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黄花菜是我国传统的特色蔬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其采后极易衰老腐烂。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鲜黄花菜衰老的生物学变化、生理生化代谢机制、影响因素及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深入认识鲜黄花菜衰老机制、提高采后鲜黄花菜贮藏保鲜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花菜的保健功效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花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中国传统中是药食两用的蔬菜。文中对近年来黄花菜的保健功效和化学成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保健功效主要包括抗氧化与抗癌、改善睡眠、杀虫、镇静、消炎、抗黄疸、抗抑郁等作用;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内酰胺类、蒽醌类、多酚类、精油、甾体皂苷、生物碱等;最后对其毒性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5.
6.
马晓艳  王娟  张海红  王通  高坤 《食品科学》2021,42(23):245-251
为了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采后黄花菜活性氧代谢和品质的影响,利用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在110 kV、110 Hz下处理鲜黄花菜150 s,于(4±1)℃贮藏,检测鲜黄花菜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分析研究黄花菜活性氧代谢水平和品质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较,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可以诱导黄花菜贮藏前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P<0.05),抑制H2O2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积累(P<0.05),显著延缓细胞膜透过性的增加(P<0.05)和可溶性蛋白的水解,维持了黄花菜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显著抑制黄花菜VC含量的下降和贮藏后期黄花菜a*值上升(P<0.05),延缓了黄花菜的褐变。说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能有效减缓黄花菜采后代谢活动,使其保持较好的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7.
以“大乌嘴”黄花菜为试材,采用壳聚糖处理结合纳米包装对黄花菜进行保鲜,研究其对黄花菜贮藏期间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纳米包装及二者结合处理都能延缓黄花菜的衰老。壳聚糖处理结合纳米包装对黄花菜的保鲜效果最佳,能够降低质量损失率,有效地抑制VC、还原糖含量的降低,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二者结合处理过的黄花菜在(4±0.5)℃、相对湿度75%~80%的环境中贮藏18 d后,好花率仍然保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8.
超声辅助烫漂对黄花菜干制品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不同漂烫温度及超声辅助漂烫预处理对黄花菜干制品色泽的影响,分别在70、80、90℃三种温度下烫漂及超声辅助烫漂对黄花菜进行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所得干制品褐变度、色泽、抗坏血酸、叶绿素及5-羟甲基糠醛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漂烫温度升高,预处理时间变短,抗坏血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提高,褐变度与5-羟甲基糠醛含量降低,产品色泽较好。与普通烫漂处理相比,经功率密度为0.4 W/cm~2超声烫漂处理后干燥所得的产品抗坏血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褐变度与5-羟甲基糠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色泽更好。烫漂温度为90℃、功率密度为0.4 W/cm~2时超声预处理的干制品抗坏血酸和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别为0.4067 mg/g和0.87 mg/g,而褐变度、5-羟甲基糠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色泽最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黄花菜游离氨基酸组成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黄花菜品种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含量、组成及其呈味效果差异,以湖南省主栽的10 个黄花菜地方特色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检测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采用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各指标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法进行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花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丰富,含有14~17 种氨基酸,总量为13.935 mg/g。不同黄花菜品种之间氨基酸总量(total free amino acid,TFAA)、人体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呈味氨基酸(taste-active amino acid,DAA)及限制氨基酸(limiting amino acid,LAA)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冲天花中FAA、EAA、DAA及LAA的含量均最高。谷氨酸对黄花菜风味的影响最大,TAV在3.53~7.51之间,平均值达到5.66。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3 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242%,较好地反映黄花菜中FAA的综合信息,综合得分排列前3 位的品种是冲天花、驼驼花、八月花。采用聚类分析将10 个黄花菜品种分为4 类,该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较好地反映出黄花菜不同种质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大花萱草化学除草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杜娥  张志国  马力 《农药》2005,44(7):328-330
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middendorfii)移栽定植后施用33%二甲戊乐灵乳油、72%异丙甲草胺乳油进行土壤处理防除杂草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0d,33%二甲戊乐灵1500ml/hm^2(制剂含量,下同)除草效果在92%以上,72%异丙甲草胺1350~1800ml/hm^2除草效果则在90%以上。应用上述剂量除草剂定植后施用于大花萱草田,对大花萱草植株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