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4篇
  免费   818篇
  国内免费   246篇
电工技术   511篇
综合类   671篇
化学工业   2151篇
金属工艺   341篇
机械仪表   647篇
建筑科学   592篇
矿业工程   213篇
能源动力   1263篇
轻工业   224篇
水利工程   33篇
石油天然气   424篇
武器工业   31篇
无线电   1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11篇
冶金工业   561篇
原子能技术   464篇
自动化技术   106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564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77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天然气化工》2019,(5):93-95
介绍了一种高效的轻烃蒸汽转化制氢工艺——带换热预转化的轻烃蒸汽转化制氢工艺,即利用一段蒸汽转化炉出口高温转化气的显热代替部分燃料气为转化反应提供热量,对进入一段蒸汽转化炉前的混合原料气进行预转化,可大量减少一段蒸汽转化炉所需燃料消耗并大量降低副产蒸汽量,由此达到提高轻烃制氢效率、降低制氢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杨宽  阎昌琪  曹夏昕 《化工学报》2020,71(7):3060-3070
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实验工质,在低压低流速自然循环工况下开展了单面加热可视化窄矩形通道内的过冷沸腾摩擦阻力特性实验研究。实验中测量了实验段内的压降数据,并通过高速摄影仪拍摄了窄矩形通道内的气液两相图像,提出了过冷沸腾条件下的两相摩擦压降的剥离计算方法。基于本实验中获得摩擦压降数据,对分别基于均相流模型和分液相模型的经典两相摩擦压降计算关系式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等效黏度计算方法的均相流模型计算结果比实验值明显偏小;而分相流模型中,Sun and Mishiba关系式和Tran关系式均能够较好地预测摩擦阻力,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在±15%以内。结合实验数据,以分相流模型方法为基础,考虑全液相Reynolds数、Martinelli参数和Laplace数的影响,获得了计算分液相折算系数的经验关系式,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平均相对误差在10%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涂覆导电碳黑尼龙平纹布(以下简称为导电布)的表面形貌、电热性能及其在采暖过程中的换热过程。结果表明,导电布的表面均匀附着着导电碳黑颗粒;导电布的升温速率快,且其表面温度和功率密度存在线性关系;以导电布为热源的封闭测试小室内温度均匀,辐射换热量占总换热量中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4.
锌焙砂中性浸出是湿法炼锌工艺流程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初始酸度、冲矿温度、浸出时间和焙砂粒度等因素对锌焙砂中浸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出较优工艺条件为:初始酸度50 g/L、冲矿温度65 ℃、反应时间60 min、焙砂粒度≤96 μm;4个考察因素均对中浸渣含锌有极显著性影响,影响由大到小为焙砂粒度>初始酸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某公司结合试验结果,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在锌精矿焙烧出料系统增加风选球磨装置,锌焙砂粒度降低至≤120 μm;在中浸双沸腾浸出槽后以串联方式增加2个100 m3搅拌反应罐,同时进行工艺流程再造.经改造前后的生产实践对比,中浸渣锌质量分数从28%~35%降低到22%~25%,中上清液质量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环形通道内液态铅铋合金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气泡泵注气对液态金属流动的影响,并拟合出环形通道内液态铅铋合金的摩擦系数关系式和换热特性关系式。结果表明:采用气泡泵注气能有效提升铅铋合金的质量流速;相同Reynolds数下环形通道内液态铅铋合金的摩擦系数大于由布拉休斯公式计算得到的摩擦系数;液态铅铋合金对流换热过程中,导热项占主导地位,并且Nusselt数随Peclet数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高静娜  李强  高颖  李建辉  王葛 《钢铁》2019,54(10):66-71
 大直径厚壁气瓶内部淬火时的流动换热过程极其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研究气瓶内部压强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对改善流动换热效果、提高产品组织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以914 mm厚壁气瓶和瓶内流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等效流 固耦合模型;采用多喷嘴系统对气瓶内外进行喷水淬火,研究了气瓶总长、喷水流速及淬火时间对瓶内压强及内壁温度的影响,通过间歇淬火试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结果发现,气瓶长度对瓶内压强和瓶壁温度的影响显著,喷水流速次之,当喷水流速大于8 m/s后,水量对瓶壁的冷却效果大大降低;气瓶内壁长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分别随气瓶总长的增加和淬火时间的延长而减小,但基本不受喷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塔拉壕煤泥的特点,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几种煤泥干燥的技术方法进行比较,采用滚筒干燥工艺,并选用专用劣质煤泥作燃料的沸腾炉。实际应用后,压滤煤泥干燥有效降水12%,发热量提高2.09~3.35 MJ/kg。从根本上解决了选煤厂煤泥处理问题,同时环保工艺得到了完善,企业增加了利润增长点,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静电微量润滑(Electrostatic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EMQL)技术可显著提高荷电润滑液滴在加工区域的润湿、渗透和沉积性能,改善气雾的润滑冷却能力,降低切削环境油雾浓度。在构建静电微量润滑切削加工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EMQL下荷电电压对润滑油液滴粒径、分布、润湿性和沉积性的影响。研究了EMQL的稳态换热能力,加工环境油雾浓度和切削性能。最后通过刀具磨损分析,揭示了EMQL切削加工时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荷电后润滑油液滴的粒径减小,分布更加均匀,润湿和沉积性提高。与传统MQL比较,EMQL下的切削温度降低了~14%,环境油雾浓度减小了~8%,刀具磨损下降了~37%,工件表面质量提高了~28%。EMQL加工时,润湿渗透性能改善的小粒径润滑油液滴易在刀具-工件接触面吸附,渗透和铺展,利于切削界面的润滑与换热,车削加工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9.
向宏 《中氮肥》2015,(2):15-16
介绍多单元造气工段利用热管换热技术实现煤气与软水、蒸汽换热的具体方法,所取得的显著效益,以及使用热管换热技术时在设备及操作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石重  陈占秀  杨历  苗瑞灿  张子剑 《化工进展》2020,39(10):3892-3899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纳米尺度下液氩在过热基板上的沸腾过程。通过调节固液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改变壁面润湿性,模拟并分析了壁面润湿性对沸腾过程中能量传递和液体运动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润湿性表面均会发生固液分离的现象,但是固体表面附近吸附的氩原子数密度随润湿性增强而增大;润湿性较强时,液体的能量上升快,热通量高,液体内部温度梯度大,发生固液分离时间早,系统中氩的温度和能量低,上升过程中液氩密度、厚度变化小;润湿性较弱时,液体的能量上升慢,热通量小,液体内部温度梯度小,发生固液分离时间延后,系统中氩的温度、能量更高,上升过程中液氩密度、厚度变化较大。下部气体压力整体上大于上部气体压力,发生固液分离时润湿性越强的表面上液体上下压差越大,首次上升过程能达到的高度越高,所需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