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20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92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01.
红曲米中凝乳酶产生菌的筛选及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曲米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添加剂,红曲米中微生物所产凝乳酶具有凝乳作用.采用酪蛋白平板法和Arima时间法筛选出了1株产生凝乳酶能力强的菌株M5.通过正交试验,对该霉菌产凝乳酶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 结果表明,PDA 培养基是该霉菌产凝乳酶的最佳培养基,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转速为160 r/min、振荡培养72 h,凝乳活力可达到150.6 SU.  相似文献   
102.
使用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VER)与双酚F型环氧树脂(EP)同步固化的方法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力学和热性能以及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与乙烯基酯树脂的质量比为90∶10时,所得到的树脂体系在韧性提高的同时,耐热性能(Tg)也有明显的提高,获得了一种兼具韧性和耐热性能的树脂基体.  相似文献   
103.
采用蓝色刺孢霉所产的新型凝乳酶生产干酪。研究探讨了发酵剂添加量、CaCl2添加量、凝乳酶质量浓度和pH对其凝乳特性的影响。研究确定用新型凝乳酶生产干酪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剂添加量0.2 g/L,CaCl2添加量为0.02%,pH 5.9,新型凝乳酶添加量为2%。试验中选用的这种新型凝乳酶生产的干酪风味柔和,组织状态细腻,产品质量好。  相似文献   
104.
嫩化剂在牛肉干制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不同嫩化剂氯化钙、复合磷酸盐、木瓜蛋白酶,针对嫩化剂对牛肉干剪切力及质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不同嫩化剂对牛肉干剪切力及质构的影响是有差别的,综合产品品质和生产成本,木瓜蛋白酶和氯化钙的复配嫰化剂为最佳选择,通过对复配实验分析,得到最佳配比为1∶9,最佳添加量为1%,最佳嫩化温度为55℃,最佳嫩化时间为2h。  相似文献   
105.
发酵香肠乳酸菌发酵剂筛选标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乳酸菌是发酵香肠最重要的发酵剂菌种。本文介绍了发酵香中乳酸菌的作用,乳酸菌发酵剂的发展历史,着重探讨了发酵香肠乳酸菌发酵剂筛选标准。  相似文献   
106.
仙人掌清汁生产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米邦塔”仙人掌茎为原料,对仙人掌清汁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85℃热水将去皮仙人掌热烫1min,用0.10%抗坏血酸和0.05%柠檬酸浸泡护色,打浆制汁,加入α-淀粉酶酶解,使汁澄清;得出最佳酶解条件:加酶量0.03%、pH4.5、温度50℃、时间3h,在此条件下,仙人掌的出汁率较高且澄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7.
酵母和乳酸菌共发酵生产苏打饼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乳酸菌的作用条件和添加量时成苏打饼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乳酸菌在第一次调粉时加入量6%、第一次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4.5h,食盐用量1.5%时,能改善成 苏打饼干的风味与口感、粗糙度与酥松度、组织结构与粘牙度。  相似文献   
108.
碳纤维/乙烯基酯树脂拉挤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PAN基碳纤维在线热氧化表面处理,分析了处理前后碳纤维的表面形貌,通过拉挤成型工艺制备出碳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对拉挤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观察以及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碳纤维经表面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增加,与乙烯基酯树脂的界面粘结性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层间剪切强度得到显著提高。对不同界面性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动态热机械分析(DMTA),认为界面性能的改善可降低损耗模量,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09.
PVP塑性界面层对CF/V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热塑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商用炭纤雏(CF)表面进行不同的涂覆处理后,制备了炭纤维/乙烯基酯树脂基单向复合材料(CF/VE)。研究了PVP塑性界面层对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弯曲性能、断口形貌及动态热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炭纤维保持原环氧上胶层的基础上直接涂覆PVP时。复合材料的ILSS和弯曲性能提高,纤维与乙烯基酯树脂基体的粘结性能得到改善;炭纤维脱除原环氧上胶层后涂覆PVP时。复合材料的ILSS和弯曲强度降低,纤维与基体的粘结性能变差;塑性PVP界面层的存在使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弯曲模量提高,储能模量(E’)和能量损耗增大。  相似文献   
110.
用中性蛋白酶水解血粉,研究了酶浓度、底物浓度、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血粉水解蛋白得率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为6%,反应时间为4h,加酶量为1.6mL,pH为7.0,反应温度为65℃。水解后的血粉液添加到火腿中代替瘦肉,通过实验可知,1%的水解血粉可代替3%猪肉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