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51篇
矿业工程   12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8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以硫化钠为硫化剂,研究了硫化过程中不同条件下三种金属离子对菱锌矿浮选的影响。研究发现,常温情况下硫化钠难以对菱锌矿表面进行有效的硫化,通过添加金属离子(Cu~(2+)、Pb~(2+)、Zn~(2+))可以显著改善硫化过程。在金属离子浓度近乎等于硫化剂浓度时,菱锌矿可浮性最好。且Cu~(2+)、Pb~(2+)的作用效果优于Zn~(2+),其作用后的菱锌矿具有较稳定的可浮性。Cu~(2+)/Pb~(2+)与硫化后菱锌矿表面生成的ZnS发生反应形成CuS/PbS,从而强化了硫化过程,使菱锌矿上浮。  相似文献   
82.
通过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苯甲羟肟酸与黑钨矿作用机理,认为苯甲羟肟酸对黑钨矿的捕收作用,主要是与黑钨矿表面的Mn2+生成五元环螯合物,以化学吸附为主.Mn"是黑钨矿的主要浮选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83.
隐晶质石墨提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目前国内外石墨提纯的常用方法进行了评述。采用高温熔融法对隐晶质(土状)石墨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高温熔融法可使固定碳85.60%的隐晶质石墨提纯至97.86%左右。  相似文献   
84.
氧化锌矿的碱法浸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了氧化锌矿的处理现状及前景,阐述了氧化锌矿处理的重要性,并对云南兰坪氧化锌矿采用碱浸法:氢氧化钠浸出、氨一碳铵浸出进行了研究。当氢氧化钠浓度为4mol/L、温度为80℃、浸出液固比为10时,氧化锌浸出率达92.6%;当氨-碳铵浸出时浸出剂浓度为5mol/L、温度25℃、浸出液固比为15时,氧化锌的浸出率可达91.3%。  相似文献   
85.
硫化矿浮选分离有机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硫化矿浮选分离技术及其有机抑制剂的研究状况,按分子量和类型将有机抑制剂进行分类,并分别讨论了有机抑制剂对硫化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6.
<正> 近十年来,从硫化矿物浮选体系的氧化还原性质(用矿浆电位Eh表示),把矿浆电位与硫化矿物的浮选行为联系起来,进行硫化矿物浮选研究,已成为现代硫化矿物浮选理论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的趋势,从而也构成了选矿理论与工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我们把这一研究领域称为硫化矿物浮选矿浆电化学。尽管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试验室研究阶段,但它是从硫化矿物浮选的电化学本质来考虑硫化矿物的浮选和抑制,因此这一  相似文献   
87.
气含率是柱浮选中最关键的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整个柱浮选过程。采用液位上升法和电导法研究了表观气速(Jg)、表观液速(UL)、正辛醇浓度(C)和充填介质数(λ)对水平充填介质浮选柱的整体气含率、局部气含率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0 g/L,Jg从0.53 cm/s增加到2.65 cm/s时,气含率增加4倍;Jg=0.53 cm/s,C从0 g/L增加到0.1 g/L时,气含率增加7倍;Jg=2.65 cm/s,充填介质数从0增加到5时,浮选柱整体气含率增加59.4%;充填介质可以减小气泡的紊动强度,使气含率沿径向和轴向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88.
提出一种测试起泡剂性能的新方法。测试了4个参数:最大泡沫体积、泡沫半衰期、气?液比以及泡沫平均流速。其中,前两个参数分别表征起泡剂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后两个参数分别表征起泡剂的携液能力和泡沫黏度。测试了4种起泡剂在气?液两相体系中的性能,并且对某铜矿进行浮选试验。通过分析比较两相体系起泡剂的性能以及获得的浮选试验结果,发现两者之间有联系:携液能力弱、泡沫黏度低的起泡剂获得的铜精矿品位较高;起泡能力强、泡沫稳定的起泡剂获得的铜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89.
强搅拌调浆在金川硫化铜镍矿浮选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浮选试验、粒度分析测试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强搅拌调浆在金川硫化铜镍矿浮选中的作用,并考察其作用机制。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强搅拌调浆能够提高金川硫化铜镍矿的浮选指标,强搅拌的时间越长,强度越强,金川硫化铜镍矿的浮选指标越好。固定调浆时间为20 min,当调浆强度从1950增加到2800 r·min-1时,镍的浮选回收率从81%增加到87%。金川硫化铜镍矿中的蛇纹石矿泥与硫化矿物颗粒表面电性相反,容易通过静电吸引作用吸附在硫化矿物表面形成矿泥罩盖层,细颗粒矿泥的罩盖阻碍了硫化矿物颗粒和气泡的粘附,降低了硫化矿物的浮选回收率。粒度测试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证实了金川硫化铜镍矿中的粗颗粒硫化矿物表面罩盖有细颗粒矿泥,矿泥的主要成分为蛇纹石等含镁硅酸盐矿物。对矿浆进行强搅拌调浆能够脱附硫化矿物表面罩盖的蛇纹石矿泥,蛇纹石矿泥粒度越粗,越容易从硫化矿物表面脱附,而粒度极细的蛇纹石矿泥较难脱附。强搅拌的强度越强,时间越长,硫化矿物表面罩盖的蛇纹石矿泥数目越少,越容易与浮选气泡粘附,浮选回收率越高。  相似文献   
90.
针对广东某冶炼厂锌加压浸出渣浮选后的高硫产品,采用抑锌浮硫工艺,以硫化钠和OL-IID为抑制剂、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进行硫磺与闪锌矿的浮选分离,经1次粗选、2次扫选、4次精浮,最终得到硫品位为92.23%、含锌2.45%的硫磺精矿,以及锌品位为12.97%、含硫73.10%的锌精矿。与现有工艺相比,锌与硫得到了有效的分离与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