和坝身放空底孔联合参与后期导流,可缓解2007年导流隧洞下闸封堵后大坝在2008年汛期施工的压力,为大坝施工增加了2个月左右的工期。  相似文献   
10.
陈宏平  王增长 《给水排水》2006,32(Z1):200-202
太原精神病医院将现有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改建为中水回用系统,平均日处理水量100 m3.工程设计充分考虑了对原有设施的利用,生物处理单元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为减少污水提升次数,调节池设在生物处理单元之后.通过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缓解水量、水质波动对沉淀、生物处理单元的不利影响,投入运行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