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43篇
金属工艺   27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多级框架锚杆是加固高边坡的一种常用工程结构,合理确定其在边坡分级开挖过程中所承受的坡体压力荷载是设计计算的关键环节之一。依托遂资高速公路一路堑高边坡多级框架锚杆加固工程,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方法,模拟了边坡分级开挖施工过程,获得了各级锚杆框架梁上的坡体压力分布规律和变化特征,以及下面坡级开挖对上面坡级的锚杆框架梁上坡体压力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各级坡框架梁上坡体压力整体均具有中间大两端小的特点,在下面的1—2级坡体开挖完成后的工况是各级框架梁受力的最不利工况,在工程设计中应主要以这些工况作为各级框架梁的控制设计的工况。  相似文献   
92.
电场作用下预设升温速度对W-C-Co体系燃烧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热模拟试验研究了电场作用下预设升温速度对W C Co体系燃烧合成过程、产物成分及产物显微结构的影响。结合试样加热过程中表现出的升温特性与产物的X射线衍射结果(XRD)分析发现:试样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发生合成反应,即当预设升温速度为6 0 0℃/s~180 0℃/s时,点火温度在4 70℃~74 0℃范围内变化,且预设升温速度越快,试样的点火温度越低,点火延迟时间越短;随着预设升温速度的增加,合成产物中W2 C衍射峰值降低至消失,而WC衍射峰值升高。扫描电镜结果还显示随着预设升温速度增加,合成产物中WC颗粒减小。  相似文献   
93.
功率电子模块正朝着高频、高可靠性、低损耗的方向发展,其种类日新月异。同时,模块的封装结构、模块内部芯片及其与基板的互连方式、封装材料的选择、制备工艺等诸多问题对其封装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章结合了近年来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各类功率电子模块(GTR、MOSFET、IGBT、IPM、PEBB、IPEM)的内部结构、性能特点及其研究动态,并对其封装结构及主要封装技术,如基板材料、键合互连工艺、封装材料和散热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4.
钛铝涡轮轴与K418合金轴套过盈配合内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限元ABAQUS软件对钛铝涡轮轴与K418合金轴套的过盈配合进行了详细研究,分别从过盈量、连接件几何结构和装配长度等因素入手,分析了压装过程中应力的变化情况,指出应力最大的位置,从理论上提出降低应力和提高寿命的措施。比较钛铝涡轮轴与K418合金轴套不同过盈量下及不同接触长度下过盈配合装配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过盈量是影响装配应力的主要因素,得出较合理的过盈量应在0.15 mm左右,装配接触长度对装配应力也有一定影响。通过不同过渡圆角的模拟计算发现过渡圆角的大小对应力的影响较大,与压装过程中出现的应力峰值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设计时可以采取在合适的范围内增大过渡圆角或添加去应力槽的方式减小应力集中现象,从而降低装配过程中出现的应力峰值,减少对涡轮轴材料的损伤。  相似文献   
95.
K418合金缺口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缺口半径的K418材料平板试样进行静拉伸实验宏观结果分析、组织观察及断口观察分析,研究了K418材料的缺口敏感性及断裂机制。结果表明:由于缺口根部的应力集中,试样的裂纹首先起裂在缺口根部,然后沿着缺陷处进一步扩展直至断裂。材料的抗拉强度随着材料缺口半径的增加及应力集中系数的降低而降低。缺口敏感性在缺口根部半径尺寸位于0.13~0.25 mm之间有一个临界值,当缺口半径尺寸等于或大于这一值时试样存在缺口敏感性,即缺口敏感性指标NSR值小于1;当缺口半径尺寸小于这一临界值时试样不存在缺口敏感度,即NSR接近1。K418材料的原始铸态晶粒尺寸粗大;枝晶偏析、缩松是其主要的缺陷组织。另外该材料的断裂即不是一般的典型脆性断裂,也不是典型的韧性断裂。它是韧脆混合的断裂,韧性断裂的特征表现为有一定的韧窝及撕裂棱。而脆性的特征表现为光滑明亮的解理小平面,同时在小平面内也出现二次微裂纹。同时在这种韧脆混合的断裂形态中也可以看到存在很多柱状树枝晶,疏松及枝晶偏析,这与材料在凝固时的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
甲浸渍法将 Ni~(2+)负载到含 Pr~(3+)的γ-Al_2 O_3 载体上得到的 Ni/Pr~(3+)-γ-kl_2 O_3 催化剂,对 CO 加氢甲烷化的活性明显高于 Ni/γ~Al_2 O_3。在常压、260℃、H_2/CO=3.5、空速6100时~(-1)的实验条件下,甲烷时空收率提高约50倍。最适宜镨含量为1w%,且添加 Pr~(3+)后不改变 Ni/γ-Al_2 O_3 上 CO 加氢甲烷化反应的机理。经 XRD、TEM、SEM、TPR 及改变催化剂制法等实验说明,Pr~(3+)先与载体γ-Al_2 O_3 发生相互作用,即 Pr~(3+)被γ-Al_2 O_3 稳定,减少或阻碍γ-Al_2 O_3 再与 Ni~(2+)离子发生化学作用生成 NiAl_2 O_4。结果催化剂表面“自由”NiO 较多,可在较低温度(310℃)下还原。还原后,表面富 Ni,故可提高 CO 甲烷化的活性。  相似文献   
97.
98.
采用组态控制技术和智能模块对王希鲁橡胶坝工程的渗压、水位等数据进行了实时采集与处理,系统投入使用后运行良好。软硬件的组态方式方便、灵活、可扩展性强,在水利工程及其他工程的数据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高导热聚合物基复合封装材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电子封装密度的提高对传统环氧塑封料的导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高导热的陶瓷颗粒/纤维材料添加到聚合物塑封材料中可获得导热性能好的复合型电子封装材料。文章结合高导热环氧塑封材料的研究工作,评述了高热导聚合物基复合封装材料的材料体系、性能特点和在微电子封装中的应用情况。分析讨论了影响聚合物基复合电子封装材料导热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因素,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基复合电子封装材料导热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0.
采用Co(NO_3)_2对活性炭进行改性,考察浸渍浓度和吸附温度等条件对活性炭吸附NO性能的影响,并对已吸附NO的0.3 mol·L~(-1)的Co(NO_3)_2改性活性炭进行再生。通过BET、SEM、吸附等温线和FT-IR表征样品的比表面积、颗粒形貌和表面官能团。结果表明,当浸渍溶液浓度为0.3 mol·L~(-1)时,吸附效果最佳,80 min时吸附效率达88.90%。活性炭的吸附效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用0.3 mol·L~(-1)Co(NO_3)_2改性的活性炭在200℃时的吸附效率大于90%,并可持续50 min。SEM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在Co(NO_3)_2改性的活性炭表面和孔隙生成了Co_3O_4,促进NO催化氧化为NO_2并进行吸附。加热再生后的0.3 mol·L~(-1)Co(NO_3)_2改性活性炭对NO的吸附效率在60 min内仍高于88.90%,再生效果较好,可持续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