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68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交流输电线路采取同塔双回架设方式时,必须对由于回路间电气耦合而产生的感应电压、电流问题进行关注,并对线路的接地开关参数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运行安全。对于2条并行架设的单回线路,当回路间距较近时,其回路间的电磁耦合作用也较强,使得感应电压、电流问题也较为突出,需要采取措施加以限制。目前该问题尚未引起关注,也未开展限制措施研究。依托西北地区某在建的750 kV并行单回架设线路,采用EMTP电磁暂态仿真工具对其感应电压和电流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其静电感应电压高且超过现有接地开关技术参数的突出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线路换位及相序布置方式,可以明显降低感应电压、电流水平,解决接地开关设备选型问题。研究成果为限制超/特高压强耦合并行单回架设线路的感应电压、电流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2.
53.
介绍了南方电网黑启动方案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过程,包括直调系统的黑启动方案和全网的重建。南方电网的黑启动采用多区域、多分区同时启动原则,在分区和区域复电后,通过分区间或区域间的互联和送电以及500 kV主网架的重建,逐步扩大电网规模和加强网络结构,直至全面恢复电网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4.
交流输电线路采取同塔双回架设方式时,必须对由于回路间电气耦合而产生的感应电压、电流问题进行关注,并对线路的接地开关参数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运行安全。对于2条并行架设的单回线路,当回路间距较近时,其回路问的电磁耦合作用也较强,使得感应电压、电流问题也较为突出,需要采取措施加以限制。目前该问题尚未引起关注,也未开展限制措施研究。依托西北地区某在建的750kV并行单回架设线路,采用EMTP电磁暂态仿真工具对其感应电压和电流问题进行研究,针对其静电感应电压高且超过现有接地开关技术参数的突出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线路换位及相序布置方式,可以明显降低感应电压、电流水平,解决接地开关设备选型问题。研究成果为限制超/特高压强耦合并行单回架设线路的感应电压、电流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5.
1 00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总结了1000kV同塔双回线路的特点及潜供电弧与单相重合闸时间的关系。利用电磁暂态程序,计算分析了线路长度、运行方式、高抗中性点小电抗阻值及输送潮流等因素对上述线路单相重合闸过程中潜供电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有高抗补偿的线路,当采用1s左右的重合闸时间时,单相重合闸过程中的潜供电流值应控制在35A以内;特高压同塔双回线双回与单回运行时,导线耦合作用的不同加大了高抗中性点小电抗合适阻值的选择难度;当同塔双回系统具有线路长、输送潮流大等特点时,潜供电弧可能难以自熄灭。目前,工程中常采用导线逆相序换位方式。但该方式无法完全消除回路间的耦合,因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56.
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单相重合闸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长治—南阳—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采用单相重合闸后的潜供电流、重合闸时间、过电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水平,在此基础上对重合闸时间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单相重合闸的时间应不低于0.6s。此外对重合闸过程中的清除接地故障过电压、重合闸过电压以及中性点小电抗的过电压问题也进行了分析,操作过电压水平均在允许范围内,中性点小电抗绝缘水平也满足重合闸要求。研究结果与系统调试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7.
采用电磁暂态程序对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系统调试中的零起升压、投切1000kV空载线路等试验进行数字仿真,预测了1000kV空载线路工频电压升高特性以及投切线路时的操作过电压水平。与现场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采用的仿真研究手段预测交流特高压输电系统的过电压及电磁暂态现象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58.
本文分析了其主变110kV侧发生铁磁谐振的可能性,仿真计算了铁磁谐振引起的过电压和过电流.提出了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中性点与地之间串接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铁磁谐振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59.
半波长输电线路特性与常规线路不同,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其断路器开断瞬态恢复电压(TRV)特性与常规线路有很大差别。为此,建立了特高压半波长交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了半波长线路在不同位置发生短路故障时,断路器开断的短路电流及TRV特性,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研究了抑制半波长线路断路器TRV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半波长线路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特性和TRV特性受故障点位置影响较大,在距断路器2 500~3 000 km的远端发生接地故障时,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水平较高,可能超过断路器出口故障时的短路电流水平,断路器开断远端故障时的TRV的峰值和上升率均较高,超过了现有标准中断路器试验允许值。半波长线路沿线装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后,MOA抑制了接地故障时的过电压,有助于降低TRV水平,但在部分位置故障时TRV仍然超过了允许值。采用沿线装设MOA和断路器装设分闸电阻的措施后,可以将特高压半波长线路断路器TRV限制在现有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60.
对不同换位形式下1 000 kV同塔双回线路的感应电压等问题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从限制感应电压、潜供电流、线路参数不平衡度的角度看,4段换位优于3段换位但多用1个换位塔;5段B型换位优于6段A型换位且可省1个换位塔;4段换位与6段A型换位的效果大致相当。为此,建议同塔双回线路着重考虑3种换位形式:3段换位(l/3,l/3,l/3)、4段换位(l /6,l/3,l/3,l/6)和5段B型换位(l/6,l/6,l/3,l/6,l/6)。一般不推荐采用2次以上的全循环换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