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10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篇
冶金工业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天然高岭土碳热还原制备A12O3/SiC复相陶瓷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天然高岭土与碳黑为原料,采用原位碳热还原法,合成了Al2O3/SiC复相陶瓷粉末,探索了一条低成本合成Al2O3/SiC复相陶瓷粉末的新途径.对合成反映的热力学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讨了产物的合成条件.研究表明:反映合成过程分为2个阶段,首先是高岭土的脱水阶段.然后是分解产物的还原过程.分解出的莫来石及SiO2与碳发生还原反应,产物为Al2O3和SiC.  相似文献   
72.
将立方氮化硼微粉和Ti、Al、Si微粉按照不同的质量比进行混料,在高温(1 500℃)、超高压(5GPa)下进行原位烧结。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色散能谱(EDS)对烧结体的物相构成、显微结构以及各类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样品的气孔率、相对密度、抗弯强度和显微硬度。研究结果表明,cBN-Ti-Al-Si体系在1 500℃下出现了新物相(TiB_2、AlN、TiSi_2、Ti_5Si_3、Si_3N_4)。通过对不同配方体系进行研究可以确定,当Si含量为15%(质量分数)时,PcBN的综合性能最好,其中显微硬度为34.58GPa,抗弯强度为799 MPa,气孔率为0.21%,相对密度为98.5%;当体系中的Si含量为20%(质量分数)时,PcBN的性能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73.
自蔓延高温合成Al2O3-TiC/Fe-Al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天然钛铁矿为主要原料,采用SHS技术,通过铝热、碳热还原法合成了Al2O3-TiC/Fe-Al 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SHS合成过程中制坯压力、预热时间、稀释剂和碳源对SHS合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坯压力在40MPa时,燃烧温度与燃烧波速率出现最大值;随着预热时间的延长,燃烧温度和燃烧波速率都增加,产物中TiC和Al2O3晶体的晶格间距增大,合成更为完全,产物中只包含有TiC相、Al2O3相、Fe-Al相和α-Fe固溶相;稀释剂会降低燃烧温度和燃烧波速率,同时使产物的密度降低,且不利于合成产物的形成;与炭黑相比用石墨做碳源时,燃烧温度、燃烧波速率以及产物的密度都高,反映了碳源结构差异对燃烧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以酒石酸与柠檬酸钠为络合剂,采用化学水浴法(CBD)沉积ZnS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能谱仪(EDAX)、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研究ZnS薄膜的结构、组成、形貌及光学性能,利用透射光谱计算ZnS薄膜的光学禁带宽度(Eg).结果表明:ZnS薄膜呈立方相晶体结构,经过300℃熟处理1h的ZnS薄膜原子比为Zn:S=1:0.85,表面均一致密,在可见光区的平均透射率达到80%,光学禁带宽度为3.74ev,适合作为太阳能电池过渡层.  相似文献   
75.
本文在建立了自蔓延高温合成过程燃烧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用数值计算和计算机模拟方法 ,对燃烧波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 :随着参数条件的改变 ,自蔓延高温合成过程中燃烧波会出现各种时空有序的耗散结构。非线性动力学机理分析表明 ,体系中两个强烈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是引起耗散结构的动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76.
碳化钛基金属陶瓷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碳化钛金属陶瓷粉体的合成方法,分析了合成方法各自的特点,并较详细的介绍了碳化钛金属陶瓷在现代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7.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制备TiC/Fe复合粉末材料,研究了铁含量对燃烧温度,燃烧波速度的影响。采用XRD和SEM对合成产物的物相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认相量对控制材料的结构特征起着主要的作用。通过燃烧波铜楔块淬熄法,对合成过程及结构形成过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8.
柔性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述了柔性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基本结构、器件组装与封装方式、低温沉积和Na掺杂等关键技术、实验室研究和产业化进展以及柔性基板的选材要求和分类等,分析了其研究开发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柔性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9.
运用高温固相法合成SrBPO_5∶Ho~(3+),用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以及荧光光度计(PL)对合成产物的结构、组成和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少量掺杂Ho不会影响基质的晶体结构,Ho均匀分布在基质材料中;荧光材料呈现出Ho3+的特征发射,发光区域在绿色区域,当掺杂量为0. 03 mol时发射强度最大;掺杂后计算得到SrBPO_5∶Ho~(3+)的VBM和CBM之间的带隙值为5. 53 e V,相对掺杂前略微减少,且SrBPO_5∶Ho~(3+)体系属于直接带隙结构,有利于发光; Ho的掺杂在费米能级附近引起杂质能级。  相似文献   
80.
通过低温共沉淀法和固相合成技术制备镍掺杂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LiNixCo1-xO2(O≤x≤1),研究了锂源选择及预合成方式、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掺镍量等对产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LiOH为锂源.采取混合研磨后压块以及烘干Ni(OH)2,Co(OH)2后加入氢氧化锂的预合成方式更有利于合成反应的进行。在一定范围内,随合成时间的增长,产物的衍射峰强度增大,结构更完整,电性能更好。在600℃预烧一段时间的条件下,750℃恒温合成的产物要比650,850℃保温合成的产物层状结构更明显,首次充电容量更高。LiNixCo1-x·O2材料的最大固溶度为100%,即掺镍量x=0-1的范围内,均能合成出结构良好的LiNixCol-xO2,并且,LiNi0.3Co0.7O2的初始容量高达156.146 mA·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