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5篇
轻工业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土家织锦,作为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是土家族文化的基因;作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是现代设计发展创新之路上的可研究利用的资源。文章通过调查分析西兰卡普的工艺文化、艺术特征及其旅游纪念品开发现状。探索西兰卡普的艺术传承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方式与途径。为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元素的旅游纪念品的造型、色彩、材质及功能提供设计方向,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14)
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湘西西兰卡普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一部分,它以突出而鲜明的艺术个性在中国工艺文化史中占有一席之地。针对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民族特色流失和本土文化表达微弱等问题,该文以湘西西兰卡普传统纹样为例,从图形纹样入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研究,洞察西兰卡普传统纹样与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整合之后的样貌。研究表明,传统图案纹样注入现代设计,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属性,更增添了设计所应具有的个性魅力,有较强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邱红 《包装工程》2006,27(6):246-247,282
礼品包装不仅是一种商品概念,应更多地具有某种社会文化属性,它体现艺术与文化的内涵精髓,以本民族的文化审美趋势与要求为根本出发点,吸收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内在因素,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礼品包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西兰卡普是土家语,“西兰”是被盖,“卡普”是花.在很久以前,泽母若有个美丽的土家妹子,她就像一株清晨的山茶花.她的名字叫西兰,她很聪明,心灵手巧,又很勤快.每天不是满坡满岭去采花,就是坐在吊脚楼上用五彩线绣花,西兰把自己织的布都叫“卡普”.乡亲们为了纪念她,便把他生前修的花铺盖叫西兰卡普.  相似文献   
5.
赖小静 《包装工程》2017,38(2):201-205
目的研究土家民间工艺——传统西兰卡普的文化和艺术形态,对西兰卡普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与创新。方法从多个角度对西兰卡普图案的艺术形式进行解读,探讨西兰卡普产生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背景和审美意识,分析其艺术特征及成因。结论西兰卡普图案造型丰富,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既承载文化内涵,同时又结合了实用性与装饰性。将这些元素作为创作和创新的基础,进行探索性实践,一方面可以推动西兰卡普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也可以为现代设计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情境创意在西兰卡普文化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能显著提升生活体验,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文章结合西兰卡普的设计理念与“四位一体”的框架(定位、品质、市场和形象)为设计师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帮助他们在创新中保持文化的真实性和市场相关性,这样不仅保留了文化的核心精神,也满足了现代市场需求,为西兰卡普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杨彦  温庆武 《包装工程》2022,43(12):423-428
目的 探索湖北恩施地区西兰卡普的可持续设计策略。方法 分析隐身于贫困乡村的西兰卡普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其进行设计转化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对湖北恩施地区西兰卡普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梳理其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传承主体和市场竞争方面的典型性困境与原由;以设计赋能传统手工艺作为设计扶贫的重要手段,基于西兰卡普所面临的困局系统性地提出其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策略。结论 在设计扶贫中,应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合作的再创新机制,注重强化造血能力,塑造地域名片,围绕当代消费需求,结合数字化技术进行展销模式、产品供给的升级和创新设计,并整合优势资源,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总之,系统性地对西兰卡普进行设计赋能,是西兰卡普获得可持续性发展效力并助力当地贫困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非物质文化的推广,将高校教学、学生学习与非物质文化联系起来,简述了高校教学和非物质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以土家族西兰卡普为例,分析了其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当今的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发展工作予以分析,强调了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兰卡普在服装中的应用为例,从材料、款式、图案、色彩、工艺等方面详述了如何将民族文化技艺与服装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93-95
针对我国湘西和鄂西两地的传统土家族服饰,以古代、清末改土归流和现代为三个时间节点,分别剖析了其服装和饰品造型、结构、材质、色彩与刺绣的艺术特色,并着重探讨了土家族服饰的性别差异问题。对于土家族传统织锦艺术"西兰卡普"的织造原理、构成形式、用色特征和纹样题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探讨了土家族传统服饰和西兰卡普艺术元素与现代服饰设计结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