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5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电力系统负荷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负荷模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电力系统稳定计算提供精确的负荷模型。采用乐观或保守的负荷模型将会对电网安全或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型用电设备不断出现,负荷的动态特性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早期的简单负荷模型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互联电网稳定计算的需要。综述了负荷模型的发展历史、负荷建模的常用方法、常用负荷模型及对系统稳定的影响,结合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应该建立区域电网负荷模型动态数据库,并指出了下一步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电力系统稳定计算中,精确的负荷模型为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提供了保证。在利用统计综合法进行负荷建模时,如何提高多台感应电动机的聚合精度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对电动机进行分类、并针对同一类型的电动机采用稳态模型进行等值的聚合方法。最后,应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SD-BPA暂态稳定计算程序,将分类聚合前后的典型居民和典型商业电动机数据分别代入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聚合方法可以提高多台电动机的聚合精度。  相似文献   
33.
河南电网送端和受端负荷模型对稳定极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感应电动机负荷和恒阻抗负荷在暂态过程中的动态响应特性,说明负荷模型主要是通过有功特性对功角稳定性产生影响。通过对河南电网送端和受端负荷模型的调整及断面稳定极限的仿真计算,指出受暂态功角稳定性影响的送、受端断面稳定极限随电动机负荷的比例及定子电抗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且当相同的模型分别处于送端和受端时,其对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不同。介绍了河南电网负荷特性数据库的建设和负荷模型测辨结果的应用情况,对今后的负荷模型分析和实测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
电力负荷参数辨识的实用改进及实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负荷参数辨识中出现的参数不稳定问题,对参数辨识过程作了改进:一是将负荷参数分为重点参数和次要参数,只对重点参数进行辨识,对次要参数则直接采用其典型值进行计算;二是给出了参数初始搜索范围选取的一般方法;三是对系统容量基值和感应电动机容量基值下的参数作了一些说明,在进行联网计算时,感应电动机自身容量基值下的参数要根据系统容量基值折合;四是提出了模型类别的判别指标。基于以上改进措施,对河南电网和江苏电网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参数辨识,表明以上改进措施使电力负荷建模达到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35.
互感线路参数带电测量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互感线路参数常规测量方法只能用于停电测量,且不能准确测量线路存在干扰信号时的零序参数。文中介绍了互感线路带电测量的理论及数学模型。获取测量源和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作为异地测量的同步信号是两个技术关键。给出了带电测量系统的硬件构成图及软件算法,详细介绍了公式计算方法、常规测量方法和带电测量方法3种方法对河南电网有关互感线路的现场测量结果。理论分析和实测结果均表明带电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精确,完全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36.
高压线路的架空地线除了用于防雷保护输电线路外,还是线路零序参数的组成部分。架空地线绝缘之后,可以减少输电时的损耗。结合实际分析了分段绝缘地线对线路零序参数的影响以及在线路参数测量时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电力市场改革给输电网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只考虑一种未来场景的输电网规划方法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对市场环境下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建模并反映到输电网规划模型中,按照线路概率性的N-1准则建立输电网灵活规划模型,采用基于蒙特卡罗仿真和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最终得到未来不确定性环境下投资风险最小的输电网规划方案,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8.
指出了分相电流差动作为目前同杆双回线的首选主保护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通道故障时差动保护就要退出,互感对后备保护的影响等,提出新型的同杆双回线继电保护方案--同杆并架双回线采用光纤通道,通道故障失去主保护,通过装置间的通信引入相邻线电流,采用横差解决主保护问题,并利用相邻线电流补偿解决互感对后备保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动态负荷模型比例对电网稳定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负荷模型对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具有复杂的影响。以河南电网为例,采用暂态安全定量分析软件FASTEST计算了不同动态负荷模型比例时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和临界切除时间。仿真计算表明动态负荷模型比例的调整会引起电网失稳模式的变化,且在不同失稳模式下,其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不同。因此不应脱离具体情况泛论动态负荷模型对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基于WAMS的河南电网动态特性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南电网在特定扰动下所产生的功率振荡问题,采用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和Prony算法分析了河南电网广域测量系统提供的扰动数据,计算了振荡参数。分析过程和结果显示,各种方法对信号的处理能力和所提供的信息各不相同。在不同的扰动下河南电网均具有较强的阻尼,但被激发的动态特性存在差异。研究分析表明,采用适当的方法,基于WAMS系统的电网动态特性监测和分析可为区分不同的扰动和处理振荡提供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