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45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31.
时间管理是HLA的一项关健服务。本文综合介绍了IEEEl516规范中时间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消息的排序传递以及仿真中逻辑时间的推进机制,然后结合RTI开发的工程实践,阐述了在设计和实现符合规范的时间管理服务时的具体做法,给出了基于CORBA的RTI时间管理服务的实现模型。  相似文献   
132.
OMG通告服务中事件过滤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一个满足OMG通告服务规范1.0的通告服务事件过滤功能的实现,说明了其设计原则。提出了实现方案。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该实现力求结构简单,易于升级。  相似文献   
133.
一种双层P2P结构的语义服务发现模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刘志忠  王怀民  周斌 《软件学报》2007,18(8):1922-1932
在开放的Internet环境下,多本体共存是一种必然.同时,集中式的语义服务发现机制是整个面向服务计算的瓶颈,导致系统的可扩展性差.为了支持多本体共存并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提出一种双层P2P语义服务发现模型.该模型以本体社区为核心,将iVCE(Internet-based virtual computing environment)的核心概念集成到P2P模型中.基于该模型,提出一种分两个阶段、3个步骤的服务发现算法.除了在本体社区内以外,算法还可以实现跨社区的服务发现.在本体社区内,算法首先根据语义相似性选定相应的注册服务器,然后再利用逻辑推理来实施精确的服务匹配.而跨社区的服务发现则按照一定的策略实施.该模型适用于多本体共存的开放环境.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参数配置,模型能在查全率和服务发现响应时间之间加以折衷,并取得较好的结果;另外,模型能够在不降低服务查全率的情况下降低注册服务节点的平均负载.  相似文献   
134.
在访问控制领域,代理(delegation)对于提高授权管理活动的灵活性和伸缩性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中间件中提供代理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将信任管理思想引入中间件框架中,提出一种通用信任管理中间件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基于分布计算环境StarBus设计实现了信任管理中间件Star-TMM。同其他典型中间件平台相比,Star-TMM能够有效地支持授权代理和能力代理两种重要代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5.
基于HLA的时间同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间同步是实时仿真的重要技术,高层体系结构HLA既支持基于物理时间的同步方法,也支持基于逻辑时间的同步方法。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基于HLA的各类时间同步技术,包括物理时间同步方法、同步点方法以及基于逻辑时间的保守同步推进方法和乐观同步推进方法。  相似文献   
136.
本文在常数度量的Cactus系统基础上设计了一种Smart-Broadcast算法,它在大规模节点的情况下同时具有高效搜索和低消息负载的特点。本文描述了Smart-Broadcast算法,并对其进行了性能模拟与分析。实验证明,Smart-Broadcast算法在消息开销和路由开销两个方面具有较好的折衷效率。  相似文献   
137.
DyTrust:一种P2P系统中基于时间帧的动态信任模型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常俊胜  王怀民  尹刚 《计算机学报》2006,29(8):1301-1307
针对现有的信任模型对节点行为改变的动态适应能力和对反馈信息的有效聚合能力支持不足,提出一个基于时间帧的动态信任模型DyTrust,使用时间帧标示出经验和推荐的时间特性,引入近期信任、长期信任、累积滥用信任和反馈可信度4个参数来计算节点信任度,并通过反馈控制机制动态调节上述参数,提高了信任模型的动态适应能力.仿真实验表明,与已有的信任模型相比,DyTrust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能力和反馈信息有效聚合能力,能够有效处理动态恶意节点策略性的行为改变和不诚实反馈对系统的攻击.  相似文献   
138.
P2P系统中信任评估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如何有效处理恶意节点的策略性行为改变.现有的信任度量对信任关系的动态性的支持不足,影响了信任评估的准确性和动态适应能力.为此,提出一个自适应的动态信任度量,该模型充分考虑经验和时间因素对信任动态性的影响,引入了自适应遗忘因子和累积滥用信任两个参数来更新节点信任度,并通过反馈控制机制动态调节上述参数,提高了信任模型的动态适应能力.仿真实验表明,和已有的信任模型相比,提出的动态信任度量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处理动态恶意节点策略性的行为改变对系统的攻击.  相似文献   
139.
基于硬件虚拟化技术的隐藏进程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越来越多的PC用户习惯于从互联网上下载和执行各类软件,潜在的自隐藏恶意代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安全问题,而进程隐藏是这类恶意代码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规避检测的自隐藏技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硬件虚拟化技术的隐藏进程检测技术——Libra。Libra通过构造一个轻量级的虚拟机监视器(libra virtual machine monitor,LibraVMM)实现了从虚拟层隐式获取真实进程列表(true process list, TPL)的新技术。与已有的基于虚拟机技术的解决方案相比,Libra  相似文献   
140.
一种基于补偿代价的长事务调度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锐  郭长国  王怀民 《软件学报》2009,20(3):744-753
服务组合应用中的事务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一个事务被划分成多个分布的子事务.补偿机制是保证长事务原子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允许在语义上逆转一个已提交子事务的结果.然而,补偿的代价可能是巨大的.针对该问题,在分析并定义事务补偿代价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子事务延迟提交算法――STCD(subtransactions committingdelay)算法,与传统子事务执行后立即提交的方法相比,STCD 算法允许某个全局事务的子事务在提交前根据自身的补偿代价和全局事务的运行状态动态确定提交时间,使可能的补偿操作变更为回滚操作.算法的正确性得以证明.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事务失败时,STCD 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补偿活动的数目,降低补偿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