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5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浅景深图像中平滑前景区域深度提取误差大的问题,基于像素点分类思想对深度值进行修正,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小波线索的、可同时面向单幅浅景深图像和广角图像的深度图提取算法.首先使用小波分析法在多个尺度下提取图像深度信息;然后提出自适应分类法并根据尺度与深度变化规律对像素点做深度修正,得到深度图;最后结合区域生长与边缘分割算法对深度图进行区域优化.为了加快深度计算,还提出了快速zerocount法以及多尺度加速法来满足标清视频实时处理要求.实验结果证明,采用文中算法获得的深度图相对深度正确,前景和背景区域深度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同区域对绘制虚拟视点图像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及深度估计不准确导致时域抖动效应影响压缩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虚拟视点图像绘制的深度图压缩算法。通过彩色图像帧差、深度图边缘提取等相关处理过程,提取深度图的静态区域、边缘区域以及动态区域。对深度图边缘区域使用了较低的量化系数,以提高深度图边缘区域编码质量;根据深度图各个区域的编码模式特点,仅对部分编码模式而不是所有模式进行率失真优化搜索,以提高深度图的编码速度;对于深度图P帧的静态区域,合理地采用了SKIP模式,以消除由于深度估计算法的局限性导致时域抖动效应对深度图压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H.264编码方案相比,本文方案在传输码流大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最终虚拟视点图像边缘区域的绘制质量,其余区域主观质量相近,而深度图编码时间则节省了约77~87%。  相似文献   
3.
光场相机采用微透镜阵列测量场景中所有光线的辐射度和方向信息;因为它们捕捉的是一个场景中的四维光场信息,所以大大增强了当前商用相机性能;通过处理这些已经记录的光场信息,这些相机能够在拍摄后重新聚焦场景和获得三维信息;文章基于光场相机结合焦点堆栈变换,引入新的超分辨率焦点堆栈,提出了一种新的同时估计深度图和场景全聚焦超分辨率图像的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可以获得很好的重聚焦图像和深度图。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基于多视图的三维重建方法未充分考虑像素点在其余视图的可见性,从而导致重建完整度不足,且在弱纹理和遮挡区域重建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分辨率的三维重建网络。首先提出了一种引入可见性感知的自适应成本聚合方法用于成本量的聚合,通过网络获取视图中像素点的可见性,可以提高遮挡区域重建完整性;采用基于方差预测每像素视差范围,构建空间变化的深度假设面用于分阶段重建,在最后一阶段提出了基于卷积空间传播网络的深度图优化模块,以获得优化的深度图;最后采用改进深度图融合算法,结合所有视图的像素点与3D点的重投影误差进行一致性检查,得到密集点云。在DTU 数据集上与其他方法的定量定性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重建出细节上表现更好的场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人头检测方法对光线变化敏感和易受阴影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人头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运动目标检测,得到运动人员所在区域;然后对该区域使用改进的立体匹配算法,该匹配算法对传统的WTA匹配算法进行改进,只对强纹理点进行匹配,对弱纹理点只进行视差验证,并根据三角投影原理计算出深度图.由于深度图中人员与周围场景的深度分布不同,根据深度分布将人头区域提取出来,得到候选区域,最后将候选区域经过形态学运算并根据区域轮廓的特征来判断是否为人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光线环境条件下的检测正确率为94%以上,误检测率仅为5.77%,检测精度高,对光线和阴影的抗干扰性良好,能够很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相似文献   
6.
一种改进的非锐化掩模深度图像增强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深度图像平滑过程中会模糊细节的缺点,提出了自适应的非锐化掩模深度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将深度图对应的彩色图像作为联合双边滤波的引导图,利用彩色图像相关特征修复了深度图像的缺失和毛糙,然后将双边滤波后的深度图像与高斯滤波后的深度图像作差,提取出不含噪声的高频部分,克服了经典非锐化掩模算法放大高频噪声的缺点,最后根据边缘以及细节的模糊程度,自适应地调节叠加到图像上的高频部分.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算法有效地增强了深度图像细节,抑制了平坦区域的噪声,并填补了边缘缺失,较好地改善了深度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的视频抠像算法交互频繁、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利用从Kinect获得的深度图信息、彩色信息以及视频中运动信息,提出基于Kinect的自动视频抠像算法。采用改进的三帧间差分法检测视频中的感兴趣区域(ROI),根据深度图信息改进自动种子增长区域算法,估算粗略的前景掩膜;通过数学形态学和逻辑操作去除粗前景区域的杂点,自动生成大致的三分图;采用改进的Shared Matting算法,得到精确的视频抠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避免了人工交互,精度高且速度快。  相似文献   
8.
该文研究了一种2D转3D处理中深度图超平滑处理算法,本算法在加权平均滤波器的基础上引入像素相关度,对平滑窗内的像素点进行选择,减少了区域外的点对中心像素的影响,有效解决了均值滤波器能引起区域边缘模糊的问题。同时,使用verilog语言实现了此算法,并且通过modelsim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9.
3维高效视频编码(3D-HEVC)标准是最新的3维(3D)视频编码标准,但由于其引入深度图编码技术导致编码复杂度大幅增加。其中,深度图帧内编码单元(CU)的四叉树划分占3D-HEVC编码复杂度的90%以上。对此,在3D-HEVC深度图帧内编码模式下,针对CU四叉树划分复杂度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CU划分结构快速预测方案。首先,构建学习深度图CU划分结构信息的数据集;其次,搭建预测CU划分结构的多分支卷积神经网络(MB-CNN)模型,并利用构建的数据集训练MB-CNN模型;最后,将MB-CNN模型嵌入3D-HEVC的测试平台,通过直接预测深度图帧内编码模式下CU的划分结构来降低CU划分复杂度。与标准算法相比,编码复杂度平均降低了37.4%。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影响合成视点质量的前提下,该文所提算法有效地降低了3D-HEVC的编码复杂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空域上下采样的深度编码框架中,由边缘信息损失带来的视点绘制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视点绘制质量的深度图像分块自适应压缩采样方法。在基于分块压缩感知和光滑Landweber投影重构的BCS_SPL框架下,利用图像块的方差表征其边缘信息,并据此进行自适应采样,以提高深度图像重构和视点合成质量。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采样率下,相比上下采样和BCS_SPL方法,本文提出的分块自适应压缩感知方法在绘制视点的PSNR和主观质量上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