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1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341篇
电工技术   498篇
综合类   678篇
化学工业   669篇
金属工艺   348篇
机械仪表   343篇
建筑科学   419篇
矿业工程   196篇
能源动力   153篇
轻工业   595篇
水利工程   158篇
石油天然气   134篇
武器工业   68篇
无线电   5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0篇
冶金工业   197篇
原子能技术   88篇
自动化技术   66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453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01.
本文介绍了,基于Web的机床夹具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该系统用SQL Server数后台数据库,用户界面的了开发平台为Front Page2000,采用基于B/S结构模式的ASP开发技术实现。该系统可使用户按权限对夹具信息进行浏览、查询和维护。  相似文献   
102.
闭孔泡沫铝的电磁屏蔽性能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采用粉末冶金发泡法制备闭孔泡沫铝,通过调整发泡剂含量、发泡温度、粘度、保温时间等手段,制得孔隙率可调、孔洞分布均匀的闭孔泡沫铝样品,并测试了不同孔隙率、孔径泡沫铝样品的电磁屏蔽性能.结果表明:在100~1000MHz内,泡沫铝的电磁屏蔽性能在60~90dB之间,且随着孔隙率、孔径的增加,泡沫铝的电磁屏蔽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3.
Al2O3 short fiber reinforced AI-Cu composites containing 1%, 3%, 5% and 7% Cu were fabricated by a squeeze casting technique. The as-cast Al2O3/Al-Cu composites were solution treated at 535 ℃ and then aged at 170, 190 and 210 ℃, respectively. Age hardening behavior of the Al2O3/Al-Cu composites was analyzed by measuring the hardness of the samples at different aging temperatures and aging tim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composites were observ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ardness of the Al2O3/Al-Cu composites containing 7% Cu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containing 1%-5% Cu because of the large amount of CuAl2 precipitant in the Al2O3/Al-Cu composite. With the increase of Cu content from 1% to 7%, the time needed for the appearance of peak hardness shortened, indicating that the addition of Cu can accelerate the kinetic of CuAl2 precipitation in the Al2O3/Al-Cu composites. The Al2O3/Al-Cu composite containing 7% Cu shows the highest increment of hardness by aging treatment. Therefore, in order to get a higher peak hardness, the Al2O3/Al-Cu composites need more Cu addit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un-reinforced Al-Cu alloys.  相似文献   
104.
高压地下储气井专用套管疲劳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高压地下储气井服役情况,设计了用于实施高压地下储气井专用套管行业标准SH/T6535-2002评定其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对天津钢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专用套管疲劳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实施该标准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5.
基于配点型无网格法的金属挤压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配点型无网格法的基本原理,及其用于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步骤和方法,对Al在挤压成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情况进行了三维无网格法模拟。该方法避免了有限元法因网格畸变需要重新划分网格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伽辽金型无网格法计算效率低的问题。计算实例表明,配点型无网格法可以利用初始节点完成全部计算,得到与有限元法相吻合的结果,是模拟金属塑性变形过程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6.
闭孔泡沫铝的导热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凤仪  朱震刚  陶宁  郑海务 《金属学报》2003,39(8):817-820
研究了孔隙率、孔径对闭孔泡沫铝合金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大量孔洞的存在,泡沫铝的导热系数较同样成分的实体材料显著下降,孔隙率在0.80—0.93范围内,约为实体材料的1/30—1/80,随着孔隙率的增加,导热系数迅速下降,而孔径对泡沫铝的导热系数影响不大.从串-并联和并-串联模型出发,分析了孔隙率对泡沫铝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发现串-并联模型更能反映泡沫铝的结构特征,与实测值吻合更好。  相似文献   
107.
筒形件多功能水平切边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瑞麟 《模具工业》2006,32(8):40-41
针对目前对无凸缘筒形件在车床上车削进行水平切边的高成本、低生产率的状况,设计了对不同尺寸的旋转体、非旋转体筒形件水平切边模。介绍了模具的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模具采用了凸轮槽导板、双弹顶装置,经生产实践证实,模具结构合理、通用性好、切边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8.
张明义  王永欣  陈铮  张静  赵彦  甄辉辉 《金属学报》2007,43(10):1101-1106
利用微观相场动力学模型模拟Ni-Al-V合金沉淀过程中L12(Ni3Al)相间有序畴界面,对界面结构及其界面处原子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12相间存在3种稳定的平移界面以及2种过渡界面;界面的迁移性与界面结构有关,一个L12相的(100)和另一个L12相的(200)对应且有两个Ni原子面的界面以及(100)和(100)对应且有两个Ni原子面的稳定界面可以迁移,迁移前后界面结构保持不变,迁移的过程中形成过渡界面;而(100)和(200)对应且有一个Ni原子面的稳定界面则不可迁移.合金元素在不同的界面处有不同的偏聚和贫化倾向,Al原子在所有界面处贫化,V原子在所有界面处偏聚,Ni原子在可迁移界面处贫化,而在不可迁移界面处偏聚,且各元素在不同的界面处偏聚以及贫化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9.
喷焊工艺对钛基体镍基涂层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常规喷焊工艺和改进喷焊工艺,在Ti-6Al-4V合金表面上制备了镍基耐磨涂层,分析了涂层的形貌和合金元素的扩散,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定性地研究了基体和涂层的结合性能.结果表明:改进工艺所制备的涂层组织和性能均优于常规工艺的,涂层组织的均匀性大大提高,晶粒得到细化;基体和涂层为明显的冶金结合;涂层显微硬度的变化沿层深方向呈连续性和渐变性,其表层显微硬度高达HV933.2.采用合理的喷焊工艺能够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耐磨涂层.  相似文献   
110.
非金属材料化学镀工艺中基体表面活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非金属材料化学镀工艺中基体表面活化的几种方法,包括传统的基体表面活化法、气相沉积法、介电层放电法、光化学法、自催化活化法等.讨论了它们的原理、优缺点、最新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