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68篇
  免费   3676篇
  国内免费   2746篇
电工技术   2959篇
综合类   3234篇
化学工业   3714篇
金属工艺   2363篇
机械仪表   2401篇
建筑科学   2376篇
矿业工程   1360篇
能源动力   777篇
轻工业   3150篇
水利工程   1003篇
石油天然气   945篇
武器工业   447篇
无线电   319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84篇
冶金工业   1253篇
原子能技术   645篇
自动化技术   4384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533篇
  2022年   1255篇
  2021年   1605篇
  2020年   1058篇
  2019年   781篇
  2018年   815篇
  2017年   854篇
  2016年   784篇
  2015年   1282篇
  2014年   1634篇
  2013年   1996篇
  2012年   2502篇
  2011年   2642篇
  2010年   2485篇
  2009年   2399篇
  2008年   2642篇
  2007年   2519篇
  2006年   2305篇
  2005年   1745篇
  2004年   1279篇
  2003年   818篇
  2002年   773篇
  2001年   701篇
  2000年   607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91.
几种经典网格细分算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曲面造型方法由于其局部性好、计算量小、算法简单、响应速度高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CAGD、计算机动画以及虚拟现实等领域。网格细分是一种离散造型方法,可以从数字化仪等设备直接获得数据。介绍了近年来提出的一些细分算法,对其中几种比较经典的算法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和比较,并论述了各自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92.
孙宇  尹芳 《自动化学报》2001,27(6):863-866
1 引言制造系统生产线的分析、设计及优化问题 ,越来越受到工程专家们的关注 .在各类制造系统中 ,串行生产线制造系统是最简单的也是应用最为普遍的 ,所以近年来关于此类问题的分析方案已有数十种 .但是 ,由于串行生产线问题的状态维数很大 ,各种分析方法都十分复杂 ,计算量大 ,而且都没能对整条生产线状态建立一个清晰的适合优化的表达 .所以 ,现在仍没有一种有效的串行生产线优化算法 .2 生产线分析现有的一些有影响的分析方案 ,有 Buzacott[1 ] ,Hong[2 ] ,Gershinwin[3,4] ,疏松桂 [5]、谭民[6] 等人的算法 ,其中 Buzacott[1 ] 首先…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介绍与 NT服务相关的部件以及服务程序的架构,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 示例程序。  相似文献   
994.
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醋酸乙烯乳液又称为白乳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但由于自身的固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某些方面限制,经过多方面改性,性能得到改进,能满足生产、生活多方面的需要,本文简述了聚醋酸乙烯乳液改性研究的一些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995.
蔬菜中甲霜灵残留量的HPLC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殷春杭  朱国念  钱允辉  王志强 《农药》2006,45(10):686-686,688
用乙酸乙酯和丙酮,采用旋涡震荡法提取,并用活性炭和无水硫酸钠进行净化脱色和脱水。提取液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其特点是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检测波长:220;色谱柱:ZORBAXSB-C184.6mm×150mm;流动相:甲醇与水(体积比为70∶30);流速:1mL/min;进样量:10mL。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2%~2.93%,平均回收率在83.26%~99.53%之间。  相似文献   
996.
殷亮 《广西水利水电》2013,(5):75-76,87
介绍了浦北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与检查情况。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不仅可以实现普查对象的空间定位、图属关系建立、拓扑关系描述,而且对全面、准确地分析水利普查对象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深入研究水利普查对象的功能,探索与完善基础水信息支撑和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途径,增强水利的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插图作为水利水电出版物中重要的信息载体,其制作效率及质量在整个出版物出版过程中起到制约性影响.针对利用AutoCAD制作插图存在的规范化、统一化不足所带来的时间、经济成本锐增问题,提出了作者与编辑对出版物AutoCAD插图进行协同处理的工作模式,并对该种模式具体内容、实施方案等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详尽的控制标准及要求.研究结果对其他行业科技出版物插图的绘制工作组织及管理可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98.
以6,6'-二甲基-2,2'-联吡啶为配体合成了二水合氯化顺一二氯·二(6,6'-二甲基-2,2'联吡啶)合钌(Ⅲ)配合物,进一步用三氟甲基磺酸银脱氯得到三(三氟甲基)磺酸顺一二水·二(6,6'-二甲基-2,2'联吡啶)合钌(Ⅲ)配合物.研究了后者对1-己炔、苯乙炔和丙炔酸乙酯环三聚反应的催化作用.实验结果显示环三聚产物具有区域选择性:产物只有1,2,4一三取代苯与1,3,5-三取代苯两种同分异构体,且主要为1,2,4一三取代苯.催化机理研究表明,三(三氟甲基)磺酸顺一二水·二(6,6'-二甲基-2,2'联吡啶)合钌(Ⅲ)中的两个水分子配体首先被两分子炔烃取代生成π-炔基配合物,然后通过氧化偶联反应得到钌杂环戊二烯配合物;第三个炔烃分子经由插入反应或双烯加成反应生成钌杂环庚三烯或7一钌杂双环[2.2.1]-2,5-庚二烯中间体,随后发生还原消除反应得到三取代苯.  相似文献   
999.
Ag nanoparticles were fabricated on Si substrates by radio-frequency magnetron sputtering and thermal annealing treatments.It was found that Ag nanoparticles are ellipsoid at low annealing temperature,but the axis ratio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and a shape transformation from ellipsoid to sphere occurs when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to a critical poin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 depend greatly on the nanoparticles’shape and size,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based on discrete dipole approximation.The results of forward-scattering efficiency(FSE) and light trapping spectrum(LTS) showed that Ag nanoparticles annealed at 400°C could strongly enhance the light harvest than those annealed at 300 and 500°C,and that the LTS peak intensity of the former is 1.7 and 1.5 times stronger than those of the later two samples,respectively.The conclusion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showed that Ag ellipsoid nanoparticles with appropriate size is more favorable for enhancing the light trapping.  相似文献   
1000.
以Li2CO3,FeC2O4·2H2O和NH4H2PO4为前驱体,分别以葡萄糖和葡萄糖/乙炔黑为碳源,利用微波加热合成了LiFePO4/C正极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用四探针法测定了材料的电导率.研究了碳源与微波温度对材料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由于乙炔黑的协同效应,用双碳源在600℃反应即可得到最佳电化学性能的LiFePO4/C,而仅用葡萄糖作碳源反应需要在较高温度(如700℃)下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