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45篇
  免费   12002篇
  国内免费   8367篇
电工技术   8886篇
综合类   10438篇
化学工业   11102篇
金属工艺   7029篇
机械仪表   6752篇
建筑科学   6438篇
矿业工程   3866篇
能源动力   2380篇
轻工业   10226篇
水利工程   3645篇
石油天然气   2950篇
武器工业   1479篇
无线电   105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919篇
冶金工业   3791篇
原子能技术   1649篇
自动化技术   15088篇
  2024年   448篇
  2023年   1647篇
  2022年   4090篇
  2021年   5259篇
  2020年   3682篇
  2019年   2639篇
  2018年   2790篇
  2017年   3072篇
  2016年   2703篇
  2015年   4294篇
  2014年   5342篇
  2013年   6310篇
  2012年   7857篇
  2011年   8406篇
  2010年   7862篇
  2009年   7436篇
  2008年   7370篇
  2007年   7392篇
  2006年   6358篇
  2005年   5169篇
  2004年   3847篇
  2003年   2388篇
  2002年   2249篇
  2001年   2009篇
  2000年   1622篇
  1999年   640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191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18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24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4篇
  1951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Abnormal levels of glutathione, a cellular antioxidant, can lead to a variety of diseases. We have constructed a near-infrared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probe to detect glutathione concentrations in biological samples. The probe consists of a coumarin donor, which is connected through a disulfide-tethered linker to a rhodamine acceptor. Under the excitation of the coumarin donor at 405 nm, the probe shows weak visible fluorescence of the coumarin donor at 470 nm and strong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of the rhodamine acceptor at 652 nm due to efficient Fo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from the donor to the acceptor. Glutathione breaks the disulfide bond through reduction, which results in a dramatic increase in coumarin fluorescence and a corresponding decrease in rhodamine fluorescence. The probe possesses excellent cell permeability, biocompatibility, and good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responses to glutathione and cysteine with a self-calibration capability. The probe was utilized to ratiometrically visualize glutathione concentration alterations in HeLa cells and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larvae.  相似文献   
12.
13.
14.
基于学生在学习元素周期律时存在的普遍问题改进了教学实践,分析了元素周期律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价值,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趣味导入,成果展示;分析规律,做出猜想;设计方案,收集证据;梳理模型,迁移应用,并提出了三点针对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型风力发电机机组中常见的脉动湍流、风机尾流与涡流等湍流信号,研究了利用自然梯度下降的独立分量分析方法的湍流频谱分离效果,以区分中心风速与湍流信号,提高风机机组的综合工作效率。首先分析了风机组中常见湍流信号的后向散射与频谱分布特点,然后依据这些特点设计了对应的独立分量分析模型。在仿真结果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了双目激光雷达天线的风速采集与实际分离效果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2n≤10-14同时广义大气常数α≥4的通常情况下,利用双目信号能够分离出一个湍流中心和一个中心风速。对1 s内两个谱峰的波动范围进行统计,获得(2.59±0.05)MHz的中心风速以及(1.22±0.19)MHz的湍流中心估计,且二者的平均信噪比分别为25.93 dB和31.01 dB,能够在获得稳定的中心风速估计的同时得到一个较为稳定的湍流中心估计。  相似文献   
16.
田华  孙瑞  宋春风  邓帅  石凌峰  康克  舒歌群 《化工进展》2020,39(7):2884-2892
CO2捕集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有效手段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作为新兴捕集技术之一,低温CO2捕集因产品纯度高、无附加污染等优势受到关注。然而,该技术能耗和捕集率对于气体中CO2浓度十分敏感,对于高CO2浓度气体可获得较高的CO2捕集率和较低能耗水平。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耦合膜分离的新型CO2低温捕集系统,通过膜材料选择渗透性实现待捕集气体CO2浓度主动调控,并在最优浓度下进行CO2低温捕集。首先基于不同传统低温捕集系统特点,对比分析了不同耦合系统模式,从而确定了最优耦合系统结构。针对最优耦合系统进行了运行参数优化,并分别基于实现系统捕集能耗最低与捕集率最高的目标,获得了膜渗透侧CO2浓度与进气CO2浓度间的关系式,为该耦合系统中膜组件选型提供指导。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耦合系统捕集能耗为1.92MJ/kgCO2,相比于传统单一低温系统捕集能耗可降低16.5%。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艺术铸造热着色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目前热着色技术的四大流派,分析了热着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艺术铸造热着色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有助于热着色技术在行业内快速普及.  相似文献   
18.
高性能碳基储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化学储能器件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电极材料。碳材料具有来源广泛、化学稳定性好、易于调控、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能量存储系统,但仍存在能量密度低、倍率性能差等问题。本文从碳材料孔结构调控、杂原子掺杂、与金属氧化物复合三个角度,综述了构建高性能碳基储能材料的设计合成策略,介绍了其在锂/钠离子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几种方法策略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对高性能碳基储能电极材料的设计开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模内装饰技术(IMD)测试平板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真和实验方法分析薄膜滞热的影响因素及薄膜滞热对成型工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薄膜滞热使动模侧模具温度场变化滞后于定模侧温度场,且在实验条件下达到8.6 ℃的最大温度差;薄膜滞热随着模具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熔体温度和薄膜厚度增加而升高;薄膜影响熔体的充模与冷却,造成产品冷却不均的现象;薄膜滞热导致产品翘曲变形增加。  相似文献   
20.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锭子弹性管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减振弹性管对下锭胆的支承弹性和锭子高速运动下的稳定性等性能的最优匹配效率,依据减振弹性管的等效抗弯刚度及底部等效刚度系数公式,利用MatLab数值分析软件构建弹性管抗弯刚度和底部挠度数学模型。首先,结合Isight优化软件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构建其近似模型,且使精度达到可接受水平,并以模型的关键结构参数弹性模量、螺距、槽宽、壁厚为设计变量,结合遗传算法对弹性管抗弯刚度和底部挠度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和Pareto前沿图,确定出减振弹性管结构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案。通过对优化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方案在保证减振弹性管弹性的同时,其底部振幅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