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8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6篇
轻工业   129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2.
本设计将采用可编程控制器在枇杷园区实施灌溉施肥自动控制,灌溉施肥方式为分组轮灌。灌水量和施肥量的控制要求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有控制器自动定时,按序开关各灌溉区的供水电磁阀。  相似文献   
3.
富锌灵芝枇杷保健冰淇淋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有15mg/L ZnSO4的培养基对灵芝进行富锌培养,收集茼体后用水浸提取汁,再将枇把去皮核后磨浆,一井加入到冰淇淋配料中,所得的冰淇淋风味独特,颜色微黄,营养价值高,为难得的高档冰淇淋品种。  相似文献   
4.
枇杷酒苹果酸乳酸发酵耐硫优良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菌体增长倍数和菌量级别为指标,以Lac101和酒明串珠菌6066为对照菌,考察了从枇杷酒中分离的12株乳酸菌对SO2、乙醇、酸、温度的耐受能力和苹果酸乳酸发酵活力。结果表明,杆菌中的R23与球菌中的R33、R35综合能力最强,可在SO2和乙醇浓度分别为120 mg/L和13%(v/v),pH3.0时维持生长,在18℃下菌量可达109CFU/mL,3菌株的苹果酸乳酸发酵活力均在100u以上,综合性能均优于对照菌Lac101和6066。R23与R33、R35是3株优良的枇杷酒苹果酸乳酸发酵菌株。  相似文献   
5.
通过果实品质比较分析建立陕西安康地区引种枇杷品质评价方法,为划分品种类型并筛选适宜当地枇杷产业发展的优良品种提供参考依据。对10 个日本引种枇杷果实的物性指标、营养指标及功能性指标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枇杷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评价指标在10 个日本引种枇杷果实的检测结果中存在较大差异,但综合品质均优于当地品种‘麦后黄’。主成分分析提取出风味、抗氧化、加工和总酚4 项主成分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666%。根据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综合排名前3 名的品种分别是‘ADVANCE’、‘津云’和‘CHAMPAGNE’。聚类分析将10 个日本引种枇杷聚为5 类,经初步分析,第1类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第2类可考虑作为加工果汁、果醋类饮料的原料;第3类是适宜鲜食的品种。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可综合评价枇杷果实品质,为其品种开发类型的选择及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微孔自发气调包装对冠玉枇杷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微孔自发气调包装对枇杷品质及风味特性的影响,本文以冠玉枇杷为试材,分别研究了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微孔包装与聚乙烯(PE)自粘膜普通包装在温度(6±0.5)℃,相对湿度90%~95%的冷藏环境下对枇杷感官品质、理化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E自粘膜普通包装相比,微孔包装具有较好的自发气调效果(O2:12.40%,CO2:7.80%),枇杷果实失重率仅为1.24%、腐烂率为10.00%,商品率达90.00%;可溶性固形物高出普通包装5.67%,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分别高出4.13%,4.51%,51.34%,蔗糖含量低30.99%;味觉指标中酸味高出25.04%,甜味、鲜味分别低20.32%、27.17%。微孔包装的枇杷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少于普通包装,对香气值贡献最大的己醛、(E)-2-己醛含量分别高出1.10倍和39.59%。结论:微孔包装可延缓枇杷果实理化品质的下降,降低可溶性单糖和山梨醇含量损失,延缓味觉指标的变化,抑制贮藏后期挥发性物质种类的增加,保留主要香气成分含量,在提高商品性的同时延迟枇杷风味的下降,作为枇杷果实采后保鲜零售包装有潜在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比不同干燥工艺对枇杷花茶感官品质(形态、香气、滋味和茶汤色泽)的影响;并对枇杷花样品进行小 鼠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微波预处理,可以杀灭枇杷花中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两种酶。 在形态上,冷冻干燥的枇杷花茶最好;香气上以微波干燥420 W时最好;滋味也以冷冻干燥的最好。从综合评分 看,冷冻干燥的枇杷花茶感官品质最好,微波干燥次之,真空干燥和热风干燥的感官评分差异不大。干燥方法对茶 汤色泽L*、a*、b*的影响基本与感官评价指标一致。枇杷花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几种干燥方 法中,以冷冻干燥的枇杷花茶品质最好,在其他干燥方法中,在微波420 W、真空50 ℃、热风80 ℃条件下品质相对 较好,枇杷花属于无毒类原料。  相似文献   
8.
以‘白砂’枇杷果实为实验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纳米涂膜保鲜剂(nanoemulsion coating,NC)-1处理、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NC-1+1-MCP处理对枇杷在低温(4 ℃)贮藏30 d过程中品质和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C-1+1-MCP处理对枇杷的贮藏品质保持效果最佳,除VC含量外,贮藏结束时,该组果实硬度、腐烂率、质量损失率都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且NC-1+1-MCP处理更显著抑制了枇杷在贮藏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从而抑制了木质素的积累;同时抑制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力,从而延缓了果实的褐变衰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的NC-1或1-MCP处理,NC-1+1-MCP处理对枇杷保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根据HACCP原理,通过对绿色食品枇杷汁饮料加工工艺流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了原料和灌装瓶、盖接收,加热配料,热灌装三个关键控制点,提出了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监控方法和纠正措施,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周丹丹  王卓  邢梦珂  屠康  周程雁 《食品科学》2017,38(19):212-217
为探讨植物精油对枇杷采后炭疽菌抑制的效果及其机理,分别用丁香酚、柠檬醛和香芹酚对尖孢炭疽菌进行体外处理,筛选出丁香酚为最优抑制剂并研究了其对尖孢炭疽菌外渗率、核酸泄漏及蛋白质的影响。以枇杷为供试材料,接种尖孢炭疽菌后分别用0.5、1.0、2.5、5.0μL/L的丁香酚熏蒸处理,统计病害发生率及病斑直径,并研究了丁香酚对枇杷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外实验中,3种供试精油对尖孢炭疽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8μL/L丁香酚可以完全抑制尖孢炭疽菌的生长,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菌内细胞内容物的渗出。在丁香酚对枇杷果实采后炭疽病抑制效果实验中发现,贮藏6 d时,1μL/L丁香酚处理组病斑直径及病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斑直径仅为6.41 mm,病害发生率为66.67%。丁香酚对枇杷品质影响方面,其能够显著抑制采后枇杷质量损失率的上升及VC含量下降(P0.05),但对枇杷的颜色、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