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86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7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矿样取自兰坪某铅锌矿,原矿含铅2.84%,氧化率为91.7%,属难选氧化矿。通过对原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探明矿物的嵌布状态及伴生关系。结合工艺矿物学研究,制定探索试验的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最终确定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4.6%;硫化铅组合捕收剂乙基黄药+丁基铵黑药为60+50 g/t;氧化铅采用硫化后浮选,硫化钠用量为2 kg/t。根据条件试验确定闭路试验的药剂制度,得到最终的选矿指标为:铅精矿品位为23.41%,银的品位为805.76 g/t。  相似文献   
72.
老挝某金矿浮选尾矿中金品位为2.99 g/t,含金量较高,为高效回收该尾矿中的金,开展了详细的选矿试验研究。尾矿中金主要赋存于硫化物中,其次是连生体金和单体金,决定采取浮选—氧化浸出联合选别流程。采用石灰作为pH调整剂,以六偏磷酸钠和水玻璃为脉石矿物抑制剂,以CuSO4和Pb(NO3)2为活化剂,以丁铵黑药和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对金矿浮选尾矿通过“一粗三精三扫”的闭路流程试验,获得了金品位为28.57 g/t、回收率为67.36%的金精矿;同时,所得尾矿金品位为1.05 g/t。再以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以氰化钠作为浸出剂对该尾矿进行氧化浸出,最佳条件下金的浸出率为43.57%,相对于原矿浸出率为14.22%,且浸渣中金品位仅为0.6 g/t,金总回收率为81.58%,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73.
微波在铁矿石选择性磨细中的应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波对矿石中的不同矿物具有选择性加热作用。利用磨矿动力学参数K和选择性破裂函数s作为判据,研究证明微波的造反性加可以促进磁铁矿的磨矿,而石英的磨矿不受影响。从而强化了铁矿石的选择性磨细。  相似文献   
74.
75.
对云南低品位硅质胶磷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常温正-反浮选工艺流程,并对正浮选粗选和反浮选作业利用design-expert 8.0软件中的Box-BenhnkenDesign设计试验方案并进行优化,最终得到P2O5品位29.35%、回收率83.14%、MgO含量0.83%的磷精矿。  相似文献   
76.
硫酸渣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全军  周兴龙  李华伟  邹平 《云南冶金》2003,32(2):27-29,19
文中介绍了云南省硫酸渣的资源情况;研究现状和进展,提出了硫酸渣开发与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7.
贵州某石英脉型金矿石金含量为3.04 g/t,金属硫化物中的金和单体金是金存在的主要形式,金的产出形态有浑圆粒状、板片状和角粒状等,嵌布粒度微细。为了高效回收该矿石中的金,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55.6%情况下,采用尼尔森选矿机重选,获得了金品位为236.01 g/t、金回收率为26.39%的尼尔森重选金精矿;尼尔森重选尾矿再磨至-0.074 mm占80.44%后,采用1粗3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浮选流程处理,获得了金品位为41.37 g/t、金回收率为57.84%的浮选金精矿;总精矿金品位为55.78 g/t,金回收率为84.23%。  相似文献   
78.
以陕西安康沉积型石英-重晶石矿为研究对象,在工艺矿物学分析基础上,通过因子设计确定重晶石浮选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后,采用响应曲面法进一步针对影响重晶石浮选的主要因素抑制剂用量、矿浆pH值进行优化,得到粗选最佳浮选条件为磨矿细度为-0.074 mm含量85%,矿浆pH值为9,抑制剂FG-1用量为400 g/t,捕收剂AH-35用量为150 g/t。通过"1粗5精1扫"的闭路试验,获得重晶石精矿Ba SO4品位96.98%,回收率80.22%,在进行较少试验量的情况下,实现了该重晶石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79.
云南某高镁胶磷矿P2O5品位为21.15%,Mg O品位为6.36%,属中低品位难选胶磷矿,采用单一反浮选的原则流程,对磨矿产品进行脱泥后,采用硫酸-磷酸为调整剂抑制磷灰石,改性脂肪酸作为捕收剂脱镁,并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优化,确定粗选捕收剂用量为2400 g/t、pH值为4.5。通过闭路试验,获得精矿P2O5品位为33.05%,Mg O品位为0.69%,实现了对该磷矿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80.
为了更准确地找出最优的试验条件,采用RSM对高氧化率铅锌矿浮选中选锌的条件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最优试验条件为:碳酸钠624.68g/t、六偏磷酸钠1 200g/t、硫化钠6.01kg/t、十八胺200g/t。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铅、锌浮选的闭路试验,获得铅精矿中Pb品位52.22%,回收率92.07%,锌精矿中Zn品位38.10%,回收率89.46%的理想指标。可作为铅锌矿选别及RSM在选矿试验中的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