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40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15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水溶液体系金属锂电池又称锂水电池,它以水溶液作为电解质,以玻璃陶瓷电解质膜保护的金属锂作为负极,以空气或海水电极作为正极。对锂水电池技术近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2.
当今锂硫电池由于其高理论比能量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电解质作为锂硫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异程度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简要介绍了锂硫电池体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对该电池体系用电解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尤其是液态电解质;对上述电解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3.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必须降低配网故障,减少跳闸率。通电线路故障主要出现在线路和变电方面,我们应该及时做好规划,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人民生活和生产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64.
基于水库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耦合模拟模型,建立了基于河道内与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及下游灌溉用水需求双重作用的水资源优化调控模型,研制和开发了集数据库、模型库和人机交互界面等于一体的水资源优化调控模型计算软件,并以沈阳市洗北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石佛寺供水系统不同组合方案长系列逐月调算和对比分析,提出了推荐的石佛寺供水系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优化调控模式和设计供水规模.研究结果为沈阳市的协调发展尤其是沈北地区未来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安全的供水保障,且可推动我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优化调控理论研究和应用,为其他地区和流域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齐鹏飞  敬和民  孙维  丁飞 《热加工工艺》2012,41(13):151-153,156
介绍了高强度CO2气体保护焊实芯焊丝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分析了制约我国高强度焊丝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高强度CO2气体保护焊实芯焊丝发展所面的问题及将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6.
ZigBee技术的硬件实现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成本和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支持嵌入式应用,目标是填补低速率无线应用市场的空白。本文介绍了ZigBee技术的体系结构及特点,并结合Chipcon公司生产的符合ZigBee标准的CC2420无线射频收发芯片,分析了其硬件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67.
丁飞  胡信国  张翠芬 《功能材料》2006,37(7):1142-1145
首次利用1,3-二氧五环(DOL)对金属锂电极进行预处理,以使该电极钝化,提高其界面稳定性.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表明,当金属锂电极长时间浸泡在电解液中时,经过DOL预处理的锂电极与未经处理的锂电极相比,具有更低、更稳定界面阻抗.同时,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也证明,在长时间浸泡后,经过预处理的锂电极表面要比未经处理的锂电极表面,更加平整,并有更少的锂枝晶出现.显然,DOL预处理对锂电极具有很好的钝化作用.进而,由于预处理在锂电极表面生成稳定的界面膜所具有的钝化作用,经过该处理的锂电极在连续的充放电循环中,显示出更高的循环效率.  相似文献   
68.
热等离子体制备的超细球形氧化铝具有表面致密光滑、分散性好等特点,本工作以超细球形氧化铝为原料,通过浸渍提拉烧结法,制备了孔径分布窄、渗透通量高的陶瓷超滤膜,研究了烧结温度对陶瓷膜微孔结构的演化、孔径分布和渗透通量的影响。随后对1250℃下烧结的陶瓷膜进行了纳米硅水分散液过滤处理,采用不同堵塞模型分析了陶瓷膜过滤纳米硅水分散液的膜污染过程。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烧结温度调控陶瓷膜的微孔结构,当烧结温度为1250℃时,陶瓷膜的孔径分布较窄,孔径大小为25?65 nm,渗透通量为986.4 L/(m2?h)。超细球形氧化铝粒径分布较窄及表面致密光滑有助于1250℃下烧结形成均匀的烧结颈,提供了陶瓷膜较窄的孔径分布。对1250℃下烧结的陶瓷膜进行了纳米硅水分散液过滤处理后其浊度下降为0.231 NTU,浊度去除率达99.96%。采用不同堵塞模型分析了陶瓷膜过滤纳米硅水分散液的膜污染过程,结果表明,纳米硅水分散液的堵塞模型是滤饼过滤,属于可逆污染。  相似文献   
69.
基于CC2420的温室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针对现代温室的生产和发展需要,研发了一种由微机与AT89S53单片机系统为核心的温室无线数据采集系统,通过CC2420无线收发模块实现温室内各种生长环境检测传感器无线化,现场从机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信道传送到主机,主机通过RS232与上位机PC进行串行通信,采用Visual Basic6.0作为软件开发工具设计了实时监控平台,从而实现温室内作物生长环境的无线智能调控,该系统结构简单、传输可靠和可扩展性好,从而为解决传统温室有线系统的局限性提供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0.
现代温室分布式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温室数据采集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方案,通过无线技术建立的温室数据采集系统在成本、可靠性和移动性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为解决传统温室有线系统的局限性提供了技术措施。系统运行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具有人性化,提高温室环境信息管理自动化程度,为设施农业种植决策提供依据,从而进行高产值和高效益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