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1.
介绍了球铁排气歧管铸件的结构特点、对材料的要求及铸造工艺要点。分析了球化剂中Mg、RE、Ba、Ca、Bi和Sb等元素的作用。为确保铸件球化率高、石墨球细小、铁素体基体中不出现碳化物,研制了高效低RE合金球化剂。采用该球化剂生产的QTRSi4Mo1排气歧管铸件与采用FeSiMg7RE3合金球化剂生产的相比,消除了渗碳体、细化了石墨球、3.2 mm薄壁处和厚壁处的铸态珠光体体积分数可以分别有效地控制在15%和10%以内。  相似文献   
22.
沙丁胺醇与瘦肉精同属于禁用的饲料添加剂,可以在动物体内大量残留,人体过量摄入会引起中毒反应。为了建立沙丁胺醇的快速检测方法,从硫酸沙丁胺醇出发制备了半抗原沙丁胺醇丁二酸衍生物,用混合酸酐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钥孔嘁血蓝蛋白(KLH)偶联作为免疫抗原制备了沙丁胺醇的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沙丁胺醇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该方法抗体最佳包被抗体量为1μg/孔,酶标抗原稀释比例为1∶16000,掩蔽剂采用脱脂奶粉。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I,C50为0.90ng/mLI,C15达到了0.05ng/mL,远低于国家残留限量标准,与沙丁胺醇的结构类似物基本没有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23.
阐述了国外液压凿岩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在露天岩矿工程中应用的优势。介绍了国内这方面的情况和发展的步骤及前景。  相似文献   
24.
AVO属性叠加剖面的正演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从Zoeppritz方程级数表达式出发,导出了用于AVO属性叠加剖面正演模拟的数学模型。这些数学模型适用于界面两侧弹性参数变化较大的情况,尤其适合于AVO定量分析和定论研究的需要。对长庆油田某一气藏的AVO分析表明,本文给出了模型的正演方法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冲击应力波设计模型:冲击应力波设计模型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击式凿岩过程实质上是冲击应力波产生和传递过程。因而冲击应力波设计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研究了冲击应力波的基本特征、设计目标和约束条件,建立了冲击应力波设计数学模型。图3,参11。  相似文献   
26.
张贵林  杨守襄 《农药》1989,28(3):5-6
本文对百菌清烟剂(烟柱、烟粉)点燃放烟后烟粒的分布、沉降动态进行了研究,明确了亩用300克10%百菌清烟柱每个放烟点有效扩散距离达15米以上,在温室大棚内每个放烟点有效防治面积为0.27~0.45亩,小棚有效防治面积为0.09~0.13亩。  相似文献   
27.
密度随深度变化的二度体重力正演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岩的密度是随深度而变的,用重力资料研究盆地及其内部构造时必须考虑变密度的情况。本文把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表示成任意次多项式函数,推导出了计算任意和规则开头二度变密度体重力异常的通用解析公式。通过对有关理论模型的计算,与其它已知方法对比表明,本文方法和公式正确、适合性强。  相似文献   
28.
对精炼渣泡沫化的部分影响因素做了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渣碱度高不利于发泡;基础渣中的CaF2在发泡过程中起双重作用;发泡剂的颗粒度和碳的过剩系数对渣发泡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本文研究了CD_2与熔池钢液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在CO_2作用下,熔池中氧的传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底吹CD_2+N_2混合气体时,低碳域中[C]-[O]反应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30.
郭木星  陈襄武 《炼钢》1993,9(2):42-46,36
在感应炉上进行的底吹CO_2、N_2、CO_2+N_2的复吹模拟实验研究表明,熔池中氮的行为受底吹气体性质、脱碳速度和钢液氧化性的影响;钢液吸氮的动力学规律,随底吹气体的性质不同而有差别,底吹单一CO_2或N_2时,分别为二级反应和一级反应,并求得二级反应的速度常数和氮在钢液中的传质系数分别为K_(-1)=0.044(Wt%)~(-1)·cm·s~(-1),K_d=0.0308cm·s~(-1),底吹CO_2+N_2混合气体时,近似表观二级反应,其表观速度常数K_2=0.0406(Wt%)~(-1)cm·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