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87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国内首套焦炉气甲烷化制CNG装置运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首套焦炉气甲烷化制天然气工业化装置的工艺原理。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硫化和甲烷化催化剂的还原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工艺简单、操作平稳、设备投资少、能耗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72.
热管道布置与应力分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兴 《石油化工设计》1999,16(3):10-15,19
本文简述热管道布置与热管道应力分析的原理、方法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分析了影响管道应力及固定点推力的因素及相互间的关系。以对热管道的设计、施工、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1.作业中的注意事项(1)柔和平顺操作。作业时应避免粗暴操作,防止产生冲击负荷。作业时产生的冲击负荷,会使结构件过早磨损、断裂、破碎,液压元件损坏:油封和高压油管接头与胶管的压合处会过早失效漏油或爆管,溢流阀频繁动作使油温上升。如我单位有一台UH171型正铲挖掘机,作业中每隔4~6天斗门油管就要漏油或爆裂,检查结果为斗门开、闭时强烈撞击限位块和门框所致。防止产生冲击负荷的措施: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74.
大数据思维已经进入多个行业领域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研究大数据在其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方法,以此使检验单位能够在建设风险评价体系、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内部管理以及拓展经营业务的环节中有效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特种设备检验效率与质量,获取更高的经营收益.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新疆某焦化厂高碳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LNG)装置的概况及甲烷化工艺流程,重点分析了甲烷化催化剂在近3年间的运行情况。运行数据显示:甲烷化催化剂经过长周期运行,催化剂性能保持良好,甲烷化工段出口未检出CO和CO2,各反应器床层压差保持在初始值附近,未明显上升,且催化剂还具有较好的裂解功能。  相似文献   
76.
T504型常温COS水解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T504型常温COS水解催化剂,研究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在常温(30℃)下,该催化剂上COS转化率已高达99.9%,过多的水汽或CO2,H2S等酸性气体均匀使催化剂活性降低,在有O2存在时,反应温度提高,催化剂中毒速度加快,增加反应压力,减小催化剂粒度及气氛中少量的NH3均使COS转化率提高。  相似文献   
77.
对原料气的常温精脱硫,该文介绍了一种 EH—1Q COS 水解催化剂串 EAC 活性炭的新工艺。该工艺在湖南益阳地区氮肥厂使用已1年多,效益显著:(1)联醇催化剂寿命从原来的60~70天延长至180天左右;(2)节省催化剂,提高联醇产量,年降低能耗费用达80万元。  相似文献   
78.
<正> 湖北省化学研究所开发的EH—lQ型常温氧硫化碳水解催化剂、EAC一1型活性炭精脱硫剂和常温精脱硫新工艺最近获1994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1993年4月通过化工部科技司和湖北省科委联合主持的专家鉴定,鉴定意见认为EH—lQ型氧硫化碳水解催化剂的主要性能居国际领先水平,EAC—1型活性炭精脱硫剂处国际先进水平,常温精脱硫新工艺为国际首创,两种产品分别被化工部化肥催化剂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命名为T504型氧硫化碳水解催化剂和T101型活性炭精脱硫剂,列为国家正式产品.经国家科委批准列入1995年国家级新产品与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  相似文献   
79.
使用DQ型球形高效催化剂在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不需要更改设备和操作方法,操作平稳,单釜产量高(12m^3聚合釜,大多在100袋以上);氢调敏感,聚合物等规指数可调性好,表观密度较高(0.44-0.45g/mL);聚合物流动性好。  相似文献   
80.
采用等体积浸渍方法制备CoMo催化剂,选用不同预硫化方法制备一系列硫化型CoMo催化剂,考察反应温度和空速对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并与对比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硫化型CoMo催化剂在不同温度和空速下,具有较好活性,在200 h周期实验中,硫化型CoMo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脱硫率98.7%。TEM表征显示,硫化型CoMo催化剂具有更多的MoS_2堆垛层,形成更多高活性Co-Mo-SⅡ型活性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