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46篇
水利工程   6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掌握枣醋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长变化规律,文章以残次枣及大米为原料生产枣醋,采用大缸固态发酵,研究不同时间、不同部位微生物分布和数量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在发酵过程中总体呈现先增长后逐渐消亡的趋势.酵母菌和乳酸菌前5天迅速增殖,之后酵母菌逐渐减少而乳酸菌略微增长后开始消亡,醋酸菌前3天增长迅速,之后缓慢增长并以产酸为主,13天以后逐渐消亡.受温度、氧气含量和pH值等条件的影响,醋醅上层和中层微生物数量较多,适合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42.
长期趋势是时间数列分析中一种重要的变动模式,研究长期趋势的变动模型对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最小二乘法来确定长期趋势的变动方程,由此方程外推长期趋势在下一时期的状态值,从而实现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跟踪预测,最终为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3.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机理及效率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国内外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人工湿地对有机物、氮、磷等的去除机理及效率,分析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作为一种高效、节能、低投资、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尤其是中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红枣白兰地不同发酵时间的酒醅样品进行取样检测,研究其挥发性香气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枣白兰地酒醅中多数香气成分含量随发酵的进行呈上升趋势,且发酵前期增长较快,中后期增长缓慢;共检测到75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酸类7种,醇类10种,酯类41种,醛酮类13种,其他4种;发酵结束后,上层、下层发酵酒醅中酸类物质含量分别为4.34μg/g、4.01μg/g,醇类物质含量为11.06μg/g、13.17μg/g,酯类物质含量为42.489μg/g、55.192μg/g。  相似文献   
45.
青方腐乳是我国传统腐乳中风味最为独特的品种,目前人们对其风味物质认识滞后,特别是对其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缺乏研究。本文采用动态顶空法萃取青方腐乳风味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鉴定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一步使用动态顶空稀释法(DHDA)结合嗅闻检测技术确定其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为稳定产品风味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经GC-MS分析,共确定73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酯类16种、含氮化合物13种、醇类12种,酸类12种、醛酮类10种、含硫化合物8种,未检测到硫化氢。内标定量可知,含氮化合物、酸类、酯类、酚类和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分别占风味物质相对含量的19.66%、18.7%、14.79%、10.35%和9.21%。DHDA结合嗅闻技术从青方腐乳中鉴定出25种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吲哚、苯酚、二甲基二硫、三甲基肼、乙酸乙酯、丁酸、二甲基三硫对青方腐乳风味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46.
以蒲公英根酶解液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蒲公英根类咖啡产品配方。蒲公英根类咖啡饮料的适宜配方为:稀释比例为1:3.5,绵白糖添加量为2.00%,柠檬酸添加量为0.04%;蒲公英根类咖啡速溶粉适宜配方为:蒲公英根速溶粉添加量44.44%,乳粉添加量为27.78%,植脂末添加量为27.78%。将上述产品与市售雀巢速溶黑咖啡、雀巢速溶原味咖啡进行产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4款产品共有特征主要有焦糖味、焦苦味、坚果味、苦味、甜味、余味、均衡度和顺滑感;所研发2款产品部分特征接近黑咖啡,部分特征接近原味咖啡,且具有自己的优势特征。3种产品不仅具有类咖啡风味,且具有蒲公英根特有的风味,并采用GC-MS对蒲公英类咖啡风味产品的香气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47.
杨秀敏  王颉  刘亚琼 《食品科学》2011,32(14):16-20
为充分利用扇贝资源,提高贝类附加值,对扇贝水解调味粉加工技术进行工艺优化。以碎贝柱为原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不同添加量和酶解条件对扇贝水解液氨基酸态氮(amino acid nitrogen,AAN)含量的影响,运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考察不同喷雾干燥参数对扇贝水解调味粉集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添加量1200U/g、料液比1:4(g/mL)、45℃酶解5h条件下,扇贝水解液AAN含量为(1.03±0.01)%,比同类研究提高了0.12%~0.74%;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回归模型:Y=-2867.5825+19.5670X1+34.7780X2+779.4000X3-0.0761X12-0.2284X22-0.0433X32。确定了适宜喷雾干燥参数为进口温度128.60℃、出口温度76.15℃、进风量0.9m3/min,此时集粉率为64.82%,扇贝水解调味粉水分含量为4.09%,产品的溶解性、色泽及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48.
王振国  刘亚琼 《山西建筑》2009,35(21):252-253
就公路施工企业在招投标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我国公路工程招投标管理的体制和法规文件,分析了公路施工企业在投标中的组织和决策工作,以更好地提高公路施工企业在当前招投标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9.
以蒲公英根烘焙粉为原材料,研究了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在单酶和双酶协同酶解条件下对多糖得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单酶法提取1 g蒲公英根多糖的适宜条件为:料水比(g∶mL)1∶30,纤维素酶酶解温度50℃,酶添加量1.0 mL;木瓜蛋白酶酶解温度60℃、酶添加量2.0 mL。双酶法多糖提取率高于单酶法,影响多糖得率的工艺因素主次顺序为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适宜的多糖提取条件为:料水比(g∶mL)1∶30,木瓜蛋白酶悬液(200 U/mL)添加量1.98 mL,纤维素酶悬液(200 U/mL)添加量0.99 mL,55℃提取1.9 h,此时多糖得率为32.97%±0.13%,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2.31%±0.25%。烘焙和酶解工艺可提高蒲公英根多糖得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  相似文献   
50.
为测试轴承载荷分配,提出了基于转轴截面应变值的轴承载荷测试方法,建立了轴承载荷计算分析模型,研发了测试装置。以某台1 000 MW大型汽轮机为例,测试了轴系连接状态下汽轮机各轴承载荷分配,并据此分析了机组安装时轴系对中状态。试验所得各轴承总载荷与轴系总载荷之间的误差小于1%,单个轴承载荷测试值与设计值之间的误差小于1%,说明本测试方法准确度较高。该汽轮机安装状态下轴系载荷分配与设计值相近,轴系对中状态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