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11篇
  免费   1438篇
  国内免费   1395篇
电工技术   952篇
综合类   2231篇
化学工业   605篇
金属工艺   470篇
机械仪表   1440篇
建筑科学   1374篇
矿业工程   876篇
能源动力   202篇
轻工业   598篇
水利工程   516篇
石油天然气   691篇
武器工业   137篇
无线电   277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73篇
冶金工业   280篇
原子能技术   66篇
自动化技术   8162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337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338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487篇
  2014年   907篇
  2013年   785篇
  2012年   938篇
  2011年   1063篇
  2010年   985篇
  2009年   1140篇
  2008年   1344篇
  2007年   1209篇
  2006年   1055篇
  2005年   1089篇
  2004年   1128篇
  2003年   1099篇
  2002年   908篇
  2001年   835篇
  2000年   827篇
  1999年   637篇
  1998年   630篇
  1997年   608篇
  1996年   557篇
  1995年   463篇
  1994年   421篇
  1993年   313篇
  1992年   251篇
  1991年   217篇
  1990年   206篇
  1989年   19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岩体结构经常遭受到地震、爆炸、冲击振动等产生的动力扰动,利用3D打印技术的优势研究冲击荷载下岩体动态力学性能对实现3D打印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φ50 mm的变截面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对含预制裂隙的3D打印岩体试样进行动态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样的动态抗压强度随着预制裂隙倾角的增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预制裂隙倾角为30°时试样强度最小,当预制裂隙倾角为90°时试样强度最大。与3D打印岩体试样的静态单轴压缩强度对比发现,3D打印砂性材料具有明显的率效应,当应变率为139.65 s-1时,3D打印岩体试样的动态抗压强度是静态抗压强度的4.34倍。预制裂隙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试样的能量耗散和破碎过程,并且30°倾角预制裂隙对试样能量耗散和破碎结果的影响程度最大。同时,3D打印岩体试样的能量耗散过程与破碎块度表现出明显的自相关性,所用的3D打印砂性材料的宏观破碎结果与能量耗散之间的关系与天然岩石材料有一定相似性,为今后3D打印材料模拟天然岩体应用于动态力学试验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区域地面沉降监测点数量有限、分布不均的情况,一般采用空间插值的手段建立表面拟合模型来解决。基于分形插值,采用随机选择迭代函数的思想对传统的趋势面拟合法作出改进,改进后拟合优度系数提高0.03,达到0.995,且改进前后的拟合结果符合显著性检验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前后趋势面拟合法拟合结果满足地面沉降监测的精度要求,改进后方法的拟合优度更高,对现实地面沉降量变化的描绘更加真实,可为沉降灾害评价工作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分形原理对济宁市降雨时间序列进行精细化插值,对降雨数据的分形特征进行分析,通过MATLAB软件计算降雨分形插值,最终将分形插值与传统插值进行对比;所得结果可满足当前中小型城市的城市雨洪建模的降雨数据需求。  相似文献   
4.
5.
6.
7.
介绍了分形维数的概念,采用分形维数表征原煤的粒度组成,实例研究表明,重介质旋流器分选效果与原煤粒度组成即分形维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粒度组成越细,分形维数越大,分选效果越差,可能偏差越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形理论和压汞实验中进汞量与进汞压力的双对数曲线,得出计算孔隙压缩系数的各种参数,最后求得构造煤的孔隙压缩系数βp随压力变化的数值;结果表明,构造煤的孔隙压缩系数随着煤样构造变形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即低的变形强度对应于高的压缩系数。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流的矩量法(method of moments,MoM)和物理光学法(physical optics,PO)的混合算法是目前求解电中尺度和多尺度目标电磁散射和辐射的主要方法,在计算MoM区和PO区的耦合作用时需要对PO区域进行亮区判断.传统纯CPU亮区判断方法时间复杂度为O(N2),时间消耗随着面片数量N增加而急剧增大.文中通过GPU渲染功能及对深度缓冲区(zbuffer)的利用,对PO亮区判断过程进行加速,亮区消耗时间与面片数量无直接联系,在面片数量达到105数量级以上加速优势明显.将加速的MoM-PO混合方法应用于复杂目标与粗糙面的组合情况,对比多层快速多级子(multi level fastmultipole method,MLFMA)方法,相比于纯PO方法,获得较高的精度.相比于单一算法,混合算法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